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兵临撒马尔罕城(1/2)
怛罗斯城中,欢声雷动,唐军将士个个笑逐颜开。这份喜悦不仅源于胜利,更因这是百年来唐朝首次向大食境内发起反攻!
自大食崛起以来,两国便屡有交锋。初期因相距遥远,未曾直接兵戎相见,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波斯帝国向唐朝求援一事。
当时,波斯恳请唐朝出兵,唐太宗再三权衡后,认为时机不成熟,只得婉拒。虽未出兵,唐朝却持续援助波斯,助其王室东迁,流亡至唐定居,为波斯留下复兴的火种。
波斯作为老牌帝国,历史上曾两度辉煌。第一帝国在大流士一世统治下国力鼎盛,后与希腊爆发百年战争,存续近两百年,终亡于亚历山大东征。
数百年后,波斯重建第二帝国,即被大食所灭之国。经两朝经营,波斯之地富庶丰饶。大食吞并波斯后实力暴增,随即向东扩张,最终与唐朝在中亚兵戈相向。
自大食东扩以来,攻入唐朝便成了阿拉伯帝国的战略目标。
执掌东方数十年的总督侯赛因甚至对手下将领放言:谁先攻入唐境,就封谁为大唐总督!
就在大食迅猛扩张、国力激增之际,唐朝却陷入内乱。太宗去世后,高宗软弱,朝政渐由武则天把持。
武则天虽政治才干出众,但以一介女流称帝,付出的代价远胜男子。为夺权固位,她不得不铲除异己,长孙无忌等重臣纷纷被贬杀。
朝局动荡导致国力衰减,唐朝西进乏力,只能转为守势,无力反击大食。
大食则趁此良机大举东进,征服中亚大片土地,最终陈兵西域,与唐军爆发多场大战。
幸而李隆基继位称帝。尽管后世对他毁誉参半,但不得不承认他是非凡人物,在其统治前期,唐朝被治理得繁荣昌盛、如梦似幻。内政稳固后,李隆基开始对外扩张,在西域连败大食,屡传捷报。
然而,这些战役皆未攻入大食境内。
而怛罗斯之战,不仅是唐朝首次攻入大食本土,更一举拿下其东方战略要地,唐军怎能不欢欣鼓舞?
要知道,怛罗斯对大食至关重要,是其东进的跳板。失去怛罗斯,大食东扩无望,更不可能与唐朝长期抗衡。
此战唐军胜得干净利落,前后不过半日便告结束。战事一了,全军欢呼雀跃,笑逐颜开,他们实在激动难抑。
而最欣喜的,莫过于高仙芝、李嗣业与段秀实三人。他们的老对手庞亚德,终被高仙芝生擒!
安西都护府作为唐朝镇守西域的重镇,近十数年来最重要的使命便是与大食决战。无论是南征小勃律,还是击退吐蕃,皆是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铺路。
而庞亚德身为侯赛因·优福麾下重将,与高仙芝、李嗣业、段秀实等安西都护府核心将领可谓死敌。多年来,他们在战场上殊死搏杀、势同水火。
如今,这位宿敌竟被高仙芝生擒,怎能不令人欣喜若狂!
“大帅请看,庞亚德已被我等生擒!”高仙芝、李嗣业与段秀实三人押着庞亚德前来面见李乾,如献珍宝般报捷。
李乾目光扫过三人,只见他们笑得合不拢嘴,满面红光、神采飞扬,眼中写满期待,仿佛在说:“快夸夸我们吧!”
并非三人肤浅,实是此事令人振奋。换作任何人,与一生之敌缠斗不休,终有一日将其踩在脚下,又怎能不激动、不渴望赞赏?
“恭喜诸位,终将宿敌踏于足下!”李乾深知他们心情,欣然予以嘉许。
“呵呵……哈哈哈!”三人初还强作矜持,终究难抑喜悦,最终仰天大笑,畅快淋漓,浑身上下无一处不洋溢着胜利的欢欣。
望着他们前仰后合的模样,李乾心中感慨万千。
历史上,这三位曾在怛罗斯折戟,败于庞亚德之手。而今,他们却将这位宿敌踩在脚下,历史已悄然改变,正朝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
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李乾的深谋远虑。是他彻底平定吐蕃,使唐朝不再受其掣肘,得以集中兵力与大食决一死战,才开创出今日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