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县委大秘开始平步青云 > 第161章 扶贫攻坚

第161章 扶贫攻坚(1/2)

目录

赵书记情况不太好。”

“我们查了镇政府大院周围所有的监控,通往外面的几个路口,监控探头都在昨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三点之间,被人为破坏了。”

“关键时间段的画面,全部缺失。”

赵海川的瞳孔猛地一缩。

“油漆呢?”

“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一种牌子,到处都能买到这条线索基本断了。”

“从破坏监控的手法来看,对方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知道探头的具体位置和监控死角。”

“初步判断,是熟悉镇政府环境的人所为。”

赵海川的拳头在身侧悄然握紧,又缓缓松开。

熟悉镇政府环境的人所为?

脑海里瞬间闪过几张脸。

这条线,暂时断了。

“我知道了。”

“对方越是这么做,越说明我们打对了。”

“你那边,继续查砸车的人,不用管监控,从外围查,查那几天进出镇子的所有外地车辆和可疑人员。”

“挖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我挖出来!”

“是!”

陈群立正,转身大步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赵海川转身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立刻坐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

“喂,周老吗?我是赵海川。”

“……对,样品的事情,我想跟您再碰一下。我马上过去。”

一个小时后,在周福生那间简陋的工作室里,几件焕然一新的竹编样品摆在桌上。

原来的杯垫,经过周福生亲手指点,收边更精细,竹篾的交错处严丝合缝,拿在手里温润如玉。

笔筒的造型更加简洁现代,编织的花纹不再是传统的老样式,而是更具几何美感的抽象图案。

……

第二天一早,赵海川带着一份汇报材料,坐上了去县里的车。

材料的封面上:《关于清河镇“非遗活化,文化扶贫”竹编产业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县扶贫办。

主任姓钱,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

“赵书记稀客啊。”

钱主任客气地让座倒茶。

赵海川没绕圈子,直接把那几件样品放在了钱主任的办公桌上。

“钱主任您先看看这个。”

钱主任的目光落在那个精致的灯罩上,眼神亮了一下。

他拿起来,仔细端详着,又拿起杯垫摸了摸。

“哟,这东西……做得精细啊。”

“清河镇搞的?”

“我们镇石桥村的村民做的。”

赵海川把汇报材料递过去,“当然背后有高人指点。”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福生老先生现在就在我们村里亲自带徒弟。”

“周福生?”

钱主任扶了扶眼镜,显然听过这个名字,“那可是大师啊!”

赵海川翻开材料,指着其中一页,“钱主任您看我们初步测算,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就能编出五到六个这样的杯垫,市场价至少能卖到二十块。”

“这不仅是个产业项目更是文化扶贫。”

“我们想恳请县里在项目启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钱主任合上材料,沉吟片刻。

“海川书记,你这个想法非常好东西也确实亮眼,周老的牌子更是金字招牌。”

“但是……你也知道县里今年的财政状况比较紧张。”

“各个乡镇都在要钱。”

赵海川心里明白,这是官场套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