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379章 冲突不可避免

第379章 冲突不可避免(2/2)

目录

她的态度,她的经历,以及她那股想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强烈意愿,打动了招聘人员。尽管她年纪大,体力可能不如年轻人,但那份沉稳、可靠和难得的责任心,却是项目所需要的。

阿依莎成功被录用了,被分配负责基地员工食堂的蔬菜清洗和一部分清洁工作。

从此,每天清晨,中方基地里多了一个忙碌而沉默的身影。她清洗蔬菜极其认真,每一片叶子都搓洗干净;她打扫卫生一丝不苟,角落里的灰尘都不放过。她不怎么说话,只是埋头干活,用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着自己。休息时,她会远远地看着田间那些操作机械的工人,眼神里没有羡慕,只有一片沉静的专注。

阿巴斯后来又尝试去其他地方找活干,但总是高不成低不就。他每次看到母亲早出晚归,拿着虽然微薄却极其稳定的工钱补贴家用,心情都复杂无比。母亲的行动,像无声的鞭子,抽打着他,也教育着他。

阿依莎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她用行动向儿子、向所有人诠释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尊严和希望,不是靠别人的施舍或原谅得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挣回来的。

她或许无法操作复杂的农机,也无法说出流利的英语,但她用最朴素的坚持,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为自己和家庭,撑起了一片小小的、却无比坚实的天空。她的身影,也成为了中方基地里一道独特而令人尊敬的风景。

阿依莎的故事,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村落里激起的涟漪远比想象中更为深远。她,一个年近半百、家境贫寒的妇人,竟然凭借自己的双手,在中方基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工钱,这在整个村庄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以往,女人们的生活轨迹几乎是固定的:操持家务、养育孩子、照顾老人、在自家的一小片土地上做些辅助农活。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男人外出打零工或耕种。虽然辛苦,但似乎天经地义。

然而,阿依莎的成功,像一道裂缝,透进了不一样的光。许多和阿依莎年纪相仿、甚至更年轻的妇女们,心思开始活络起来。她们在河边洗衣服时,在集市上相遇时,窃窃私语的内容不再是家长里短,多了对基地工作的好奇和向往。

“听说食堂洗菜,一天下来也能挣不少呢,比卖一天蔬菜强多了…”

“阿依莎都能干,我们肯定也行!”

“要是我也能挣点钱,就能给娃买双新鞋,不用看他天天光脚跑了…”

这种渴望,如同暗流,在女性群体中涌动。当中方基地因为规模扩大,再次发布招工信息,明确表示需要更多后勤、清洁和田间辅助人员时,这股暗流终于冲破了地表。

报名点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除了青壮年男性,还挤满了许多中年妇女,甚至还有一些胆大的年轻姑娘。她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眼神里混合着羞涩、紧张和一种前所未有的期盼。

这一变化,彻底激怒了许多家庭中的男性。

传统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丈夫们无法接受妻子要抛头露面,去给“外国人”打工,尤其是做一些在他们看来“低三下四”的清洁、洗菜等工作。

“胡闹!女人家出去做工,像什么样子!我的脸往哪搁?”一个叫穆萨的壮汉在家里对着妻子咆哮,他的妻子正偷偷准备去报名。

“家里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给我老实在家待着!”另一个男人怒气冲冲地夺过妻子刚刚领回来的招工简章,撕得粉碎。

“那些中国人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不准去!再提这事我打断你的腿!”威胁和斥责声在不少家庭中响起。

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