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新苗渐长成(2/2)
小安虽然有些失落,还是用力点头:“好!我一定好好学,等你们回来,给你们看我的进步!”
傍晚,林婉儿在厨房收拾行囊,往里面塞了些灵犀草粉和解毒丹,又用油纸包了几块桃花糕——那是特意留的,怕路上吃不到合口的东西。李逸尘则在院子里擦拭弓箭,将破魔箭一支支检查过去,箭尖在夕阳下闪着冷光,淬过的灵犀草汁还散发着淡淡的苦味。
“要不要带点雄黄粉?”林婉儿探出头问,“中都的夏天潮湿,怕是多蚊虫。”
“带!怎么不带!”李逸尘头也不抬,“最好再带点桃核,苏先生说桃木能辟邪,万一路上遇着不干净的东西,也能当个念想。”
林羽坐在石桌旁,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想起玄清道长的坟。白日里他特意在坟前放了个小小的石碗,盛着清水,怕镇魂花渴了。风吹过桃叶,簌簌作响,像是道长在轻声应和。
晚饭时,苏长风让张婶杀了只鸡,炖了锅鸡汤,说是给他们饯行。小安捧着碗,吃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给林羽和林婉儿夹块鸡肉,嘴里念叨着:“林羽哥,你们到了中都,要记得给我写信,告诉我城隍庙长什么样,鬼火是不是真的像书上画的那样吓人。”
“不吓人。”林羽给他舀了勺汤,“就是些怨气聚成的影子,见了光就散了,等你长大了,哥哥教你怎么用灵脉之力驱散它们。”
夜色渐深,夏蝉在桃树上开始鸣叫,一声声,带着燥热的气息,却掩不住离别的轻愁。李逸尘和小安挤在东厢房,听小安讲他新学的灵脉心法,时不时争论几句,声音透过窗纸传出来,带着少年人的鲜活。
林羽和林婉儿坐在廊下,看着天上的月亮。月光比春日里亮了些,透过浓密的桃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院角的镇魂花在夜里似乎又长高了些,叶片上的露珠像星星,闪着微光。
“你说,中都的事,会不会和归墟有关?”林婉儿轻声问,手里摩挲着那支银制桃花簪,是阿依送的,她一直戴在头上。
“不好说。”林羽望着中都的方向,夜色沉沉,什么也看不见,“但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能应付。就像苏先生说的,守心即守天下,只要我们心里的光不灭,再暗的邪气也能驱散。”
李逸尘不知何时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给你们看个好东西。”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个用桃木刻的小老虎,是他照着林婉儿给阿依刻的样子,笨拙地雕出来的,耳朵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镇邪’,带着路上,保准平安。”
林婉儿笑着接过来,放在掌心:“刻得真好,比我刻的有精神。”
李逸尘顿时得意起来,挠了挠头:“等你们回来,我再刻个大点的,摆在玄清道长的坟前,让它替我们守着镇魂花。”
夏蝉还在鸣叫,蛙鸣也渐渐响起来,混着远处的犬吠,像支喧闹的夜曲。林羽看着身边的两人,看着书房透出的灯光——苏长风还在里面看书,案上的《守心录》应该还摊开着,看着院角悄然生长的镇魂花,忽然觉得,所谓江湖,从来不是孤身上路。
身后有桃坞的灯火,有等待的人,有悄然生长的希望,身前纵有风雨,亦能坦然前行。
明日天一亮,他们便要踏上前往中都的路,去面对未知的诡谲,去驱散弥漫的阴怨。但此刻,夏夜晚风正好,身边的人正好,心里的光也正好。
这就够了。
夜露沾湿了衣襟,带着微凉的湿意,却挡不住心头的暖意。林羽握紧腰间的短剑,剑身映着月光,也映着身边的人。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桃坞的蝉鸣还会继续,而他们的脚步,也会朝着需要守护的地方,坚定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