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探讨”2(1/1)
静将她的名贵包放在一旁,然后缓缓地坐在妈妈达拉的身旁,开口说出原因,“缇娜阿姨希望婉娜能够在国内读书,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婉娜的终身大事着想。”
达拉显然没有预料到缇娜夫人竟然会如此早就开始考虑起女儿的终身大事来,她不禁有些惊讶地问道:“婉娜不是才21岁吗?她也就比你大十来天而已,缇娜夫人怎么这么早就开始考虑这些事情了呢?对了,你们哥哥有没有对象啊?”
一旁的安同样感到十分诧异,她万万没有想到婉娜姐姐没有选择出国留学竟然是因为缇娜阿姨的缘故,这实在是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于是,安连忙插嘴道:“姐,你快再给我们讲得详细一些吧。”
静看着妈妈和妹妹都对这件事情充满了好奇,便决定继续解释下去:“妈,帕金哥有一个好朋友,他们俩可是从小就认识,还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还一起出国留学,而且他还是爷爷的老友的孙子,安应该也知道这个人吧。”
安听到静姐这么说,脑海中立刻想到是谁,“我知道了,是坤伦爷爷的孙子terd。”
”对,就是terd,缇娜阿姨就是希望terd以后可以成为她未来的女婿,要是婉娜在国外留学了,在婉娜留学的两三年里,缇娜阿姨担心terd遇见合适的对象,所以,你们明白的。”
达拉一听是静她们爷爷好友的孙子,就知道这个人条件不错,要不然缇娜夫人也不会不让自己的女儿留学,反而同意她女儿去留学。
然而,达拉心中仍旧有些许叹息。她在年轻时是做出过不道德的行为——与静的父亲走到一起,即使是被逼无奈,是给家里人还债,可那又如何,这就是不道德且不光彩的事情。
尽管在小女儿安上幼儿园之后,她与静的父亲便分道扬镳,不再有任何联系,但达拉内心深处依然深感自责。虽然在九几年,这种情况国内很常见,但达拉还是觉得抱歉。
但达拉还是想知道老宅那边是否有为她的大女儿考虑过。毕竟,静和婉娜同岁,都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于是,达拉试探性地问道:“静,你爸爸和爷爷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可以介绍给你呀?”
静自然明白母亲的心思,只是轻轻地靠在母亲的身上,柔声说道:“妈,你别担心我。我的人生我自己会好好规划的。我有钱,有颜值,还有才华,怎么可能过不好呢?就算以后我遇到渣男我也怕,这样反而会让我更加懂得如何爱自己,让自己过得更好。”
然后,静慢慢地坐直了身体,目光直视着她的妈妈,语气坚定地说道:“妈,您知道的,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对婚姻的忠诚度并不高,家庭关系也比较混乱。不过好在我爸爸年纪大了,玩不起了,再加上后来我爷爷看不下去,管得比较严,我们家的家庭关系才稳定。我们家的家庭关系已经是简单。您看看我认识的那些同学,她们家里的关系可比咱们家要乱得多呢,甚至还有一、二、三、四、五。”
静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您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去挑衅缇娜阿姨,缇娜阿姨即使看你不顺眼,也没什么动作,您从我爸爸那里只得到了一栋房子,一点钱,后来独立开店,关系也断的干净。我爸爸只有四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比起其他家族来说,已经算是很简单的了,给缇娜阿姨省下不少麻烦。那些儿子多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们都开始在争夺家产。我和安都不会主动去争抢什么,给我们了,我们才会要。所以,妈,您真的不需要再自责什么了。”
静心里很清楚,她的妈妈道德观念很强,一直为年轻时的事情感到愧疚和抱歉,这在泰国很少见。然而,她们所在的地方是泰国,社会环境就是如此,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
而且这个国家,租妻文化更是盛行,没人觉得不对。还只讲究事实婚姻,很多人组成家庭都不会办结婚证明,没有什么好抱歉。
静甚至感觉,要不是泰国法律禁止堕胎,她妈妈年轻的时候,说不定根本不会生下她跟安。安的有些行为,就像她们的妈妈,保守,讲究传统,跟她们国家的人一直不像。
这会儿安听到静姐说的这些话时,就明白静姐的意思。
其实,安在小时候面对帕金和婉娜时,一直感到抱歉,不自在。因此,她在老宅里一直都表现得很乖巧,尽量不惹人讨厌。
小学转学后,才开始慢慢变好点儿。
达拉听到女儿的安慰后,心情稍微好了一些。她感慨地说道:“好,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做主,妈妈相信,我的乖女儿以后一定会幸福的。”
这句话既是对静的一种信任和鼓励,也是对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