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1/1)
宴席的座位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虽然不是说按照家世地位来,但也差不多,起码是有个顺序的,而苏灿作为小沈氏的外甥女,自然是距离主位比较近的,她的位子在小沈氏的左手边,小沈氏的右边是江杳,江杳今天的心情看来确实不错,脸上的笑意明晃晃的。
由于李杏花是苏灿带来的客人,虽然不在小沈氏的邀请名单之内,但因为苏灿的关系,小沈氏将她安排在了苏灿的下方,她和李杏花聊了几句,也挺喜欢这个姑娘的,而人家姑娘第一次来席州,周围都是不熟悉的人,和外甥女在一起也能有个照应。
王语嫣的位置稍稍靠后,在座的不少小姐都是跟着自家母亲一起前来的,若是论家世辈分,那些夫人们都是比较靠前的,而那些小姐们肯定都是要挨着母亲的,王小姐是一人前来,是以,位置要稍稍靠后些,王夫人本来也还要一起来,但………奈何身子有些不爽利,前些日子染了风寒还没好,所以……
不知是因为走的有些远还是一时之间迷了路,在快开席的时候,李杏花才姗姗来迟,苏灿站在几步之外朝她招手。
“你去哪里了,是不是迷路了。”苏灿略带担忧的说。
李杏花不好意思的说,“没有,园子里的菊花开的正好,一时入了迷,忘了时辰。”
“好了,宴席快开始了,咱们赶紧入座吧。”说罢,向王语嫣示意了一下,然后拉着李杏花去了位子上坐下。
李杏花的对面是一位着枣红色褙子的妇人,保养得宜,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太太。
她似乎和小沈氏关系还不错的样子,(至少在苏灿眼里是这么认为的。)落座后,就开始和小沈氏攀谈,“江夫人,我记得江小姐芳龄应该有十四了吧,好像和我家静姝还是同岁呢。”妇人的声音虽然不够敞亮,但也不算小了,至少坐在她斜对面的苏灿是听见了,这里一应的都是女眷,谈论女孩子的年龄无妨。
不过……苏灿总觉得,到了她们这个年龄(说得好像很老,很沧桑似的。),一般被长辈们提起年龄,潜台词就是:到了说亲的年龄了,可以说亲了。
小沈氏面带喜气的说,“是啊,这两孩子好像是同年的,静姝比杳杳大了四个月,这一晃孩子们都长这么大,还记得当年她们粉粉嫩嫩的一小团,抱在怀里软软的,眨眼间都长成大姑娘了。”说到最后略有感叹,回味当年。
苏灿猜测,她这个姨母之所以这么高兴,估计是在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了,看样子还不是一个。
“可不是嘛,要说当年你们家杳杳自小就是个乖巧的,任谁抱都不哭,还会滴溜着一双大眼睛朝人看,怎么看都招惹人喜欢。”
“哪有你说的那么好,这孩子是越长大越顽皮了,我到喜欢静姝的性子。”没有那个母亲是不喜欢孩子被人夸的,只是自家这个泼猴的性子她这个当娘的是在清楚不过的,要说小时候确实是乖乖巧巧的,怎么越长的就越顽皮了,完全就像是两个人两个性子。
苏灿看着她们你来我往的,在结合妇人口中提到的名字,和夏家姐妹的座位时,顿时就明了了,看来,这妇人就是夏家姐妹花的娘亲,夏家的当家主母了。
“对了,想必这位就是表小姐,苏府的大小姐了。”
苏灿发了一会呆,忽然感觉有几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擡头就看见了,朝自己笑的夏夫人。
苏灿不明所以,回了一个礼貌的微笑,怎么扯到我身上来了。
“是呀,这是我姐姐的女儿,我姐姐去的早,我一直都拿她当亲生女儿看待。”说起苏灿,小沈氏脸上的笑容又加深了几分。不得不说,小沈氏这个姨母对苏灿是真的好的没话说,就算是原身之前那个古怪的性子也依旧是疼爱有加。
也不怪夏夫人会这么问,苏灿渐渐长大后性子变得与众不同,也不喜欢参加这种宴会之流,变得“深居简出”(在别人眼里是这样的,但其实真相是……偷偷摸摸的出门)。所以,夏夫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牵着被小沈氏牵着的粉嫩嫩的小女娃身上。
夏夫人对苏灿的名声也是略有耳闻的,这会儿见了真人也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番想要从她身上窥探出,是否真的如传言中那般。
“这孩子长大了,费心的事也越来越多了,光是成家这一项就操碎了心,说了好几次,晋元那孩子就没一次放在心上的。”夏夫人多多少少明白今天这场赏菊宴的意思,她也会存了心思来的,儿子的事一直是她压在心头的石头。
“儿子大了不由娘,这事急不得,说不定哪天就遇着喜欢的了。”小沈氏如是的宽慰,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其实她心里也是着急的。
苏灿忽然听到了一个略微熟悉的名字,她想了想,忽然……得,也不用想了,总算是知道夏家姐妹花为什么看自己不顺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