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潼关归降(1/2)
不管苻融情不情愿,在晋军将他的铠甲拿到关下,又将他的印信之类射入关中之后,过了一晚,潼关的大门便吱吱呀呀地打开了。
前后数月的隔绝,起初还有斥候冒险来关下传递情报,给大家打打气,可晋人派军驻守在关外后,潼关便彻底成为一个孤岛。
守军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一直没有援军过来,这足以说明问题了,大家的心气早已跌至谷底。
苻融的甲胄和印信,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殊率军入关,让慕容冲将弃械投降的守军带到后方的湖县安置,自己则和慕容垂等人巡视起这道雄关。
潼关的险要,主要是黄河和黄土塬结合的因素,黄河在这里由南下转为东进,转角处是一片沟壑起伏的黄土塬,想要从洛阳进入长安,除了穿过崤函古道,还得从这片黄土塬边缘的深沟里通行。
站在关上,看着浊浪滔滔的黄河奔流而过,看着仅能容一马一车通过的禁沟,众人都有些感慨。
如此天然形成的险关,真要强攻,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多少时间。
王殊叹息道:“好在兵行险着,先拿下了华阴,不然就凭潼关,秦军不知道还可以坚持多久。”
刘袭也道:“水军战船能通行的时间也就那么几个月,若是这次失败,再来就是明年的事了。”
“关中四塞,名不虚传,”慕容垂悠然道:“不过如今潼关已破,秦军再无天险可守,关中易主之日,不远矣。”
几人闲谈间,一名信使急冲冲赶来,递上来自洛阳的书信。
王殊接过书信,快速地打开看了一遍,果然不出所料,洛阳大考结束,已经进入阅卷阶段,王凝之催他赶紧回去一趟。
可好巧不巧,潼关刚刚收复,王凝之遣人送信的时候,应该还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王殊稍加思量,对慕容垂笑道:“正值洛阳大考,群英荟萃之时,慕容公可愿随我一道返回,让天下学子领略胜利之师的风采。”
慕容垂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拱手应下,说道:“世子客气了。”
王殊又对刘袭说道:“请将军也与我同行,此番立下如此大功,父亲肯定要当面嘉奖。”
刘袭笑着答应下来,随即又问道:“那潼关怎么办?”
“将军放心,我另有安排,”王殊笑道:“有个人上回辛苦一场,反而挨了顿训,一直等着表现机会呢。”
刘袭知道他说的是刘裕,不禁大笑。
安排妥当后,众人各自下去准备。
王殊身边的几人,何无忌和刘穆之在蒲阪,慕容冲在湖县,眼下只剩一个刘裕还跟着。
上次挨训之后,刘裕稍微难过了两天,便又恢复了斗志。
毕竟他还年轻,又是和世子王殊一起长大的,根本不愁得不到机会。
王殊命人去喊他时,刘裕正在操练王殊的那队亲卫。
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后,刘裕兴奋道:“世子可是有差事交给我去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