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內忧外患的龙虎山(2/2)
说到这里,云龙道人也是嘆气一声,有些无奈地给陆风解释道。
龙虎山虽然是梁国的玄门魁首,但山上的修士亦如人间一般,充斥著利益纠纷,尔虞我诈,以前有著金丹境的老天师在,还能弹压一切,没让山上乱起来。
而最近这些年岁,龙虎山上的金丹境老天师,经常闭死关,许久不曾在山中行走。
没那天师弹压一切,现任天师王道一仅是筑基后期的大修士,並无镇压山中所有声音的本事,让龙虎山上愈发乌烟瘴气起来。
龙虎山上对內都不是一条心,自然也拧不成一股绳去对付山外的金刚寺。
e,龙虎山上竟然还有这些麻烦!
陆风听完,顿时感觉自己攀附上龙虎山,是踏上了一条贼船。
不过,龙虎山上越是混乱,说不定其中也有著更多的机缘好处。
眼前的这云龙道人,显然就是当代天师王道一一脉的人,如此明显的说辞,显然是想將他拉到王道一这一条队伍中去。
站好队伍,才能分得好处,这个道理陆风还是懂的。
既然现在龙虎山上当代天师王道一不在山上,陆风自然也没有现在去龙虎山上冒险的想法。
等两个三个月罢了,陆风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一点都不著急。
他將想法与云龙道长一说,云龙道人顿时十分欣慰,满脸笑意。
这陆道友显然不是莽撞人,甚好,甚好!
龙虎山上暂时是去不了了,不过陆风也没有空手而归的心思,他从云龙道人这掏问掏问,还是给玄阴观弄回来了一些可用的法术功法。
“龙虎山上的神通妙法,需要前往山中神通殿中获取,道友虽有內门长老的身份,却也要当代天师带领前往,入內感悟。”
“不过龙虎山上的一些基础法门倒是可以给道友参悟一二,这些法门也是从龙虎山上的神通妙法中简化出来的,用来培养弟子,感悟一二也是不错!”
云龙道人解释一番,从怀里掏出基本功法秘籍交给陆风。
陆风展开一看,数量不少。
有《龙虎阴阳功》,《餐霞服气法》,《五气大擒拿》……
一共十三门法术功法,涉及採气开窍,御敌攻击,辅助保命之法,一个个都是正道的修行法门,威力不俗,练出的真气也是雄厚正大。
有了这些法术功法,也大大丰富了陆风手下道人的修炼选择,虽然不能练成神通,但按部就班地修炼成个筑基期却是无碍。
龙虎山毕竟是梁国有名有姓的正派,功法传承自是全面,好用。
这些功法陆风得了,將之放在玄阴观的藏经阁中,任凭观中道人使用贡献去兑换学习。
来自於龙虎山的上品功法,是没有道人会拒绝这些好东西的。
陆风自己也將这些法门看了看,以他筑基中期的修为,学习这些法门来,简单无比。
多看几遍就能练会,学了这些法门,没有给他增长一丝一毫的战斗力。
但陆风心中多了些对玄门道法的感悟,修炼起明玉春秋蝉法时也轻鬆自如了一些。
龙虎山的道法,与血神教的血道魔功迥然不同。
陆风以前练的都是血道魔功,如今修行明玉春秋蝉法时才炼道法。
迥然不同的两种道路在他身上交匯,互相印证,合二为一,让陆风身上多了些仙魔合一的气韵。
在等待龙虎山上当代天师王道一回归龙虎山的时候,云龙道人暂时回到了龙虎山中。
临別之时,云龙大人说,只要当代天师王道一归来,他就给陆风传信,要他上龙虎山上去。
陆风一一答应下来。
送走云龙道人,陆风的生活又回归了日常,继续修炼神通。
无论是血神魔经,还是明玉春秋蝉法,陆风也都只是入门,將神通修炼出来,可以运用,但还未圆满。
就拿血神魔经举例,要想將血神魔经修炼圆满,则是需要大量的血液精华练出一片无穷无尽的血海,还需要练出三千血神子,將血神子与穷无尽的血海合二为一,再把自己练成血神,与血海合二为一,便算是將血神魔经练成了圆满。
到那时只要血海不灭,三千血神子不死光,陆风即便是肉身被毁,也可以在血海中利用血神子顷刻重生。
与人对敌,也不需要使出千般手段,只需要化身一道血影往敌人身上一扑,什么护体灵光,灵器法宝,都要被血海污秽,顷刻间將敌人吃干抹净。
陆风现在的血神魔经才刚入门,离这等圆满的境界还差得远。
而明玉春秋蝉法亦是如此,想要练成圆满,需要蛰伏於大地这几种,九次蜕生,在一次次蜕变中,把自身修炼成春秋玉蝉之身,才算圆满。
两门神通都是需要陆风继续努力,慢慢修炼的。
修炼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资源,血神魔经需要血肉精华,明玉春秋蝉法需要大地之气。
也就是陆风背后有个领主世界,资源丰富,不然的话也支撑不起陆风领地里几人修炼神通的。
领主世界,怒水河。
陆风来到此处,许久未来,他记忆中坐落在怒水河边的娜迦营地已经消失不见。
“瓦琪拉她们去了哪”
在陆风疑惑的时候,怒水河中冒出了几个娜迦的脑袋,伸出手向空中的陆风招手。
“领主大人,我们在这,龙王在怒水河中建立了水府,族长带著我们將营地搬迁到水府中去了,还请领主大人入水,由我们带领主大人前往龙宫水府!”
水中娜迦的声音传入陆风耳中,陆风从空中落下身形,掐了一个避水诀,隨后跟在娜迦身边进入到怒水河中。
清澈的河水中,娜迦扭动著柔软的蛇尾,划开水波,带著陆风深入河底。
很快,一座屹立在河底礁石上的硕大龙宫水府便出现在陆风眼前,好不壮观。
“老龙王这日子过的不错啊!”陆风欣赏著龙宫水府的规模,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