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 第494章 挑战与机遇

第494章 挑战与机遇(1/1)

目录

喀斯特地貌区的晨雾浓得像化不开的墨,乳白色的雾气缠绕着山谷,将远处的山峦晕染成模糊的剪影。雾气弥漫,仿佛给整个山谷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让人难以看清其中的真实景象。

钻机的轰鸣声穿透浓雾,像沉闷的雷声般在山谷间滚过,震得空气都微微发颤。这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这片神秘之地的某种信号。

林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没踝的泥泞中,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他的裤脚早已沾满了黄褐色的泥点,湿漉漉的,仿佛刚刚从泥沼中爬出来一样。安全帽檐上凝结的水珠不断滴落,落在他手中的检测报告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墨痕,晕开了密密麻麻的数据。

终于,他走到了勘探井旁。最新取出的岩芯样本被放置在一旁的石板上,在微弱的晨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与常见的岩石颜色截然不同。林江拿起地质锤,小心翼翼地敲向岩芯,只听“咔嗒”一声,岩芯应声断裂开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断面处竟缓缓渗出乳白色的液体,像牛奶般顺着断面流淌。这诡异的景象让林江惊愕不已,他瞪大了眼睛,盯着那不断渗出的乳白色液体,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林工,检测结果出来了!pH值11.3,硫酸盐含量足足超标八倍!”实验室主任的声音仿佛一道惊雷,在林江耳边炸响。他猛地抬起头,只见实验室主任高举着检测试纸,一路小跑着朝他奔来,满脸的凝重让人不禁心生忧虑。

主任的眼镜片上沾满了泥点,几乎完全遮盖了镜片后的眼睛,使得他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但从他那急促的呼吸和焦急的语气中,林江能够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种强碱性的地下水,腐蚀性极强,普通的硅酸盐水泥要是用在这里,撑不过半年就会被腐蚀成一捏就碎的豆腐渣,根本起不到支撑作用。”主任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林江的心上。

林江缓缓蹲下身来,凝视着眼前的岩芯。他的指尖轻轻抚过岩芯表面那蜂窝状的孔隙,粗糙而松软的触感让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这就是新坝的坝基,将要承载着巨大压力和水流冲击的基础,却如此脆弱不堪,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其吹倒。

这感觉,就像是把易碎的鸡蛋放在布满尖刺的钢板上,无论怎样小心翼翼,都无法避免鸡蛋破碎的命运。而一旦鸡蛋破碎,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大坝都可能在瞬间崩塌,给下游的居民和农田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林江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交流会上那位沿海专家说过的话:“极端地质条件从来不是无解的死局,反而是推动技术革新的催产素。”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他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深夜的项目部会议室里,灯光亮如白昼,丝毫没有夜晚的静谧。几张巨大的工程图纸在长桌上铺开,被随意放置的咖啡杯烫出一圈圈白色的痕迹,格外显眼。设计单位的年轻工程师双眼布满血丝,红着眼圈,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和无奈:“如果改用硫铝酸盐水泥,虽然耐腐蚀性符合要求,但成本至少要翻倍,业主那边肯定不会批准这个方案,咱们的预算根本扛不住。”

施工队长性子急躁,听完这话,直接把安全帽往桌上一摔,发出“砰”的一声闷响:“这根本不是钱的事!关键是施工难度!这种硫铝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咱们的浇筑班组就算不眠不休地赶工,也根本赶不及完成浇筑,到时候水泥凝固了,麻烦更大!”

会议室里陷入一片沉默,每个人都愁眉不展。就在这时,林江忽然抓起一支红笔,在图纸上迅速圈出坝轴线末端的位置,语气坚定地说:“把帷幕灌浆的深度从五十米增加到八十米,这样能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渗体,阻断地下水的渗透路径。”他手中的笔尖沿着图纸上透水层的走向滑动,继续说道:“再在这个位置打六口减压井,将地下的承压水引到下游的回灌池,降低坝基的水压力。”

他的话音刚落,窗外忽然亮起一道刺眼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远处的山坡。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山坡上出现了一条蜿蜒的裂缝,那是上周暴雨冲刷出来的新断层,像一道狰狞的伤疤,横亘在预定的坝址旁边,令人心惊。林江想起地质队之前的警告:“这个区域的溶洞发育就像奶酪里的孔洞,错综复杂,谁也不知道脚下究竟藏着多大的空腔,施工风险极高。”

黎明时分,项目部旁的试验场俨然变成了一个紧张的“战场”。三组工人同时进行着灌浆试验,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水泥浆在压力表的嘶鸣声中,被源源不断地压入模拟的岩芯样本中。林江紧盯着实时监测屏,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当屏幕上显示,硫铝酸盐水泥在强碱性溶液中,依然保持着稳定的翠绿色凝胶体,没有出现被腐蚀的迹象时,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立刻抓起对讲机,声音带着几分兴奋:“通知物资部,硫铝酸盐水泥按设计用量的120%备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材料短缺的问题!”

然而,挑战并未就此结束。暴雨倾盆的夜晚,林江刚躺下没多久,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连忙起身开门,只见施工队长浑身湿透,雨水顺着衣角不断往下淌,他闯进门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断裂的灌浆管,语气急促地大喊:“林工,出大事了!刚打的导向孔,钻到三十米深的时候突然塌孔了!从孔里带出的渣土里,竟然有碎木屑!”

林江的心猛地一沉,立刻拿起手电,跟着施工队长冲向现场。手电的光束刺破浓密的雨幕,照亮了塌孔的位置,只见涌出的泥浆泛着奇怪的油光,与普通泥浆截然不同。林江俯身抓起一把湿土,指尖轻轻捻动,竟摸到了一些塑料碎屑。他忽然想起之前查阅地方志时看到的记载:民国时期,这里曾有过小型煤窑,只是后来废弃了,具体位置早已无从考证。

“立刻停止所有钻探作业!”林江对着对讲机大声喊道,声音在暴雨中有些发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通知物探队,马上带着高密度电法仪赶来,给我把方圆三公里的区域彻底扫描一遍,一定要查清地下的情况!”冰冷的雨珠砸在安全帽上,发出“噼啪”的声响,他却忽然笑出声来——那些隐藏在地下的未知与危险,不正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最佳跳板吗?越是艰难,越能激发出突破的力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