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江夏被破,黄祖授首(2/2)
一员大将纵马而出,手中长枪闪烁寒光,稳稳立于军阵之前。此人正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孙伯符,他周身散发着与生俱来的豪迈与霸气,宛如初升旭日,耀眼夺目。
身旁一人,薄盔银甲,腰悬长剑,面如冠玉,气质温润却难掩眼中的睿智与英气,正是江东美周郎周瑜周公瑾。
二人并肩,遥望着江夏城头,孙策的声音雄浑有力,仿若洪钟般响起:“黄祖老儿,认得乃公否?”
黄祖现身城头,俯瞰而下。只见孙策身姿挺拔,雄伟不凡,英气四溢,一举一动尽显霸王风范,心中暗自惊叹,果然不愧“小霸王”之名。
然而,两军对阵,不能长敌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当即出口反击:“孙策小儿,汝父号称江东猛虎,亦顿兵于我江夏城下,成了一头死虎,汝不过一个黄口孺子,因何想不开,要来此寻死?”
这话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向孙策心窝。都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黄祖一开口,专挑最伤人的地方。孙策登时气得暴跳如雷,俊朗的面庞涨得通红,怒声吼道:“老贼,汝只会逞口舌之利吗?可敢下城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哈哈哈哈哈”,黄祖仰头大笑,那笑声中满是嘲讽,“我道汝有何本领,想不到汝与汝父一般,只会逞匹夫之勇,昔日汝父仰仗匹夫之勇,攻我坚城,丧命于此,今我亦在此,汝若不怕步汝父后尘,自来攻城便是。”
人死为大,可黄祖却再三拿孙策亡父之事羞辱他。孙策本就性情刚烈,在江东纵横驰骋,何曾受过这般窝囊气,当下只觉气血上涌,理智全无,大喝一声:“啊,气煞我也,全军听令,即刻攻城。”
“主公!”就在此时,周瑜一声轻喝,宛如一道清泉,流入孙策燥热的心田。周瑜平日里总是唤他“伯符”,此刻却用了“主公”这一称呼,其中深意,孙策瞬间领会。
周瑜策马上前,轻声却沉稳地说道:“主公,主不因怒而兴师,将不因愠而攻战。黄祖故意激怒主公,就是希望主公强行攻城,城中布防严密,强攻之下,我军必然伤亡惨重,主公千万不可中计。”
孙策深吸一口气,紧握的拳头慢慢松开,看向周瑜的眼神满是感激:“公瑾,幸亏有你,否则我中老贼计矣。”
冷静下来的孙策和周瑜开始在阵前踱步商议。周瑜目光如炬,望向城头,分析道:“黄祖坚守不出,以逸待劳,我军长途跋涉至此,若贸然攻城,正中其下怀。不如先断其粮道,再派人日夜骚扰,以疲其兵,待其军心不稳,再一举攻城。”
孙策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公瑾所言极是,黄祖这老贼,今日辱我至此,他日城破,定要他血债血偿。不过眼下,就先按你说的办。”
于是,江东军改变策略。一方面,派出精锐骑兵,截断江夏的粮道,并在荆州援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以绝江夏外援;另一方面派出人手,日夜不停的袭扰,不让江夏守军有片刻的歇息。
如此数日,江夏守军果然不堪其扰。
数日后的深夜,月色如水。周瑜亲自率领一支轻装部队,悄悄来到江夏城西门外。
他们身着黑衣,行动敏捷,如同暗夜中的鬼魅。周瑜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搭起云梯,悄然爬上城墙。负责守城的士兵因连日被骚扰,早已疲惫不堪,此刻竟毫无察觉。
就在这时,城内突然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原来是孙策率领主力部队,从东门发起了猛烈攻击。黄祖大惊失色,急忙调兵前往东门支援,却不知西门已危在旦夕。
周瑜一马当先,带领士兵杀上城头,迅速打开了西门。孙策见状,率领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黄祖见大势已去,想要突围逃跑,却被孙策一眼瞧见。孙策拍马追赶,大喝一声:“黄祖老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长枪一挥,直刺黄祖咽喉。黄祖躲避不及,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至此,江夏城破。孙策站在城头上,望着浴血奋战的江东将士,心中感慨万千。周瑜来到他身旁,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