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夜窃贡品(2/2)
腹中空虚被填满,酒意也渐渐上来,只觉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四肢,他打了个哈欠,随手将酒壶和空盘子往托盘里一放,也没吩咐下人收拾,便晃悠悠往野草堂去,进了卧房倒头就睡。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厨房的马厨子便急急忙忙赶来准备祭拜的贡品。他一进厨房,见托盘空空如也,头里只剩些糕屑,蒸笼掀开着,连那壶青梅酒都只剩个底。
马厨子气得直跳脚,抄起锅铲在灶台上重重一磕,粗哑的嗓门在厨房里回荡:
“是哪个饿死鬼赶着去投胎啊?祭拜要用的贡品都被吃了上供用什么上?用头上啊?!”
旁边打下手的婆子吓得不敢作声,可骂归骂,贡品耽误不得,马厨子急得满头大汗,想起贺景春素来体恤下人,索性解了围裙,往唤兔居去寻贺景春。
此时贺景春刚起身,正坐在窗边由灵昀梳着发,听闻马厨子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忍着笑意,让女使给马厨子搬了张凳子,温声问道:
“你也莫急,你仔细说说,昨晚厨房里除了贡品糕点,还有别的少了吗?”
马厨子喘着气,回道:
“别的倒没少,就那五盘甜糕全没了,还有您前几日酿的青梅酒,也被喝了大半。”
贺景春眼底的笑意更浓,嘴角的弧度压了又压,神情带着几分促狭的好玩:
“莫急,下午才要祭拜,来得及。今日中公的厨房要备除夕的宴席,怕是腾不出手,你且去我的小厨房,重新做一份便是。”
马厨子却苦着脸叹了口气,搓着手道:
“三爷,不是奴才推脱,您是知道的,这些贡品糕点用的粉面、馅料都是有定数的,昨儿那一份已是按规制备好的。如今再挪厨房的面粉来做,初一祭拜要用的糕点怕是就要缺了数,到时候可怎么好?”
贺景春闻言,放下手中的发带,对门外唤了声:
“常妈妈。”
不多时,常妈妈便掀帘进来,躬身听候吩咐。
“劳烦妈妈跑一趟,”
贺景春温声道:
“去咱们家开的那家糕点铺子知会他们一声,让他们立刻做一份贡品糕点送来,不拘样式用料有多讲究,只一点,里头都得是甜馅的。”
常妈妈应声“哎”,忙转身去安排。
贺景春又安抚了马厨子几句,让他先去小厨房准备其他要祭拜的食材,等糕点送来再装盘,马厨子这才松了口气,千恩万谢地去了。
贺景春心里已有了数,却还是想找个人问个明白,便叫人招了如枫进来问话。
如枫掀帘进来时额角还沾着细汗,青布短打的衣襟也敞开了半扇,显然是从忙乱的差事里抽身赶来的。
他刚站稳便躬身行礼,气息还带着几分不稳:
“王妃可有何事吩咐?小的方才正在外院帮着抬年货,听闻王妃唤,便赶紧过来了。”
贺景春见他这副模样,便示意沉水递过一杯温茶,声音温和道:
“先喝口茶缓一缓,也不是什么急得火烧眉毛的事。”
待如枫接过茶盏饮了两口,他才问道:
“王爷昨日是什么时辰回府的?在衙署里可曾用过饭食?”
如枫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仔细回想了片刻,才回话:
“王爷昨日快子时才回府的。小的夜里睡得晚,听见外院的角门响便出去瞧了一眼,见是如松跟着王爷回来的。后来如松跟小的闲聊,还说王爷这一日在衙署里忙得脚不沾地,连口热饭都没顾上吃,中午送去的四菜一汤,傍晚回来时还是原封不动的,连筷子都没动过。”
贺景春这才点点头,笑着让他先去办事了,待如枫走后,随即又叫了丰穗进来商量铺子里发年礼的事,末了又和他提起一事:
“如今铺子事多,除了你,还有吴钰和外祖母派来的掌柜,算上他的几个儿子,人手也不够用,我寻思着把丰登也带去练一练,让他去铺子里帮忙清点货物、登记账目,也能帮你分担些,日后若是铺子里再添些差事,他也能独当一面。你觉得如何?”
丰穗闻言,脸上露出几分赞同的神色,连忙点头:
“三爷考虑得周全。丰登平日里跟着小的学账也还算用心,只是少些实务经验。若是能去铺子里历练历练,确实是好事,既能帮着分担,也能长些本事。小的这就去倒座房找他,让他收拾收拾,明日便跟着小的去铺子里。”
贺景春见他同意,便笑着道:
“那就劳烦你了。年礼的事你也多上点心,务必让伙计们都能高高兴兴地过年。”
丰穗躬身应了声“是”,又将手里的账册递了过去,请贺景春过目,待贺景春翻看无误后,才捧着账册,转身去倒座房找丰登了。
今儿是除夕,王府的年味自腊月廿五便如浸了温水的糖块,府里上上下下从廿八起便没了半分闲隙。
青砖地上的积雪被扫得干干净净,只留着廊下檐角垂着的冰棱在初阳下泛着莹白的光,如水晶般坠在朱红廊柱旁。
府里的婆子女使们皆换上了新制的藕粉色缎夹袄,领口袖口滚着浅橙的锦边,腰间系着月白汗巾,往来穿梭间,脚步声、说话声混着厨房里飘来的甜香,将除夕的热闹气儿早早地酿了出来。
最先忙起来的是中馈房,管事的太监张承禄带着十来个婆子小厮,正按着规矩分拣前采买和宫里赏赐下来的各色年货。
“大红绸缎要用来裱糊门窗,上面记得缀着金箔剪的福字与喜字,那几筐柏枝与松枝现在就去拾掇了,插在府门两侧,穿堂那里也别漏了;还有那成箱的宫灯,有六角的、八角的,记得现在就叫人挂上。”
张承禄手里拿着本红册,一边核对一边吩咐:
“王爷的书房要摆上松枝和梅枝,王妃的唤兔居得再添几盆水仙,再挂两串蜜渍金橘,讨个清甜吉利。”
旁边的婆子赶紧应着,用红绸布将贡品一一包好,贴上写着“福”字的红纸,分类送到各处,小厮们也不敢怠慢,抬着箱子就往外走了。
廊下的小厮们正搭着梯子挂灯笼,府里的灯笼除了宫里头赏的,也有从外头采买的。那红绸面儿上绣着富贵长春的纹样,里头放好了蜡烛,等晚上一点便可以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