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袁家村首富徐大志(2/2)
徐大志一边应酬着,一边用眼角余光瞥见袁国军又想去鼓捣那烧水的大灶,赶紧喊住他:“行了国军,别忙活了!去,洗把手,咱们收拾收拾就出发,早去早回。对了,你把明军和建国也叫上,正好路上再聊聊包装厂的事儿。”
“好嘞!我这就去!”袁国军一听,乐得屁颠屁颠的,扔下扫帚就往外跑,那劲头,活像是要去领大奖似的。
徐大志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心里却盘算着:今天这趟县城之行,买烟花是小事,关键是和明军把办厂的一些细节再敲定敲定。
这厂子要是办起来,可是能给村里带来不少变化呢。不过,这年前年后的,事儿一桩接一桩,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忙得团团转。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又一拨来送年礼的乡亲,徐大志和袁翠英感觉脸都快笑僵了。
他回到楼上,简单洗漱了一下,换上了一身更利索的行头。下楼时,母亲已经煮好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鸡蛋面,非要他吃上几口再走。
“妈,简单吃点就行了,我们路上可能还得买点别的。”徐大志嘴上这么说,还是接过碗,呼呼啦啦吃了起来。这家乡的味道,是外面山珍海味也比不了的。
刚撂下饭碗,就听见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是袁国军把他那辆摩托车骑得震天响,后座上还载着穿着崭新军绿色棉袄的袁明军。袁明军身板笔挺,即使退伍了,那股子军人气质还在,看着就精神、靠谱。
“大志!”袁明军跳下车,笑着打招呼,眼神里透着精明和干练。
“来了明军,走,上车!”徐大志掏出那串闪着金属光泽的车钥匙,走到院子里那辆黑色的大奔旁边,咔哒一声打开了车门。
这年头,小轿车在城里都不多见,在这偏僻的袁家村,更是稀罕物。车子一发动,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跑出来看热闹,眼里满是羡慕和新奇。
徐大志熟练地挂挡、加油门,车子平稳地驶出了村子,把那些泥土房和光秃秃的杨树甩在了身后。车里的暖气开得很足,和外面的寒冷仿佛是两个世界。
“还是这车得劲!比那拖拉机强一百倍!”袁国军坐在副驾驶,兴奋地这摸摸那看看。袁明军和黄建国则沉稳地坐在后座,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
“国军,瞧你那点出息。”徐大志笑着摇头,随即话锋一转,切入正题:“明军,关于包装厂,我这两天又想了想。这厂房用地,良种场边上那片荒地我看也行,回头我跟徐县长说说,应该问题不大。关键是设备,得抓紧时间先联系起来再说……”
车窗外是冬日略显萧瑟的景色,车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袁明军显然做了不少功课,说起设备型号、原材料采购、销售渠道来头头是道,听得徐大志频频点头,连咋咋呼呼的袁国军也安静下来,努力听着这些他不太懂但感觉很重要的事情。
“明军,有你掌舵这生产和技术,我心里就踏实了一大半。”徐大志由衷地说,“等过了年,咱们就抓紧把合同拟了,先把管理层架子搭起来。”
“放心吧,大志,我一定尽全力。”袁明军郑重地点头。
谈完了正事,车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袁国军又开始活跃起来,指着路边已经开始摆出来的零星鞭炮摊大呼小叫。年的味道,随着离县城越来越近,也渐渐浓郁起来。
阳光透过车窗玻璃照进来,暖洋洋的。徐大志握着方向盘,看着前方延伸的公路,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办包装厂的事儿千头万绪,还真是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但他徐大志,就喜欢这种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感觉。
县城那高大的城门楼子已经隐约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