第262章 烂在仓库里的CPU技术?(2/2)
他出生于新会,1962年移居香港,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电子工程系,1983年移民加拿大多伦多,1985年白手起家创办了ATI公司,生产电脑图像芯片。
方启辰先是将玩家国度的情况介绍给对方。
何国源给方启辰倒上刚刚泡好的茶:“没想到港岛出了这么一家实力如此强悍的公司。”
方启辰双手接过茶杯,他低头轻抿一口:“我这一次过来是想要获得ATI亚洲地区代理权,我们可以确保ATI最少获得35%市场份额。”
何国源几乎未作迟疑,笑容温和却斩钉截铁:“可以,不过我们需要派人去考察贵公司实力。”
ATi现今情况并不是很好,他需要新的渠道销售产品,市场有些那么多的竞品存在。
要是对方能保证35%的市场份额,把代理权交给对方对于ati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方启辰颔首提出另一个请求:“另外我们还想从贵公司手上购买Radeo256的全套技术的永久授权,我们购买相关技术只是为了更好了解图形芯片底层逻辑。
我们可以保证十年之内不会用该技术生产任何芯片,也不会用该技术去从事任何的商业活动。
我们购买该技术只是为了更好的去研发游戏,因为我们集团旗下还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游戏将会是我们未来核心项目。
在过来之前我们已经获得3dfx以及英伟达的相关技术了。”
对于玩家国度的要求他还是蛮惊讶的,只是他没有将自己的表情显露出来而已。
何国源露出一个微笑问道:“不知道贵公司对CPU技术感兴趣吗?”
听到他的回答方启辰也是一脸的懵逼,我们聊显卡聊的好好的话题怎么转移到cpu身上了。
ATI现在的情况十分的糟糕,Radeo256被GeForce256压制,市场上还有那么多的竞争者,他们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进去研发。
相信这会很多人会发出黑人问号。
ATI什么时候生产CPU了?
1997年,芯片巨头英特尔推出了把图形芯片与主板芯片组、CPU打包的全套方案,这大大刺激了何国源的神经。
因为ATI不仅仅是一个显卡提供商,同时还在做笔记本、桌面电脑等业务,如果上游技术全部被其他厂商垄断,自己的日子将非常难过。
为了和英特尔展开竞争,ATI也开始针锋相对,研究自己的CPU.在486时代,英特尔CPU主频不过300Mhz多的时候,ATI的CPU主频已经超过了600Mhz,但CPU业务始终不是ATI的主业。
ATI所研发的CPU芯片并不是X86芯片,而是采用自主研发短指令集芯片,再加上ATI所研发CPU有着一定限制,虽性能强悍却不支持widows系统。
要是ATI的CPU芯片支持widos系统,就这性能早把英特尔按在地板上摩擦了。
随后在英特尔放弃了全盘开发计划后,ATI也很快放弃了CPU开发计划。(全盘开发计划是指图形芯片与主板芯片组、CPU打包的全套方案。)
简单点说ATI的CPU技术是烂在仓库里的技术,如今遇到一个这么有钱的主,他不得看看能不能从对方手里搞点钱,搞到钱AIT接下来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ATI所研发的CPU芯片并不是X86芯片,而是采用自主研发短指令集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