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不是我能轻易看透的(2/2)
“无论李成宇想要做什么,只要不影响北京的稳定,随他去便是。可就怕这家伙不知轻重,得寸进尺。要是那样的话,恐怕王廷玉兄还得换其他人。”李成宇低声冷笑了一声。
张岩哈哈一笑,毫不在意。
他缓缓开口:“成宇兄,做人当以善为本,你也得爱惜自己。看你眉头间的杀气,又加重了不少啊。”
张子良调侃道:“子虚兄,你这可就不妥了。为何那秋之青浑身染血,伴随一路征伐前行,你却对他格外赏识?而我不过稍显暴戾,你却视若无睹,这岂不是有失公允?”
赵怀德注视着张子良,嘴角微扬却又似笑非笑:“秋之青的杀伐之气尚且有人能够压制,可道衍兄,你自身的锋芒,又岂是燕王所能驾驭?”
张子良的眼神顿时变得深邃起来,眸光带着几分冷意。
随即他又放声大笑。
张子良并未反驳,直接坦然承认:“少时诵儒家经典,成年后修习佛门教义。历经两重境界,究竟何为真悟?不恋深山幽静,亦不慕功名富贵。顺应自然,顺其发展。恰似孤月映入沧海,仿若闲云飘于青天。”
“除此之外别无他话,即便有人询问,也只道手中念珠一百零八颗足矣。”
“辅佐何人,并不重要;决定出手的对象,同样无关紧要。”
“关键在于能否施展胸中抱负。”
“如此便已足够!”
“然而,如今我效力燕王,自当以燕王利益为先。”张子良徐徐起身,黑色长袍在月光映照下,略显几分神秘与诡异。
赵怀德端起茶杯,目送张子良离去。待人影完全消失,他才仰头望向苍穹,低声说道:“这便是秋之青与我们最大的区别,我们心中存私,而他心中始终秉持公心。”
“天地间自有浩然之气,千变万化赋予万物形态。”
“下则化为山川河流,上则凝为星辰日月。”
翌日。
清晨初现曙光。
秋之青已然起身。
简单用了些早点,便朝着燕王府的方向走去。
北平虽曾为元朝故都,但其城池规模依旧雄伟壮丽。
只是经历明初战乱后,城内居民锐减,偌大的都市显得人口稀少。街道上,可见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蒙古人、女真人、西域人,当然以汉人居多。
晨光初现,城内百姓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操劳。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世间万物都有其道理,值得学习。
穿行于街巷之间,亲眼目睹生机勃勃的人间万象,远胜于阅读那些严肃冷峻的奏章,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当下的民风。
阿牛跟着走了几步,疑惑地问:“李大哥,咱们这样直接去要矿石,**真的会同意吗?”
“他可是王侯啊。”
“整个北方都是他的领地。”
李之白轻轻一笑,说道:“你别把**看得太简单了,**虽然脾气急躁,但总体还算通情达理,特别是在涉及军务方面,他对军事的热爱和执着会让他保持理智。”
“再说,这座矿山只是位于顺天府境内。”
“并非属于**的私人财产。”
“即便他阻止,也不会太过公开对抗,作为封疆大吏,私下做些事情是可以的,但如果皇上已经定下的事,他还敢质疑阻挠,那皇上的态度可就不好说了。”
“大明的这些王侯,都对皇上心存畏惧。”
阿牛若有所悟。
他总觉得这件事有些悬。
堂堂王侯,性子暴烈,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人。
李大哥还要冒险行事,怎么看都不太靠谱,不过他对李大哥还是抱有信心的,毕竟跟了他这么久,凡是李大哥想做的,没有不成的,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阿牛不会随同前往**府。
李之白接近**府时,便让阿牛离开,去了解下当地的民情。
**府。
赵元此刻刚睡醒。
昨晚他睡得很迟,只觉得刚合眼一小会儿,就听见侍女说李之白来了,也顾不上继续休息,赶紧起身,顺便让人去请姚广孝、张玉、丘福等人过来。
大厅里。
李之白站在**。
望着雕梁画栋的大厅,李之白微微皱眉。
永乐帝洪武爷的节俭传遍古今,无人不知。
然而,洪武爷的节俭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在营建宫殿、修建府邸方面,洪武爷可是毫不吝啬。凤阳的中都宫阙,应天府的十王宅,还有那些藩王府邸,一座比一座辉煌,一座比一座占地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