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偏安一隅(2/2)
“我虽是晚辈,却也深知君子之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日奉劝各位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诸公年长于我,见识学问也远高于我,我没有资格训斥诸位。只是告诉大家:大汉尚未中兴,吾辈还需努力。”
顾雍不知何时,竟是潸然泪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我等愚钝,辜负汉中王一片赤诚,不及世子万一,愧对先师,愿将功赎罪,万死不辞!”
刘禅一席话,让顾雍想起了先生蔡邕,当年他流落江东,时刻不忘朝廷安危,董卓以天子名义征召入朝,明知凶险无比,还是毅然前往,终成永别。
此时想起蔡邕的言行教诲,不禁羞愧交加,曾几何时,他也满腔热血,矢志报国,不知何时,竟变得患得患失,与孙氏较劲,只求偏安一隅。
刘禅忙扶起顾雍,叹道:“我自然知道江东也不乏英雄之气,只是囿于局势不得已而为之。我二舅一心只求割据江东,让诸位有翅难展,如今本世子亲自北伐,进退全在各位一念之间。”
顾雍这一刻真情流露,让刘禅意识到一个问题,环境对江东士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孙权只想内斗,他们也只能被迫自保,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让他想起那个著名的“三和大神”,记得好像有个人不信邪,专门去了三和,结果就再也走不出去了……
再往小了说可以和大学宿舍氛围类比,一个宿舍喜欢打游戏,全都是摆烂的,有几个常去图书馆,大家也会直觉去自习室。
尤其明显的是毕业那段时间,隔壁宿舍有两个人找到工作后,全都出去面试,白天基本见不到人。
自己宿舍三个摆烂的,两个天天网吧通宵的,自己也选择躺平每天睡大觉,结果混到被赶出校园,还要和两个舍友租房住,继续一起摆烂,日子越来越消沉。
现在汉军的到来,新政推行,就是给这固步自封,如同一潭死水的江东注入新鲜血液,激发江东弟子的血性。
众文武一看张温直接被定性成反面典型,顾雍痛哭流涕,无不心有戚戚,跪地认罪。
刘禅继续说道:“过往之事,我大哥可以不予追究,但每个人回去之后,给我写两千字的检讨……”
见众人疑惑,他解释道:“贾谊《过秦论》想必大家都知晓,诸位各抒己见,总结大汉两次衰弱的根本,既是引以为戒,也为我们将来改制做准备。若有独到见解,文章出彩的,我将命人刊登于《兴汉报》上。”
此言一出,还有些怨色的官员无不心动,那报纸的威力,他们可都见识到了,上一篇《马说》至今为人所道,还在为作者吵得不可开交。
这要是把自己的文章刊登出来,岂不是一夜成名?
就在大家各怀心思之时,忽然流星探马飞报,曹仁挥师南下,夺了洞口,派兵两万攻取横江渡,正沿江下寨。
众人闻报大惊,横江渡就在牛渚对岸,此处江面狭窄,两地隔江相望,横江渡口失守,如同打开江东一道门。
“诸位稍安勿躁!北面抗曹由我,江东之事就交由诸位了。”
刘禅却神色淡定,负手站在门口,朗声道:“吴侯攻不破的合肥我去打,二舅拿不下的广陵我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