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此处安心是吾乡 > 出门要看黄历

出门要看黄历(2/2)

目录

苏灿已经习惯了别人叫她为蒋天信的媳妇,看着眼前的大妈客气的询问,“这位大娘,您是?”

李二婶夸张的笑笑说:“哎呦,连婶子都不认识了,我可是看着信小子长大的。”话里话外中透着亲昵,不过苏灿也不傻,这么多天她已经了解了蒋天信从前的生活,可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婶子关心他。

苏灿笑了笑不说话,低头忙着手中的活计,不再看李二婶。李二婶似乎有些意外,她以为刚才暗示的那么明显,苏灿不应该给她免费尝尝这煎饼吗?反而像没事人一样,该不会是没听懂吧。

李二婶换了措辞,依旧用那种亲昵的语气说,“你这卖的是煎饼吧,我老婆子活这么大还没见过,没吃过这种样子的煎饼,今儿算是开了眼界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口福。”

苏灿觉得这个老婆子还真是难缠不肯罢休,她用恭维羡慕的语气说:“看婶子的模样就知道您是个有福气的,儿女一定也很孝顺,在生活上肯定不会亏待了婶子。”

言外之意就是想吃什么让你儿子女儿给你买去,我可没功夫搭理你。

李二婶被苏灿说的楞住了,瞪了苏灿一眼说:“那是自然的,我们家小子是出了名的孝顺。”然后又扭着身子走了,显然她并不想买苏灿的东西,如果是别的不认识的人说不定还会买下,但由于是苏灿和蒋天信,她以为他们会送给她的,结果不是,自然觉得再掏银子是及其不划算的,所以又拍拍屁股走了。

那段插曲并不会影响到苏灿,只不过,也许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都喜欢出门逛逛,刚送走了一个,又迎来了另一个,果然出门是要看黄历的,而好巧不巧的是,这人苏灿还认识。

从胭脂铺子出来的李杏花,在街上百无聊赖的逛着,一会儿看看街边的油纸伞,一会儿又拿起摊子上的簪子瞧瞧,正无聊的时候就一眼看见了站在槐树下的蒋天信。她面上一喜,小跑了过去,站在蒋天信面前笑着打招呼:“好巧啊,蒋大哥,你在这儿干什么。”

娇软的女儿声响起,蒋天信擡起来懵了怎么是这姑娘,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天李家村的村口,看见了这姑娘一脸哀怨的诉说着他的救命之恩。他点了一下头说:“我和我媳妇在这儿做些小本生意。”说完又朝着苏灿自己的正牌女友喊了一声。

苏灿正忙着做煎饼,没注意身边的情况,听见蒋天信的声音,擡起来就看见了朝蒋天信笑的灿烂的李杏花,她对蒋天信撇了撇嘴说:“自己解决。”

蒋天信看着苏灿很无语,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她出面么。他转过头看向李杏花手中举起两串肉说:“姑娘,要不要来点烤肉,好吃又不贵。”

李杏花虽然喜欢蒋天信,但那是基于救命之恩和蒋天信长的好看,并没有深深的喜欢,只是在闲暇无聊之余找个乐子,上次也只是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现在既然妾有情郎无意,而她的恩人也已成婚,那就不能再这样了,她露出标准的微笑,却不是疏离的那种,而是让人很舒心的笑容“那就来两串,不好吃不付钱啊。”带着点调侃的味道。

李杏花说来也算是个奇女子,她爹是村长,上头只有一个哥哥,家里又养了几十只鸡在村里算是顶顶富裕的家庭,所以一直是被娇养着长大的,十五岁的时候经由媒人说亲嫁给了镇上杂货铺老板的儿子,不过成亲三年后不知什么原因又和离了,一直住在娘家小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注意是和离不是休弃,她不仅拿回了自己的嫁妆,而且夫家居然又将镇上的一间胭脂铺子让给她经营。这些事在普通百姓人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时代的女子大多被休弃,能和离的少之又少。

夜幕降临,除了屋外树上传来聒噪的知了声,就是屋内蛐蛐的叫声,苏灿坐在桌子前点着油灯,数着这两天下来的收入。

苏灿的煎饼摊子这三天平均下来每天能卖出去八十多个煎饼,所以,每天也需要大量的鸡蛋,前两天的鸡蛋都是苏灿在镇子上一家一家妈的,才攒了两百多个。

而摊子目前看来还需要再开一段时间,所以鸡蛋的供应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苏灿认为应该和某户人家达成协议,每天定时供应一定的鸡蛋,这样就能保证货源的问题,不用担心哪天没有东西可卖。

只是,哪家能一天供应这么多的鸡蛋,除非有哪家专门养鸡。养鸡场……苏灿不太了解附近百姓的情况,她边将铜钱串起来边询问坐在旁边喝小酒的蒋天信。结果,这位大爷压根就不关心人间疾苦,一问三不知,根本不知道哪户人家养鸡,看来,只能求助李婶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