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乔迁之喜(1/2)
她转过头,目光坚定:“我支持搬过去。城里房子留着,万一不习惯,咱们再回来就是。”
妻子的支持让宋霆野最后的一点顾虑也烟消云散。他紧紧握住孟沅的手:“好,那咱们就冒险一次!”
决定搬去西山小院后,老两口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改造工程。他们没有请专业的设计师,而是决定亲手打造这个梦想中的家园。
首先是房屋的整修。虽然主体结构完好,但内部需要重新粉刷,水电线路也要检查更新。宋霆野发挥当年在部队学到的技能,亲自上阵,只请了个小工帮忙。
孟沅则负责院子的规划。她画了张详细的图纸,标注了每个区域的功能:葡萄架下是休闲区,要放置摇椅和小茶几;竹林边是品茶区,摆石桌石凳;紫藤花下是花园,种植四季花卉;院中央的井口要重新整理,周围铺上鹅卵石;屋后的空地开辟为菜园,种些家常蔬菜。
最让两人兴奋的是去选购家具和装饰品。他们不去高档商场,而是偏爱旧货市场和手工艺品店。一张老式的藤编摇椅,一套质朴的石桌石凳,几个手绘的花盆...每件物品都精挑细选,带着故事和温度。
予宁和予安也来帮忙。予安利用周末时间,为小院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和安防设备;予宁则送来了许多装饰品,还帮父母建立了视频通话系统,方便日后联系。
村里的邻居们对这对从城里搬来的老夫妻很好奇,经常有人探头探脑地张望。孟沅便做了些点心,主动送给左邻右舍,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小小的社区。
一位姓张的大婶告诉他们,这棵紫藤已经有六十多年树龄了,每年四五月开花时,整个院子都香气扑鼻。一位李大爷则教宋霆野如何打理葡萄架,什么时候修剪,什么时候施肥。
“没想到农村人这么热情。”晚上,宋霆野一边整理工具,一边感慨道。
孟沅正在擦拭新买的花盆,笑道:“这就是乡土人情啊,城里已经很少见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小院终于改造完成。选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老两口正式搬入了新居。没有大张旗鼓,只请了刘大山等几位老战友和子女来温锅。
当朋友们走进小院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艳了。
曾经略显荒芜的院子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葡萄架下,藤编摇椅轻轻晃动;竹林边,石桌上摆着精致的茶具;紫藤花下,各色花卉争奇斗艳;重新整修的老井口边,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而过。最引人注目的是屋后的小菜园,嫩绿的菜苗整齐排列,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老宋,你们这可真是世外桃源啊!”刘大山羡慕地说,“比我描述的还要好!”
予宁和予安也惊喜不已。他们没想到父母能把一个老宅改造得如此精致温馨。
“爸、妈,这院子太美了!”予宁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我要在这里多住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