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汉障不臣土 > 第249章 毒妇计

第249章 毒妇计(2/2)

目录

削弱慕容恪,对军队的绝对控制,让他内外交困。

老宦官颤抖着接过瓷瓶,如同接过一块,烧红的烙铁。

“放心,做干净点。”可足浑氏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容温柔,眼神却冰冷刺骨。

“做好了,你就是龙城的大功臣。做不好…你知道下场。”

老宦官,连滚带爬地退下。

可足浑氏再次看向,镜中的自己,抚摸着那支淬毒的凤钗,喃喃自语。

“慕容恪…你可别怪本宫心狠。要怪,就怪你功劳太大。”

“威望又太高,又偏偏…流着那低贱的汉人血。”

“这大燕的天下,将来只能是我儿子的。任何可能挡路的人,都得…死。”

她的野心,早已超越了皇后之位。她要为自己的儿子,扫清一切障碍。

而战功赫赫、又拥有汉人血统的慕容恪,无疑是最大的,潜在威胁之一。

前方的僵局,正好给了她,下手的机会。

第三幕:霜满营

邺城外围,燕军连营数十里,旌旗蔽日,刁斗传警,一派肃杀景象。

然而,与一个月前,刚围城时的锐气相比。

如今的军营上空,似乎笼罩着一层,无形的疲惫与焦躁。

攻城战的残酷远超想象,冉闵军的抵抗,顽强得可怕。

每一寸城墙的争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地道被反挖,土山被摧毁,粮道时断时续。

慕容恪虽指挥若定,不断调整战术,但进展依旧缓慢得,令人窒息。

中军大帐内,慕容恪刚刚巡视完前线归来。

白银明光铠上,沾满了尘土与暗褐色的血渍。

他摘下头盔,露出那张饱经风霜、因混合血脉而显得,格外深邃冷峻的面容。

右眼那枚冰晶义眼,在帐内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淡淡的、非人的寒光。

即使是他,眉宇间也难掩一丝,深深的疲惫。

连日征战,耗心竭力,更要时刻提防,来自后方的暗箭。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亲卫的喝问声。

片刻后,亲卫统领引着一名风尘仆仆、背负金狼头旗标的斥候,快步进入大帐。

“陛下金狼斥候到!传陛下口谕!”

斥候的声音,因为长途奔驰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帐内所有将领,包括慕容恪,立刻单膝跪地接旨。

那名斥候,开始用冰冷的、毫无感情色彩的语调,传达圣旨。

复述出慕容俊那充满愤怒、羞辱与威胁的旨意时,大帐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一个月内,若还不能攻下邺城,提冉闵的人头来见…”

“那就让他自己,把‘鲜卑’这个姓氏,还给慕容家的列祖列宗!…”

字字如刀,狠狠剐在,每个人的心上。

跪在慕容恪身后的一些鲜卑将领,脸上顿时露出愤懑不平之色,陛下这话太重了!

殿下殚精竭虑,亲冒矢石,怎能受此屈辱?!

但也有少数人的目光闪烁不定,偷偷观察着,慕容恪的反应。

慕容恪跪在那里,身形挺拔如松,一动不动。

他低垂着头,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表情。

只有离他最近的亲卫统领,似乎看到殿下,按在膝盖上的手,动了一下。

指节因极度用力而微微泛白,手背上的青筋虬起了一瞬,又迅速平复下去。

帐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和帐外呼啸的风声。

良久,慕容恪缓缓抬起头,脸上已是一片平静,甚至看不到丝毫波澜。

只有那只冰晶义眼,仿佛变得,更加寒冷彻骨。

他缓缓起身,声音沉稳得可怕:“臣,慕容恪,接旨。”

“陛下的教诲,臣铭记于心。请回复陛下,臣…必当竭尽全力,克日破城。”

“若不能…无需陛下旨意,臣自当…于阵前谢罪。”

他的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但这平静之下,蕴含的是何等巨大的压力和屈辱!

那金狼斥候也愣了一下,没想到慕容恪接下了这道,几乎算是侮辱的旨意。

他顿了顿,又道:“陛下还有旨,此谕内容,抄送太原王慕容泓知晓。”

慕容恪的眼皮,似乎微微动了一下,但瞬间恢复如常:“臣,明白。”

“末将告退!”金狼斥候行礼,转身大步离去。

斥候一走,帐内压抑的气氛瞬间爆发。“殿下!陛下怎能如此!”

“我等拼死血战,竟换来如此猜忌!一个月!这怎么可能!冉闵那厮…”

将领们纷纷起身,情绪激动。慕容恪猛地一抬手,制止了所有人的喧哗。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帐中诸将,那只冰晶义眼,仿佛能看透人心。

“陛下的旨意,便是军令,军令如山,无需多言。”

“即便只有十天,我等也要奋力搏杀!从即日起,攻城强度,再加三成!”

“各营轮番上阵,昼夜不息!怯战者、延误军机者…斩立决!”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凌厉无比,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

“至于其他…等拿下邺城,我自会向陛下…分说清楚。”

众将心中一凛,齐声应诺:“遵命!”

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股冰冷的、沉重的压力,已然笼罩了,整个邺城大营。

来自龙城的猜忌和逼迫,像一把无形的枷锁。

套在了这位战神的脖颈上,也套在了每一个,燕军将士的心头。

慕容恪转身,走向悬挂着,邺城地图的屏风前。

背影依旧挺拔,却仿佛背负着,一座无形的大山。

第四幕:暗流涌

与此同时,在燕军大营的另一侧,太原王慕容泓的营区内。

慕容泓的帅帐,布置得相对简洁,却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他此刻并未披甲,只着一身,暗色常服。

正仔细地擦拭着,一柄锋利的马槊,动作专注而沉稳。

他的心腹谋士高弼,坐在下首,低声述说着。

将刚刚传来的、龙城斥候带给慕容恪的旨意内容,详细复述了一遍。

慕容泓擦拭马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甚至连眼神,都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直到高弼说完,帐内陷入,一片寂静。

良久,慕容泓才缓缓放下马槊,轻轻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极其轻微,却蕴含着,极其复杂的情绪。

“陛下…还是如此心急。”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听不出是感慨,还是批评。

高弼低声道:“王爷,陛下此举,未免太过…寒了将士之心,殿下他…”

慕容泓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皇兄自有,皇兄的考量…”

“我等为臣为将者,听令行事,尽力破敌便是。”

他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子一角,望着远处的邺城。

只看见黑沉沉的、如同巨兽般的轮廓,更远处是慕容恪中军大营的方向。

“龙城的压力…呵。”慕容泓的嘴角,勾起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那并非笑意,而是一种看透世情的冷冽,“从来就不止,来自陛下一个人。”

他放下帘子,转身看向高弼,目光深邃。

“传令下去,我部将士,加紧操练,随时听候,中军调遣。”

“另外严密监视营中动向,若有任何异常流言蜚语,或…来自后方的不明物资。”

“立刻报我知道,非常时期,绝不能自乱阵脚。”

高弼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慕容垂的担忧。

皇帝和皇后的逼迫,很可能伴随着,更阴险的幕后手段。

“王爷,那我们…”高弼欲言又止。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陷阱。

若慕容恪因此受挫,慕容泓的机会就来了。但若贸然行动,也可能引火烧身。

慕容泓沉默片刻,缓缓道:“静观其变。邺城,必须要破。”

“这是大燕的国运之战,其他的…等破了邺城再说。”

他的选择,依旧是隐忍和顾全大局,但他也并非毫无准备。

他命令监视营中动向,既是为了防止有人破坏大局,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局势。

龙城的压力,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邺城前线,激起了层层涟漪。

慕容恪的困境,慕容泓的静观,皇后的毒计,皇帝的猜忌…

所有这些暗流,在这座巨大的战争机器内部,涌动、碰撞。

邺城的城墙,依旧巍然矗立,冉闵的抵抗依旧顽强。

但燕军大营内部的压力,却因为后方的逼迫,而达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

慕容恪能否,在内外交困中,打破僵局?

慕容泓又会如何选择?龙城的阴影,已然牢牢笼罩了,邺城战场。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