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横扫六合(1/2)
第305章横扫六合
1857年的广东,已经在光复军的治下,整整四年时间。
相比于四年前,广东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昔日广东巡抚衙门的二堂上,阿祖坐上昔日广东巡抚的官椅,相当不习惯的扭了扭屁股。
“这封疆大吏的太师椅,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服嘛,太硬了!”
阿祖抬头,看着济济一堂的左膀右臂们,张口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石达开笑道:“要不,给老板换一张沙发”
“呵呵!”阿祖摇头笑笑:“算了,这官衙大堂上,摆一张沙发,太扎眼、太不合时宜了。”
“敢当,我虽然刚刚回来,但这一路看过来,这四年时间,你和冯先生搭档,着实干得不错!”
“市面繁荣、百业兴旺,老百姓脸上,大多带着朝气和喜色,一片欣欣向荣、万物竞发的景象。”
石达开答道:“这全都是老板你的功劳!”
“这四年,老板你在广东总共投入了十亿金元的巨额资金,大举建设铁路、马路、珠江航道,还有所有城镇的道路、供排水等等基础设施。”
“这四年,还新建了几百个大中小型水库,建设了三千公里的骨干灌溉渠,开荒六百万亩良田,新增水浇地八百万亩。”
“再加上引进良种和高产的土豆玉米,以及普及使用化肥,改进耕种方式,广东的粮食产量足足翻了两番。”
“横贯广东的东西和南北两条铁路,就在今年刚刚贯通不久,极大的便利了交通,方便了人流物流。”
“还新建二十多所各类大学,三千多所中小学。在读大中小学的学生,足有二百多万人。”
“除了我们官办的三家报社外,各地民办的报社更多达十多家,在广开言路的同时,向广大民众普及现代科学知识,民间风气为之大变。”
“我们的华美银行,已经开遍了所有城镇,不仅仅向工商业提供低息贷款,扶持工商业,而且向广大农民组成的合作社,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发展。”
石达开历数这几年的主要成就:“我们光复军的三个军,以及各个独立师旅团,二十万人的军队,都完成了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建设,几乎所有军官都经过了陆军军官学校的培养。”
“我们官办的兵工厂、化肥厂、冶炼厂、农具厂、机械厂、化工厂、造船厂等等等等现代化工矿企业,建成投产的已经有三十多个。民办的各类工厂,更多达上百家。”
“我们政府收取的税赋,除了第一年全部免除之外,之后三年几乎实现了连续翻番。去年我们收取的各类税赋和关税,以及各类官办实业上缴的利润,总计已经达到两千三百多万金元。”
“今年预估财政收入,至少能达到三千万金元以上。除了自给自足、满足一切开支之外,至少还有五百万金元以上的财政盈余。”
“各个官仓中储存的粮食满库满仓,多达四百多万吨,不仅备战而且备荒。无论是接下来对全国的用兵,还是遭遇大的天灾人祸,都有足够的粮食应对。”
“各行各业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再加上向外移民的数百万人,广东现在甚至已经出现了用工荒。相邻省份的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等省份,大批大批的来到广东打工找活路。”
石达开最后总结道:“老板,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您当初的建政方针实施的,我和冯先生只是将您的指导方针落到了实处而已!”
“没有老板您的高屋建瓴和远见卓识,还有不遗余力的资金、物资以及技术支持,短短四年时间,广东绝对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所以,广东能有今日的成就,最大的功劳,老板您当之无愧!”
阿祖笑着摆手:“我只负责出主意,出钱出人而已。而出力最大的,还是敢当和冯先生为首的许许多多实干家,这份功劳,谁也夺不走。”
“按照我们五六年前的计划,现在的广东,已经基本达成了我们的目标。能够作为夺回华夏的基地,以及为将来整个华夏的建设,闯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建设一个成功的模板。”
“按照敢当所说,不仅仅是广东,就连周边省份的民心,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倒向了我们。”
“无论是物资基础还是民心所向,我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阿祖继续向石达开道:“敢当,你再给大家说说,现在满清的军力部署情况吧。”
石达开点头,起身拿起长长的指挥棒,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地图前。
石达开用指挥棒指点着地图,汇报道:“自从太平天国覆灭以来,我们广东就成为满清如鲠在喉的首要目标。”
“从1854年开始到现在,清军对我们的围剿,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清军主攻的主要是北部韶关方向,围剿的主力除了湘军之外,满蒙八旗军也为数不少。”
“在1855年的最高峰时期,围剿我们的各路清军,一度多达五十万人以上。”
“但在我们据险而守,而且拥有强大火力和先进训练及战术的情况下,没有让任何一路清军,踏入广东地界半步。”
“这几年下来,大致估算,我们给清军造成的伤亡,最少也有三四十万。”
“接二连三的在我们的铜墙铁壁面前,碰的头破血流之后,最近半年,清军暂时已经放弃了攻入广东的打算,而是意图将广东围得水泄不通,隔绝和内陆的交通往来。”
石达开继续道:“除此之外,满清更是联络英法等国,试图通过外交压力,让我们走上谈判桌,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不过,对于英法列强的干涉和压力,我们从来都是已读不回,根本没有理会过他们。”
冯云山适时插话道:“夏虫不可语冰!我们和满清、和列强,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谈的!”
阿祖点头认可:“确实没有什么好谈的!等我们拿下帝都,满清皇亲国戚全都沦为我们阶下囚的时候,再谈不迟!”
石达开又道:“满清对我们的封锁,看似囤积数十万重兵,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其实千疮百孔,根本不堪一击。”
“只要老板您一声令下,甚至不需要远道而来的三十万大军出手,广东的三个军二十万人,就足以北伐满清,一举攻下帝都!”
阿祖笑着摇头:“二十万人攻下帝都,我相信自然是没有问题。”
“但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攻下帝都,而是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以最快的速度,一举鼎定江山。”
阿祖继续道:“总参谋部已经制定了完整的作战方案,左先生,这次就由你来报告吧!”
“遵命!”
左宗棠起身,从石达开手里接过了指挥棒,在巨大的地图上,指点江山。
“此次,我军发动绝大部分兵力,总共七个军,另五个独立炮兵旅、七个独立骑兵旅、七个独立工兵旅,以及辎重和后勤部队,还有得到加强的西太平洋舰队,再加上三个海军陆战旅,总兵力超过五十六万人!”
“按照作战方案,将兵分四路,齐头并进,以雷霆万钧之势,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一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左宗棠的指挥棒点在了东部,继续道:“第一路,为东部方面军,由三个整编军,两个独立炮兵旅,三个独立骑兵旅,两个工兵旅,以及配属的辎重和后勤部队组成,总兵力二十二万人。”
“在西太平洋舰队的支持下,东部方面军将出福建,沿浙江、江苏、山东,直取直隶和帝都。”
“在夺取帝都后,东部方面军将继续北进,一举夺取东北全境,直到库页岛。”
“在四路当中,东部方面军兵力最多,承担的压力和作战任务也最为艰巨,但胜在沿途并没有不可克服的天险。”
左宗棠又道:“第二路,为中部方面军,由两个整编军,两个独立炮兵旅,两个独立骑兵旅,两个工兵旅,以及配属的辎重和后勤部队组成,总兵力十六万人。”
“中部方面军将出湖南,沿湖北、陕西,进军内蒙、外蒙,直达贝加尔湖畔。”
“如果说东部方面军是直取满清首级,那中部方面军就是直捣腹心。”
“第三路,为西部方面军,由两个整编军,一个独立炮兵旅,两个独立骑兵旅,三个工兵旅,以及配属的辎重和后勤部队组成,总兵力十四万人。
“西部方面军将出广西,沿贵州、云南、四川,进军西z、青海、新j,最后抵达唐奴乌梁海。”
“在四路当中,西部方面军需要夺取的地域最广,面临的地形条件也最为复杂、最为艰苦,消耗的后勤物资最多,需要的时间和付出的牺牲,或许会最为巨大!”
“对西路军造成最大伤害,不一定会是清军,更有可能是高海拔、高寒和戈壁荒漠等等严酷的自然条件。”
“因此配属给西路军的,是最为精锐、经验最丰富的工兵旅,以及辎重后勤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荒漠找水挖井,无论是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我们进军的脚步!”
左宗棠继续道:“至于第四路,为西太平洋舰队和三个旅的海军陆战队,编为特混舰队,总兵力四万人。”
“第四路军的主要作战任务,一是夺取包括台w和琉球在内的各个重要外岛,二是适时直插山海关,切断满清皇族北逃的主要通道,将他们堵截在帝都当中。”
说到这里,左宗棠正色道:“在我军已经基本换装了h55式通用机枪,以及h56式半自动步枪的情况下,我军碰上仍然广泛装备火铳和青铜炮的清军,正面战场几乎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更有可能给我军造成困难的,是后勤,是疾病,是不可预见的灾难。”
“因此,我们将发动百万民夫、以及数十万头骡马,为大军运输后勤补给。”
“陆地作战的三路大军,也将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至少面对大多数传染病,都能够应对自如。”
左宗棠报告完之后,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阿祖微笑着,向众人问道:“关于这样一个作战方案,各位可有什么意见”
见众人没有异议,阿祖才继续道:“战争是我们的终极手段,但绝不是目标!”
“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自己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目标!”
“这个代价,不仅仅是指我们自身的战斗损失,也包括对整个社会造成的破坏。”
“我绝对不希望,收复的是一个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华夏!”
“所有的历史人文、文化古迹,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无数宝贝,绝对不允许遭受到任何破坏。”
“在进军全国的过程中,务必严肃军纪,对老百姓绝对要秋毫无犯。”
“对于烧杀抢掠的兵痞,有一个杀一个,绝对不能姑息。”
阿祖正色道:“我们是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绝对不能容许任何害群之马!无论他是普通小兵,还是位高权重的将军,凡是违反军纪的,当杀就杀!!!”
“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老板!”
众人齐声答道。
阿祖继续道:“既然你们都明白,那我就开始任命各路方面军的司令……!”
“左宗棠……!”
“在……!”
左宗棠起身肃立。
阿祖道:“我任命你为东部方面军司令,你可担此重任”
“左某必鞠躬尽瘁,不负老板所望!”
“很好!”
阿祖继续道:“冯子材……!”
“在……!”
冯子材起身肃立。
“我任命你为中部方面军司令,你可担此重任”
“冯某必效死命,不负老板所望!”
“非常好!”
阿祖又道:“石达开……!”
“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