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底下到底藏着多少坑?(1/2)
冷风刮过小麦电子总厂的院子,卷起几片枯叶,却丝毫吹不散此刻空气里那股子燥热。
厂院里头,八辆解放牌大卡车已经发动,柴油味混着白腾腾的尾气,轰隆隆的响动震得人脚底发麻。
每辆车旁边都扒着几个年轻小伙,穿着清一色的深蓝工装,脸颊冻得发红,眼睛却亮得吓人。他们是销售科的精英,今天就要跟着车出发,分赴各地级市,常驻在经销商那儿,既是帮手,也是耳目——是厂子扎向市场的先头部队。
徐大志站在最前头一辆车的车斗上,一身军大衣,没扣扣子,露出里头笔挺的西装。他抄着铁皮喇叭,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猛地吼出一嗓子:
“出发——!”
声音洪亮,压过了发动机的轰鸣。
车队缓缓移动,轮胎碾过水泥地,发出沉闷的滚动声。
徐大志看着车队动了,忽然把喇叭举得更高,额头上青筋都绷了起来,用尽了全身力气嘶吼:
“雄起——!”
就这一声,像扔进滚油锅里的一瓢冷水,瞬间炸了!
车斗上那些早就憋足了劲的销售员们,立刻抻着脖子,脸红脖子粗地跟着咆哮:
“雄起——!”
这一喊不得了,像是点燃了引信。院子里那些来送行的,车间里刚跑出来的,仓库管货的,甚至端着茶缸子从办公楼窗口探出脑袋的……所有人,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线猛地扯了一下,心口那股子被压抑了太久的火苗“轰”地一下就窜起了丈高!
“雄起!!”
“雄起——!!”
“雄起——!!!”
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根本不像是从喉咙里喊出来的,倒像是从胸膛里直接炸开,混着对好日子的渴望,对厂子还能站起来的期盼,狠狠地撞在冰冷的厂房墙壁上,又弹回来,汇聚成更汹涌的声浪,直冲云霄。连头顶那片灰蒙蒙的冬天云彩,好像都被这声浪震得哆嗦了一下。
办公楼里,不少原本还在伏案工作的脑袋齐刷刷地被吸引到了窗边。财务科的老会计推了推眼镜;宣传科的干事下意识地去摸笔记本;连一向严肃的张安也背着手站在窗前,目光复杂地看着楼下那片沸腾的蓝色海洋。
后勤的、车间的、仓库的、保卫科的……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来,挤在院子边上,看着那并不庞大的车队像是承载着全部家当和希望一样,缓缓驶向厂门外。
他们跟着挥舞手臂,跟着声嘶力竭地喊,好像每多喊一声,那车上的录音机、电视机就能多卖出一台,厂子里就能多发几十块钱奖金,年底的年货就能更丰盛一点。
车队其实不算庞大,满打满算,就八辆大卡车。再加上旁边两辆稍微小一点的、已经装满了乐天分厂给兴州市里和省城几个大商场铺货的轻卡,一共也就十辆车。
可这十辆车,此刻头尾相接,一字排开,驾驶楼子擦得锃亮(出发前销售科那帮小子特意干的),车头上还绑了朵寒碜又喜庆的大红花,在这年月,在这已经沉寂了太久的厂区里,愣是摆出了一股子钢铁洪流般的震撼气势!
尤其是对于小麦电子总厂这些老人们来说。
这场面,真他妈有四年多没见过了啊!
多少人看着看着,眼睛就模糊了。记忆猛地被拉回到几年前厂子刚办起来那阵,那时候车子也是一辆接着一辆,出去的时候是空车,回来时就拉满了能下金蛋的原材料。生产线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吼,生产出来的紧俏电器,根本不用进仓库,直接就在厂门口被各地来的采购员抢光,哪还需要像现在这样,销售员得跟着车下去求人卖?
这种拉货的车排着队,拉着他们自己亲手生产出来的产品,即将驶向全省各地,最后摆进千家万户的客厅、卧室——这种光景,曾经是他们的日常,后来却成了不敢想的梦。
今天,这梦好像又摸到点边儿了。
不知道多少人心里那点早就凉透了的灰烬,被这震天的喊声和这不算长的车队,重新吹出了希望的火星子。而站在车斗上,一手导演了这一切的徐大志,身影在众人眼中陡然变得无比高大。
他的威望,在这一刻,伴随着“雄起”的狂潮,达到了顶点。不少人看向他的目光,已经不是看一个董事长了,简直是看一个能带着大家闯出穷坑、吃饱饭的带头大哥!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信服、热切,甚至是狂热。
而在稍远一点的仓库拐角,有一个人没跟着喊,也没往前挤。
是柳志军。
他缩着脖子,双手插在棉袄袖筒里,倚着冰冷的红砖墙,呆愣愣地看着眼前这如同烈火烹油般的场面。那震耳欲聋的“雄起”声,像是一记记重锤,敲得他心口发闷,一阵阵地冒凉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