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 > 第209章 钱庄

第209章 钱庄(2/2)

目录

经过一夜的发酵,苏知意那石破天惊的皇家钱庄之议早已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昨日在太庙被她那手出神入化的算术震慑住的士族官员们,此刻已经回过神来,脸上写满了同仇敌忾的悲愤与决绝。

他们终于明白这个女人的野心,根本不止是区区一个新式学堂!她是要用那所谓的钱庄彻底掘断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赖以生存数百年的根基!

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当苏知意穿着一身素雅的青色官服,再次将她的奏请于金銮殿上奏响时,短暂的死寂之后,迎来的便是比昨日更加猛烈的风暴。

“荒唐!简直是旷古奇闻!”

“陛下,万万不可啊!此议实乃动摇国本之策!”

从队列中第一个踏出的依旧是柳承风。虽然已被停职,但皇帝仍允他今日上殿参与议事。他面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神情却如同困兽犹斗般疯狂。

“陛下!”柳承风手持玉笏,声音嘶哑而悲愤,“臣,冒死进谏!苏知意此议,有三大罪,万万不可施行!”

皇帝面沉如水,淡淡地吐出一个字:“讲。”

“其一,此举违背祖制,乃是祸乱之源!我大乾立国百年,重农抑商。朝廷何曾有过亲自下场开设钱庄,与民争利之先例?此举一开纲常败坏,乃是大不敬!”

“其二,此议名为开源,实则掘根!她欲发行所谓宝钞,以纸代银,一旦民间不认,或是奸商滥发,则宝钞立时便会沦为废纸!届时,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天下经济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前朝教训,殷鉴不远!”

“其三,此策名为为民,实则害民!钱庄者,放贷生息之所也。朝廷若行此事,岂不是公然鼓励民间投机取巧,弃农从商?人心浮躁,道德沦丧,此乃亡国之兆啊!”

柳承风一番话说得声泪俱下,瞬间便点燃了整个士族团的怒火。

“柳侍郎所言极是!”

“请陛下明鉴!此女心术不正,其心可诛!”

在那片讨伐的声浪之中,苏知意始终平静如水,直到殿内声浪渐息,她才缓缓抬眸迎向了柳承风那双淬了毒的眼睛。

“柳侍郎,”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说完了吗?”

柳承风一愣,气得胡子都在发抖:“你……你这妖女死到临头,还敢如此猖狂!”

苏知意却只是淡淡一笑,转向龙椅方向:“陛下,臣请一一辩之。”

“准。”

“谢陛下。”苏知意直起身,目光从容,“方才柳侍郎言,此举违背祖制。臣敢问,祖制可曾料到如今会有锦绣坊这等国之巨蠹,一年便可偷逃税银二十万两?时移世易,法不更张,与刻舟求剑何异?”

“其二,柳侍郎言,宝钞乃无根之木。此言大谬!”苏知意的声音陡然提高,“臣所构想的皇家钱庄,其发行的每一张宝钞,都将有足额的储备金作为信用根基!这储备金,可以是国库的存银,更可以是昨日查出的那二十万两税银!有国家信用在此,有真金白银在此,何来无根之说?钱庄将设独立监察机构,由户部、御史台共同监管,账目定期公示,何人敢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去以身试法?”

“至于其三,”苏知意嘴角勾起一抹微讽,“柳侍郎言,钱庄乃与民争利,更是可笑。”

“臣所设想的皇家钱庄,其根本目的并非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为国理财,为民疏困!钱庄吸纳民间闲散资金,付以微薄利息,再以较低的利息贷给那些急需用钱的良善商户、农户。这才是真正的国富民强之道!敢问柳侍郎,如今江南一带那些放出九出十三归,利滚利,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的又是何人?皇家钱庄一出断的究竟是谁的财路?这究竟是与民争利还是为民除害?!”

最后一句话,苏知意说得是掷地有声,目光如电!

柳承风的脸色已然毫无血色。

金銮殿上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际,位列内阁首辅的老大学士张敬之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事关国计民生,既不可轻信,亦不可轻废。”他缓缓道,“京城乃首善之地,不宜冒进。然我大乾疆域万里,何不择一商贸繁盛之地,先行试办?准其一年为期,若成,则可缓缓推之;若败,则即刻关停,损失亦可控于一隅。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皇帝的眼睛骤然一亮!

好一个张敬之!这正是他想要的台阶!

“首辅所言,甚合朕心。”皇帝威严的目光最终定格在苏知意的身上,“苏知意听旨!”

“臣在。”

“朕命你即刻前往淮城,全权负责筹办我大乾第一家皇家钱庄。朕给你一年的时间,无需你盈利,朕只要你证明,你的钱庄能站得住,能得民心能为国之利刃!”

“一年之后若成,朕许你将钱庄开遍天下!若败……”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冷,“你便提头来见!”

这番话既是天大的授权,也是最沉重的军令状!

苏知意心中燃起熊熊烈焰,她缓缓跪下叩首领旨声音清越响彻金殿。

“臣,苏知意遵旨!若事不成,甘提项上人头以谢天恩!”

退朝的钟声响起,柳承风与几名士族官员走在一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寒光。

“放心。淮城,是陈四海的地盘,更是江南的门户。她想在那里开钱庄,无异于龙潭虎穴里抢食吃。咱们只需在京中发一封信,静静地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另一边,苏知意走下长长的宫阶,温暖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

江澈早已等候在宫门之外,见她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成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苏知意看着他,脸上露出了自入京以来最为灿烂明媚的一抹笑容。

“成了。”

她抬起头望向南方淮城的方向,眼神明亮如星。

“江东家,备船吧。”

“一场真正的硬仗要开打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