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千层浪 > 第404章 幽邃之眼!远方的涟漪

第404章 幽邃之眼!远方的涟漪(1/2)

目录

“影梭号”带回的、关于奥尔特云深处那转瞬即逝的超光速跃迁余波的消息,如同在“新芽市”刚刚稳固的基石下,又埋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恐慌被严格控制在委员会高层,但一种更深沉、更压抑的紧迫感,却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每一个重建项目的神经末梢。

步伐,无声地加快了。

船坞灯火通明,工程师们三班倒地工作,“影梭号”的同型舰——被命名为“暗影级”侦察舰——的建造进度大幅提前。基于首次试航数据,伪装系统和传感器还在不断优化。杰克几乎住在了模拟训练舱,他要确保当新船下水时,能有足够多的、和他一样疯狂的飞行员能驾驭它们。

莉莉的实验室更是成了不夜之地。那绿色晶体被连接上了更多、更精密的探测设备,试图从各个维度榨取信息。对那次跃迁余波的数据分析也在全力进行,试图反推其引擎技术层级、舰队规模甚至可能的目的地。压力让莉莉本就瘦削的身形更加单薄,但她的眼神却亮得吓人,仿佛燃烧着某种偏执的火焰。

伊娃则几乎常驻在全球能量谐波监测中心。星球意识那微弱如心跳的脉冲,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唯一丝线,也成了所有人心中一份沉重的寄托。她调整了接收器的灵敏度,试图捕捉更细微的变化,并尝试用极其温和的、“创世因子”调制的能量脉冲,如同轻声呼唤般,去回应那缓慢的搏动,希望能加速其复苏,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丝一毫。

科尔坐镇中枢,协调着一切。资源像血液一样被精准泵送到各个关键项目,尤其是那几个“暗影计划”。他深知,下一次危机绝不会给他们慢慢发展的机会。他们必须在敌人再次注意到这里之前,获得足以自保,甚至令对方忌惮的力量。

时间在这种极致的专注中又过去了数月。

“暗影级”二号舰“幽影号”、三号舰“魅影号”相继下水,组成的“幽灵小队”在杰克的带领下,开始进行更远距离的、轮番的隐秘巡逻,范围逐渐覆盖整个柯伊伯带,并开始向奥尔特云边缘渗透。它们像无形的蛛网,悄然张开,警惕着深空中的任何风吹草动。

莉莉团队对绿色晶体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非关于敌人核心,而是关于其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底层原理碎片。

“它们的跃迁并非完全依靠能量撕裂空间,”莉莉指着全息屏幕上复杂到令人头晕的数学模型,“更像是一种……利用空间本身‘褶皱’的递归滑行(RecursiveSlidgalongthefabric'sfold)……它们似乎能感知到更高维度的时空结构,并利用一种特殊的生物-能量谐振,实现短途的‘维度夹缝’穿梭……这解释了为什么余波如此微弱且难以追踪……”

这个发现虽然距离逆向工程还差十万八千里,但却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传统的能量传感器对探测这种跃迁效果有限,必须开发基于引力波精微畸变和时空曲率瞬态异常的新型探测阵列。

一个代号“谛听”的计划(projectListener)立刻启动,旨在建造一组分布在新希望-Alpha星系外围关键点的、极其灵敏的深空探测站,专门用于捕捉那种几乎不可察觉的跃迁余波。

而伊娃那边,日复一日的坚守终于迎来了回报。

星球意识的脉冲,不再是偶尔出现的微弱波动,开始变得更规律、更清晰。虽然依旧缓慢,但强度有了极其细微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伊娃团队捕捉到了一次伴随脉冲出现的、极其短暂的能量溢出!

这股溢出能量非常特别,它并未散逸,而是被“新生之地”那三根沉寂许久的共鸣信标吸收了!吸收之后,信标基部那些早已枯萎的光之植物残骸,竟然奇迹般地重新萌发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嫩芽!

“它在尝试恢复!它在尝试重新连接能量网络!”伊娃激动地向科尔汇报,泪光在眼中闪烁,“虽然很慢,但它确实在醒来!而且……它似乎无意识地在利用那些信标作为‘锚点’!”

这个消息让所有知情人精神大振。星球意识的复苏,哪怕只是开始,也意味着他们最强大的盟友正在归来。

科尔立刻下令,向“新生之地”和全球其他主要能量节点输送更多经过净化的能量,并小心地引导这些能量去滋养那些新生的嫩芽和微弱的脉冲,如同呵护初生的火种。

希望,似乎在一点点滋生。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幽灵小队”的一次例行巡逻任务,带来了一个令人极度不安的发现。

这次是“魅影号”负责巡逻奥尔特云外围的一个偏远区域。这片区域物质稀疏,从未发现过任何异常。但“魅影号”的超高灵敏度引力波探测器,却在此处捕捉到了一段持续性的、极其有规律的低频时空波动。

这波动并非之前那种跃迁的短暂余波,而更像是一种……稳定的心跳?来自深空的心跳?

“魅影号”立刻启动最大隐蔽模式,小心翼翼地靠近波动的源头。

经过数天的谨慎航行和扫描,源头被锁定了。那不是什么天体,也不是飞船。

那是一个……漂浮在虚空中的、巨大无比的、暗紫色的、类似眼睛状的生物结构!

它的大小堪比一颗小行星,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表面覆盖着不断缓慢蠕动、变换的复杂纹路,中心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仿佛能吞噬所有光线的瞳孔状结构。那股规律性的时空波动,正是从这“瞳孔”深处散发出来的!

它没有攻击性,甚至似乎没有注意到“魅影号”的靠近。它只是在那里,仿佛一个永恒的、冰冷的观测者。

“魅影号”不敢靠得太近,将所有的扫描数据传回后,立刻悄然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