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集:《智能家居的伦理安全保障》(1/2)
林砚之盯着手机屏幕上弹出的“全屋系统升级完成”提示,指尖在真皮沙发扶手上轻轻敲了两下。客厅里的日光灯管正以肉眼难察的速度调节色温,从冷白渐变为暖黄,恰好衬得茶几上的青瓷茶具泛起温润的光泽。这是“磐石”系统的第17次自动升级,作为研发这款智能家居中枢的核心工程师,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每次代码迭代背后都藏着看不见的博弈。
“主人,检测到您心率较平日偏高,是否需要开启新风系统增强模式?”天花板传来的合成音温和无波,是她亲自调校的中性声线。
林砚之揉了揉眉心,将手机搁在茶具旁:“不用,可能是刚才爬楼梯急了点。”她刻意避开了“电梯故障”这个真正的原因——整栋研发公寓的电梯系统今早突发瘫痪,物业群里已经吵翻了天,有人说亲眼看见维修人员从主机里拔出了带着灼烧痕迹的芯片,而那芯片正是“磐石”生态链的配套设备。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助理小陈发来的紧急消息,附带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画面里,凌晨三点的研发中心机房,一个穿着保洁服的身影正对着服务器机柜操作,镜头时不时被飘动的窗帘遮挡,最后定格在那人转身时露出的半截工牌——上面的部门标识被刻意刮花,但林砚之还是一眼认出了对方腰间挂着的钥匙扣,那是去年公司年会发的定制款,形状正是“磐石”系统的logo。
“主人,检测到您情绪波动剧烈,已为您播放舒缓音乐。”音响里流淌出肖邦的夜曲,林砚之却猛地站起身,挥手按断了电源。她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楼下的便利店正亮着刺眼的白炽灯,几个穿着黑色外套的人站在路灯下抽烟,目光时不时扫向公寓楼的方向。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自从上周“磐石”V4.0版本上线,新增了“用户隐私防火墙”功能后,这些不明身份的人就像影子一样跟了过来。
玄关的指纹锁突然发出“嘀”的轻响,林砚之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系统设定里,除了她和同住的妹妹林晚星,没有第三个人有权限开门。她悄悄抓起茶几上的水果刀,眼看着门锁的指示灯从红转绿,门被缓缓推开。
“姐,你干嘛呢?脸色这么白。”林晚星的声音带着刚下班的疲惫,她脱下高跟鞋,换鞋时脚腕不小心撞到了鞋柜,“嘶——这破柜子,就不能提醒我一下吗?”
“磐石”系统的语音助手适时回应:“抱歉,检测到您进门时携带的文件袋遮挡了运动轨迹,未能及时预警。已将‘鞋柜区域防撞提醒’优先级调至最高。”
林砚之松了口气,把水果刀藏回抽屉:“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电梯坏了不知道吗?”
“知道啊,爬了十八楼差点累死。”林晚星把文件袋扔在沙发上,随手解开衬衫领口,“对了姐,你们公司是不是出事了?我们律所今天接到个委托,说是‘磐石’系统泄露了用户的睡眠数据,导致有人被保险公司拒保。”
林砚之的瞳孔骤然收缩:“不可能!V4.0版本的隐私协议是我亲自审核的,所有敏感数据都做了脱敏处理,而且必须经过用户二次授权才能调用。”
“可人家有证据啊。”林晚星点开手机里的卷宗照片,“你看,这份保险拒保通知书里明确写着,根据‘磐石’提供的睡眠监测数据,投保人近三个月夜间心率异常,存在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
照片上的投保人姓名被打了码,但家庭住址赫然是研发公寓隔壁的小区。林砚之突然想起,上周系统升级后,确实有用户反馈睡眠监测模块出现弹窗异常,当时技术部归结为兼容性问题,加急推送了补丁包。现在想来,那些异常弹窗更像是某种数据抓取的伪装。
“主人,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是否启动净化模式?”语音助手再次响起,这次的声线里竟夹杂着一丝微弱的电流杂音。
林砚之猛地看向天花板的音响:“立即执行系统自检,生成安全日志并加密上传至我的私人服务器。”
“抱歉,未能识别指令,请重新表述。”电流杂音越来越明显,客厅的吊灯开始忽明忽暗,茶几上的智能水杯突然自动弹出杯盖,水流洒了一地。
“姐,这是怎么回事?”林晚星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撞到了身后的智能窗帘轨道,窗帘突然急速闭合又拉开,反复几次后彻底停在了半空中。
林砚之快步走到玄关处的紧急手动开关旁,用力按下红色按钮。全屋的智能设备瞬间断电,只剩下应急灯发出昏暗的光芒。她掏出备用手机——那是一部没有连接任何网络的老式功能机,拨通了技术部总监老周的电话。
“砚之?这么晚了有事吗?”老周的声音带着睡意,背景里传来电视新闻的声音,“……本市多家智能家居用户反映设备异常,专家提醒警惕非法入侵导致的数据泄露……”
“老周,系统被入侵了。”林砚之的声音压得很低,“今天的电梯故障、用户数据泄露,还有下午研发中心的可疑人员,都是冲着V4.0的隐私防火墙来的。”
电话那头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我马上过来,你待在原地别乱动,记得启动设备的物理断网开关。对了,上次给你的应急U盘带在身上吗?里面有系统的底层权限密钥。”
挂了电话,林砚之从随身的手包里翻出那个银色的U盘。这是上周系统上线前,老周单独交给她的,说是以防万一的“最后防线”。当时她还笑着说小题大做,现在才明白,他们从一开始就低估了利益集团对隐私数据的觊觎——“磐石”的用户基数已经突破千万,这些包含健康、作息、消费习惯的精准数据,在黑市上能卖出天价。
“姐,会不会是你们公司内部的人干的?”林晚星递过来一杯温水,“我处理过不少商业泄密案,大多是内鬼和外部势力勾结。那个保洁员的工牌,你看清楚是谁了吗?”
林砚之摇头:“工牌被刮花了,但那个钥匙扣……是市场部的张磊,他负责对接保险公司的合作项目。”她突然想起,上个月张磊多次找她申请查看用户健康数据的权限,说是为了优化保险推荐算法,都被她以“违反隐私协议”拒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