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全民游戏(2/2)
“雷猴王”居然高居榜首,而自己竟然排在二十名开外。
要知道,他的好友列表总共才二十多人啊!
“这家伙怎么做到的?”
求伯君点开雷君的农场,八块整齐的田地里种着他从未见过的红玫瑰,成熟倒计时还有17小时59分。
他气得直磨牙,还说偷他一次报仇呢。
这一夜,与求伯君同病相怜的玩家不在少数。
游戏上线的首晚,就有超过十万玩家尝到了“被盗”的苦涩滋味。
看着自己精心照料的作物被人偷走,那种憋屈感就像心里扎了根刺。
损失的不仅是作物本身,更是宝贵的发展时间和游戏体验。
作物被偷,自己不仅作物减少,还有相对应的经验、金币都会减少。
这就会造成等级金钱双双落后,人家已经升到高等级解锁更高经验和金币奖励的作物了。
自己却只能种植这种经验不高的低级作物,这会让等级差距进一步拉大。
还有巨大的心理落差,排行榜上“小偷”们耀武扬威,自己却默默垫底。
“凭什么他们能靠偷菜霸榜?”
无数玩家盯着排行榜咬牙切齿。
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如今却成了别人的战利品。
不过,陈天早已预见到这种状况。
在他的精心设计下,游戏内暗藏了多种“弯道超车”的机制,确保每个玩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健康的游戏生态,不应该让“小偷”永远笑到最后。
一种是拉好友不断用化肥加速作物生长,用多茬作物弥补损失。
但游戏太过火爆,很多人都没等邀请就自己进了游戏,剩下的该拉的也都拉了。
除了部分玩家开始注册CC小号充当新人外已经没啥新人可拉了。
第二种就是氪金大法,直接购买商场加速道具。
普通化肥:50C点/30包(减1小时)
高速化肥:100C点/30包(减2.5小时)
陈天为了限制氪佬每天限购一次。
玩家看到这个价钱还限购,既不止痛也不解渴,况且很多学生党也没钱,只能无奈放弃。
“难道只能认栽?”
正当玩家们愁眉不展时,游戏给出了最解气又免费的解决方案。
以牙还牙!
陈天早就埋下了这个绝地反击的设计:只要盯紧那些“惯偷”的农场,抓住时机反偷一波,不仅能敌消我长拉回差距,更能体验复仇的快感。
这个设定瞬间点燃了玩家们的斗志。
深夜的电脑前,无数双发红的眼睛紧盯着“仇家”的作物倒计时。
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偷止偷”运动正在酝酿...
在串门途中,玩家们很快发现了游戏中的温情彩蛋。
通过帮好友浇水、除草、驱虫照料农场,不仅能获得经验奖励,还有几率掉落稀有种子和化肥道具。
这个巧妙的设计像一剂良药,悄然修复着因“偷菜”而产生的人际裂痕。
不然就会出现因不想自己被偷而极端的删掉所有好友,这不是陈天想要看到的局面。
“欢子,我刚给你除了杂草,爆了包化肥!”
“谢了兄弟,待会你家的玫瑰我少偷两棵...”
游戏里上演着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玩家们一边咬牙切齿地记着“仇家”的作物成熟时间,一边又殷勤地不时过来给对方农场浇水除草。
这种微妙的关系,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相爱相杀”。
陈天看着后台数据微笑点头。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用利益纽带维系社交关系,让玩家在“爱恨交织”中形成牢固的互动闭环。
当删除好友意味着损失潜在收益时,谁还舍得斩断这段“孽缘”呢?
多年后回首,陈天依然认为CC农场最惊人的成就是它对人性的精准把控。
这款看似简单的游戏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
无论是精打细算的学生、西装革履的精英白领,还是身家不菲的富豪。
在虚拟菜地面前都暴露出了惊人的一致性:无法抗拒的沉迷,和极易被挑动的情绪。
还有它的普适性。
六岁稚童能乐在其中,花甲老人也玩得不亦乐乎。
只要会点鼠标,就能在这款游戏中获得最纯粹的快乐。
游戏的巅峰周期不算长,但在其巅峰时期,它的用户粘性和在线人数让大多数网游望尘莫及。
这可能是华夏互联网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游戏”。
2000年2月。
清晨。
当陈天看到控制台上那惊人的在线人数时,连他这个缔造者都为之震撼。
100万同时在线!
这个人数背后,是游戏的火爆和千禧年互联网普及的浪潮双重因素叠加!
国内网民数量从99年底的1000万短短两个月飙升至1500万。
而CC注册用户也终于突破99年网民瓶颈限制达到1200万大关。
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