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烧的是假账,护的是真罪!(1/2)
“从今往后,我们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识字的力量。”陈皓的话语如同黑夜中的闪电,划破沉默。
他继续道:“小李子,你带三名识字农妇乔装成卖菜婆,每日蹲守县衙后门,专记进出官员车马编号与停留时辰,建立‘影子日志’。记住,务必隐秘行动,不可露出半点马脚。”
小李子点头应道,心中燃起了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对那些压迫者的反击。
庙外忽起风铃声,清脆而遥远。
胡一刀立于檐下阴影中,手中紧握一支染墨的鸡毛掸帚——那是他从吴师爷书房偷出的第一支“笔”。
他深吸一口气,”
话音未落,胡一刀已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缕微风,拂过众人的脸颊。
夜幕低垂,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地遮盖了整个大地。
胡一刀猫着腰,身手矫健地穿梭在县衙的屋檐下,仿佛一只灵敏的夜猫。
他熟练地避开巡逻的衙役,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吴师爷的书房。
今夜是他秘密归附共济阵营后,首次执行任务。
他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仿佛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
书房内,灯火昏黄。
胡一刀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柜子。
他的手指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匣子。
匣子里,整齐地码放着一卷卷案宗。
这些都是吴师爷近期批阅的案卷,每一份都关系着百姓的命运。
胡一刀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他迅速地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拓印工具,开始一丝不苟地进行拓印。
他知道,这些案卷就是他手中的武器,可以用来揭露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胡一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顾不上擦拭,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手中的动作。
终于,所有的案卷都拓印完毕。
他小心地将案卷放回匣子,锁好柜子,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
回到更鼓楼,胡一刀将拓印好的案卷藏在了更鼓的夹层里。
他知道,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会有人想到去搜查。
做完这一切,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
第二天,当陈皓拿到胡一刀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案卷时,他的他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陈皓仔细地翻阅着这些案卷,突然,一份标注着“密件”的公文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拿起公文,仔细地阅读起来。
公文上写着,张大户计划在春社日举办一场“感恩宴”,邀请全县的士绅参加,意图让这些士绅见证“百姓自愿献粮还债”的盛况。
而这场“感恩宴”的真正目的,却是要将共济粮行污蔑为“借贷组织”,从而申请官府接管。
陈皓看完公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想办宴席,我们就办审判。”
与此同时,钱谷生也按照约定,在张大户的签押房里忙碌着。
他表面上是在为张大户准备文房四宝,实际上却在暗中进行着一项秘密计划。
他将一个特制的笔洗放在了张大户的桌子上。
这个笔洗里的水,是用一种特制的药水浸泡过的。
用这种水来洗毛笔,墨迹会在三天后自动褪色。
钱谷生知道,张大户肯定会在春社日签署大量的文书。
而这些文书,将会成为他阴谋的证据。
只要墨迹褪色,这些文书就无法作证,张大户的阴谋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天,张大户兴致勃勃地来到签押房,开始签署各种文书。
他并不知道,自己所签署的每一份文书,都将在三天后变成一张白纸。
与此同时,钱谷生还将一份“感恩宴”的宾客名单抄录备份,然后交给了柳三针。
柳三针是南岭织娘联盟的负责人,她将会把这份名单送到每一户织娘的家中,让她们的家人知道,不要受到张大户的蛊惑。
陈皓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他必须赶在张大户的阴谋得逞之前,将真相公之于众。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审判中来,陈皓决定在溪畔的古樟树下设立一个“民审台”,宣布将于春社夜举行“千人夜审”。
凡是持有锯齿竹叶的人,都可以入场旁听;每人发一盏白纸灯笼,举灯为赞,吹灭为否,三轮表决定罪。
消息一经传出,四乡轰动。
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表示要参加这场前所未有的审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