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此处安心是吾乡 > 未来的外甥媳妇

未来的外甥媳妇(1/2)

目录

梁璞忽然站起,越过黑漆四角桌案,来到了苏灿的面前。

苏灿看着,本来应该在坐在案前的男人站起身,一步一步的朝她走来,最后立在离他一步之遥的地方。

梁璞俯身看着跪在他面前的女子,静静地审视了他两秒,才开口说,“你今年多大了。”

苏灿擡起头疑惑的看向这个问她话的身穿官府的中年男子,审问犯人还需要这样问犯人多大年纪吗,不是应该直接拍惊案木吗。

不过,毕竟他是审问她的官员,自己的清白,还需要他来证明,所以她还是乖乖的开口说了,“民女今年十七。”

十七岁啊,梁璞在心里默默的想着,那这样年龄有点对不上啊。

然后,他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距离妹妹走丢已经过去三十年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今年应该已经四十岁了,而如果现在这个女子是十七岁的话,那她就是在二十三岁的时候生下了这名女子。

二十三岁,对于一名女子来说,生孩子是不是年龄已经有点大了。

现在梁璞心里有很多的话想问出来,但是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他看了一眼立在旁边的众人,包括吴为。实在不是个问话的好地方。

他没有再说什么,淡淡的看了一眼苏灿,转身回到了桌案前。

“嘭”的一声,惊案木的声音响起。

随后,他略带威严的声音响起,“此事有蹊跷,待查明后,明日再审。”

程世涛擡起头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是什么意思。

吴为也对他的行为感到惊讶,他再一次擡起袖子擦擦额上的冷汗,不过,幸好,今天总算是过去了,他还有时间去准备一些事情,等梁璞转身走后,他长吁了一口气。

梁璞并没有让人把苏灿直接带回牢里,而是让自己身边的贴身小厮将苏灿带到了他的住所。

有些事情,他心里的疑惑,只有苏灿才能解答。

从公堂之上被带下去,她发现这不是回牢房的路,一直到梁璞的住所的时候,这一段路上苏灿的心一直都像悬在半空中,不上不下了,直到哦啊领路的小厮告诉她是钦差要见她,她也还是这样。她不知道梁璞到底,见她是为了什么,而且……她忽然又想起了刚才在公堂之上梁璞的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她胸口的那个玉佩时候的神情。

那似乎是让他想起了什么,他是在……怀念。

梁璞现在是暂居在永和县县衙的后院,所以他的住所并不是很大,装修的也不是特别豪华。嗯,从木制雕花门进去之后直接就是堂屋。

苏灿到的时候,就见他已经坐在了堂屋正中间的酸枝木太师椅上,一派大官的形象。

他通身的气质和无形中散发出的威严是吴为这种卑躬屈膝的小县令所不能比拟的,他没有先开口说话,只是一双眼睛审视着她。

苏灿毫不畏惧的回应着,好久没见到强者了,这种对峙的感觉让她感觉到通体舒畅,梁璞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让人信服的震慑力,更加激起了她心底的欲望。

对视了几秒,梁璞忽然变得温和起来,说话的语气也放轻了,“别紧张,放轻松,我们就是随便聊聊。”

苏灿点头。

“坐下说。”梁璞示意,苏灿坐在梁璞左边下方的第一张椅子上,他身后的小厮立马上前为苏灿倒了杯茶。

“您找我就是想说这次的事情吗?”苏灿等了一会儿率先问道,没办法,现在身不由己,她必须知道自己的处境如何。而且,她不认为会有什么好事等着自己。

“不是,我是想问你另外的事。”

梁璞看着坐在下方的妙龄少女,她和妹妹一样,有着一双圆溜溜的杏眼。

他还记得妹妹笑起来的时候,杏眼微眯,像只满足的小松鼠一样。

而面前的这位女子虽然年纪不大,看起来却是个冷静坦然的,或许也是因为处境的原因,她的明媚娇俏被磨掉了。

他问苏灿:“你说你是永和县人氏,那你双亲都在何处。”

苏灿:“回大人的话,民女家中父亲尚在,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了。”

“去世”,梁璞在听到这两个词之后,忽然颤抖了一下,他突然就有些害怕了,害怕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去世多年,那是不是意味着她妹妹死的时候还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想到这儿,他看着面前这个有着圆溜溜杏眼的姑娘,忽然一股怒气就从心底腾腾升起,一直要冲到了他的喉咙里。

他忍不住在心里想,若是妹妹没有和那个娶她的男人在一起,没有生下这个孩子,那她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早逝,他还会有机会见到她,而她也会有机会回家,他忽然想发脾气了。

但他又想到这个孩子身上留着她妹妹的血,那是她唯一的血脉,是她留在这世上唯一的孩子,若是她在,应该会很疼她的吧。

想到这儿,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安与不快,继续询问,“那你家在何处,家中父亲是做什么的。”

“就在这附近的李家村,父亲……父亲就是普通的农夫。”苏灿不知道他爹这个身份该怎么说,反正蒋天信的父亲也就是她的了,这么说也没错。

“哦~”

梁璞一脸了然,没想到妹妹居然嫁给了一个普通的农夫为妻,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她要和那些村妇一样,下地干活洗衣做饭伺候一家老小,想到这里梁璞的心里就及其不好受,明明她的妹妹是侯府的千金,是应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嫁给一个世家公子,继续更好的生活有个夫君疼,还有一

个宁安候府作为后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