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玉米面拨鱼子!(2/2)
面馆老板上前,“您这面能做拨鱼子吗?”很是怀疑地问着。
这个时期,街面上大多卖的是棒子面,里面的麸皮子较多,磨得也较粗,所以吃着才会剌嗓子。
即使是纯玉米面,也舍不得太过精细,面粉颗粒大多也就是30目左右。
要做拨鱼子,还差些。
“您先打开看看。”
苏浩也没说别的。
“哟,您这还是机器磨的。”
老板找到面袋子上的机扎线头,双手一扥,面袋子打开,一股浓郁的玉米面香味向外弥漫开来。
“哟,好香!”
“您这是玉米面吗?”
面馆老板使劲地抽动着鼻子,“我做了一辈子玉米面拨鱼子了,还没见过这么香的玉米面!”嘴里说着,还捏了一撮,放在舌头上尝了尝,“嗯,甜、香!”
“那不香不甜才怪!”
苏浩暗自说着。
他的狩猎空间中,种的玉米,用的是后世选育的最好的种子;浇得是灵泉水,植物呼吸的是天地灵气。
一亩地能产4000斤。
玉米棒子都快赶上成年人的胳膊长了。
“给您做一大盆子,剩下的面都给我?”
老板再次和苏浩确认。
“对,都给你!”
“做这么一盆子,也就是用七八斤玉米面,剩下的都给我,您可亏了。”
现在的棒子面,街面上是9分钱1斤。
好一点的玉米面,也就是1毛2。
不是便宜,而是加工较粗、里面糠麸子多的缘故。
像所谓的“棒子面”,里面还掺着一定量的、玉米棒子磨成的粉。一斤玉米籽要出到一斤三两,甚至是一斤半。
似苏浩拿出来的这种面,达到60目,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杂质了。
一斤充其量出六两!
拿到市面上,怎么也得两毛钱1斤!
不会比白面价格低。
后世的“小杂粮”卖得比白面、大米贵,就是这个原因。
“做快点就行,您不还得搭调料吗?我也亏不了多少。”
苏浩挥挥手,表示不在意。
“好嘞!”
老板用带着醋味的山西口音说了一句,“婆姨,来买卖了,别睡了,烧火、做拨鱼子!”
接着,厨间里便是传来了“呼哧、呼哧”的拉风箱声。
一股烟气也冒了出来……
40分钟后,嘎斯67再次出现在了国*部大院的门口。
“苏上尉,你这是又拉野猪回来了?”
正好,这个点儿的岗哨换成了苏浩昨天第一次、拉着野猪进来的那两位,认得苏浩。
“哪有那么多的野猪?”
“看看这是啥?”
苏浩显摆着“吃过吗?”
“拨鱼子呗。”
一个哨兵上前,看看,撇撇嘴,“俺们家就是山西的,还不识个在(这)?还有料汁儿,有韭菜段儿……晚上咱食堂吃在吗?
我得多吃两碗!
咱食堂的棒子面粗,只能做棒子面糊糊,做不成在(这)。平时还真吃不上。”
“美得你,不知道我特六组中午忙着没吃饭吗?”
“没你们的份!”
苏浩说着,开车进了大院。
“小气,没吃饭还不搞个大餐,买点大肉包子啥的?给弄一盆子在?”
“糊弄小鬼呢?”
后面传来哨兵的喊声。
“哎,这好,开胃!”
看到苏浩端着个大盆进来,众人看到,那满盆子、泡在水里的拨鱼子的时候,立刻传来一阵欢呼。
“抗日去打桶凉水去,怕车咣当,不敢开快,水都晒温吞了,得换换水!”
“白飞,去把车厢里的料汁、韭菜段、小葱碎拿过来。”
“对了,大哥,把老爷子也叫下来吧,这玩意,他肯定爱吃!”
大家之所以都不吃饭,那是被苏浩在审讯室里的那一番“骚操作”,恶心到了。
没胃口。
这一大盆子拨鱼子,用苏浩狩猎空间中的玉米面做成;凉水一拔,配上带有醋香、蒜香、酱油香气的料汁,再加上一把韭菜段,不一定吃得饱,但绝对开胃。
跟吃凉粉似的,“呼噜呼噜”几口,就是一大碗!
那开摩托车的鸡爪子果然不是关家村东村的,他来自天津卫郊区,一个叫“阎村”的地方,已经靠近山东那一边了。
晚上,苏浩等4人还要带着部队,去清剿那个村的鸡爪子。
据那开摩托车的鸡爪子交代,那村子也有200多鸡爪子。对于苏浩来讲,那就是有一个生物机器人的奖励呢!
他必须得去。
“看起来还真得需要把狩猎空间中的‘熟食加工平台’弄起来了。”
有了“熟食加工平台”,再做什么熟食,就不用像今天这样麻烦了,“再弄个生物机器人厨师?”
想着,又是一拍脑门:“我今天还答应给杨光林送电动制砖机的图纸,和样机去呢……差点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