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汉障不臣土 > 第117章 鼎核心

第117章 鼎核心(1/2)

目录

第一幕:罪像炉

睢阳城内,原校场。这里已完全变成了一座,巨大而恐怖的露天熔炉。

昔日演武的沙土地面,被厚厚一层,粘稠的黑红色泥浆覆盖。

那是雨水、雪水、融化的雪水,还有大量的污秽之物,混合而成。

泥浆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蚊蝇成群。

泥浆之上,架设着数十座,临时搭建的、造型粗犷怪异的熔炉。

这些熔炉并非砖石垒砌,原料来自战场上收集来的、严重变形,甚至融化的胡人盔甲。

还有断裂的兵器、扭曲的马具,混合着粘土和碎石,粗暴地堆叠、夯实而成。

炉壁上,凝固的铁汁、焦黑的骨脂、甚至半融化的狰狞人脸。

都成了炉体的一部分,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炉火正炽!燃料是劈开的房梁、拆下的门窗、甚至来不及掩埋的薄棺木。

火焰并非寻常的橙红,而是带着一种诡异的幽蓝色。

舔舐着炉膛内,堆积如山的“原料”,同样是战场上,收集的胡人残破兵甲。

以及…大量被洪水泡胀、未来得及处理、已经开始腐败的,鲜卑士兵尸体!

瘟娘子站在最大的一座熔炉旁,疫神面具在跳跃的幽蓝火光下,显得更加诡谲。

她指挥着一些,戴着厚布面罩、眼神麻木的“赎罪者”。

就是那些被逼为鲜卑效力,又倒戈的汉人,以及部分罪行较轻的胡人降兵。

他们抬起成堆的、粘附着腐肉,和破碎骨殖的盔甲。

连同那些肿胀发绿的尸体,一同投入熔炉,那如同巨兽喉咙般的炉口!

“加‘腐骨草’!‘尸陀花’灰!”瘟娘子的声音透过面具,冰冷而沙哑。

赎罪者们将大把大把晒干的、散发着浓烈尸臭的奇异草药和灰白色的骨灰,撒入燃烧的炉膛。

幽蓝的火焰瞬间暴涨,发出“噼啪”的爆响,颜色变得更加深邃,几乎接近黑色!

炉内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滋滋”声,仿佛无数亡魂,在烈焰中哀嚎。

浓稠的、带着浓烈尸臭和金属腥气的黑烟滚滚而起,直冲阴沉的天空。

熔融的金属,混合着无法完全燃烧的骨肉油脂。

在炉膛底部汇聚成一种粘稠的、暗红发黑、不断翻滚冒泡的恐怖浆液。

这浆液被粗大的陶管引导出来,注入下方巨大的、同样用残骸和粘土堆砌的模具之中。

第二幕:罪人像

模具的形状,是一个个扭曲、痛苦、充满无尽怨毒的人形!

它们有的双臂被反剪,跪地哀嚎;有的被开膛破肚,内脏流淌。

有的头颅被巨力挤压变形,七窍流血。

还有的如同被无形的锁链捆缚,奋力挣扎,却徒劳无功…

这些模具的形象,大部分取材于被俘后处决的石赵贵族。

还有羌族巫祝,以及鲜卑军官临死前的惨状,

经由无相僧,凭借记忆用陶土塑形。每一尊都凝聚着无尽的痛苦、恐惧和诅咒。

暗红发黑的金属骨肉浆液,缓缓注入模具。

高温使得陶土模具,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裂缝中渗出,缕缕黑烟和油脂。

空气中弥漫的恶臭达到了顶点,混合着尸油燃烧的焦糊味。

还有金属熔化的腥气、以及浓烈草药的诡异香气,

形成一种足以让意志薄弱者,疯狂呕吐乃至精神崩溃的气味。

“还不够!诅咒还不够深!”

瘟娘子绕着,逐渐冷却的模具行走,如同跳着诡异的祭祀之舞。

她裙摆上的毒囊悉数打开,拿出各种颜色诡异、气味刺鼻的毒液、毒粉。

小心地涂抹在,模具的缝隙处,让它们随着冷却的金属,一同渗入雕像内部。

石祗的虐,秃发傉檀的咒,慕容恪的冷血…都融进去!

让这青铜记住他们的罪!让这痛苦成为它们的力量!

地藏使则指挥着另一批人,将一个个密封的铅盒,运送到模具旁。

铅盒打开,里面是颗粒饱满、却隐隐散发着,不像暗绿色泽的麦种。

正是慕容昭在十里坡废墟中,用息壤麦种混合九转还阳菌母液,和自身鲜血培育出的“噬骨种”的后代!

这些麦种被小心翼翼地塞入,那些尚未完全封死的,模具预留孔洞中。

位置精准地对应着雕像的“心脏”、“头颅”或“丹田”等要害部位。

每一颗种子,都像是一颗沉睡的、等待被血肉唤醒的恶毒孢子。

“阴兵!上‘血引’!”地藏使低喝。

几名沉默的“阴兵”,抬着巨大的陶瓮走来。瓮中盛满了粘稠的、暗红色的液体。

那是收集自,战场阵亡将士伤口、混合了部分人牲血液的“怨血”。

滚烫的怨血,被浇淋在刚刚凝固、依旧散发着高温,和刺鼻气味的青铜雕像上!

嗤——!如同烧红的烙铁浸入冰水!剧烈的白烟腾起,伴随着令人牙酸的腐蚀声。

暗红的怨血,在粗糙的青铜表面迅速干涸、渗透。

留下道道暗褐色的、如同凝固血泪的斑痕。

整个雕像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更加浓烈的怨毒、痛苦与诅咒的气息!

第一尊“罪人像”终于冷却完成。

赎罪者们用撬棍和绳索,费力地将这尊高约一丈、重逾千斤的青铜怪物,从破碎的模具中拖拽出来。

它呈现的是一个,被腰斩的鲜卑百夫长形象。

上半身痛苦地向前匍匐,双手绝望地伸向虚空。

扭曲的脸上凝固着,极致的恐惧和怨毒。

下半身从腰部断裂,断口处并非平滑,而是布满了,参差不齐的骨刺状凸起。

整个雕像呈现出一种,暗沉污秽的青黑色。

表面布满了,流淌状的暗红血痕和诡异的绿色锈斑。

在它空洞的胸腔位置,可以隐约看到一团微微搏动的暗绿色光芒,那是被嵌入的“噬骨种”!

“罪人像炮,成!”瘟娘子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满意。

这尊凝聚了死亡、痛苦、诅咒与剧毒种子的青铜邪物。

被沉重的木架和绞索,缓缓拖向睢阳城最为残破、几乎全靠沙袋和人墙支撑的北段城墙。

它的目标,是城外浊浪中,那些耀武扬威的鲜卑战船。

熔炉区依旧火光冲天,黑烟蔽日。

出现了一尊又一尊形态各异、但同样充满痛苦与诅咒的青铜罪像。

罪像在怨血与毒药的浇灌下,在无数亡魂无声的哀嚎中,被锻造出来。

如同从地狱熔炉中,爬出的复仇使者,沉默地走向它们的毁灭使命。

第三幕:谶鼎鸣

睢阳城中心,原太守府邸的地下深处。

这里与城外的洪水滔天、熔炉区的怨气冲天,完全是两个世界。

空气冰冷而干燥,弥漫着厚重的铜锈、尘土。

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远古的肃穆气息。

巨大的、雕刻着狰狞饕餮纹的青铜门扉紧闭,隔绝了地上的一切喧嚣。

门内,是一座恢弘到,令人窒息的巨大地宫。

地宫呈圆形穹顶结构,穹顶之上镶嵌着无数,打磨光滑的夜光石和天然水晶。

模拟着周天星斗,暗淡的星辉洒落,照亮了下方的景象。

地宫中央,并非王座。

而是按照某种古老而神秘的方位,矗立着九尊,顶天立地的巨大青铜方鼎!

这九尊鼎,形制古朴厚重,远非寻常礼器可比。

鼎身遍布着,繁复到极致的纹饰,有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

有山川河流的脉络走向,有上古先民祭祀、耕作、征战的宏大场景。

更有无数微小如蚁、却栩栩如生的甲骨文、金文、蝌蚪文…层层叠叠。

仿佛将整个华夏的文明密码,都熔铸其中!

鼎腹深广如渊,鼎耳粗壮如虬龙。

三足如同天柱,深深扎入地宫下方,不知多深的岩层之中。

鼎身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铜绿。

但依旧无法掩盖其本身蕴含的、仿佛能镇压山河的磅礴力量,与苍凉古意。

这便是传说中的禹王九鼎!象征华夏九州、社稷重器的至高存在!

它们并非被冉闵所得,而是慕容昭凭借其母系汉人医女传承,古老星图与地脉知识。

结合鲜卑慕容部,秘传的“寻龙点穴”之术,耗费数年心血,才在这睢阳古城地下极深处寻得!

它们深埋于此,仿佛在沉睡,又仿佛在默默守护着什么。

此刻,慕容昭正跪伏在,九鼎环绕的中心区域。

她脸色苍白如白纸,毫无血色,嘴唇干裂,呼吸微弱而急促。

左肩的烙伤和全身的辐射灼伤,并未好转。

反而在九鼎散发的无形力场下,隐隐透出,青黑色的死气。

她的身体,如同风中残烛,仿佛随时会熄灭。

唯有那双眼睛,依旧亮得惊人,如同燃烧着,生命最后的火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