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绝世阳谋!诸侯尽入洛阳之刘表(2/2)
“如今天子有能用到吾之处,又传来圣旨,吾身为汉室宗亲,确实应该担当起这份工作。”
“只是,这荆州事务该如何安排呢?”
刘表露出为难的表情。
蒯良见状,心中一阵腹诽。
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
要不是得知洛阳周边没有诸侯力量,附近都是天子自己的人,其实真的掌握了皇权,你去了以后是绝对安全,你会考虑?
要不是你说的好听是荆州刺史,但实际只掌控了一个南郡和江夏郡,其中江夏太守黄祖和你还有间隙,你会放弃到手的权利?
要不是荆南四郡有三郡都是听调不听宣,其中长沙郡更是被张幕占据,随时可能和南阳郡西部联合发动对荆州吞并战,你心里慌了,会想要走?
要不是有袁术这个搅屎棍天天和你斗,让你发展不起来,压根看不到希望,你会想走?
什么三公九卿,哪里有封疆大吏舒服。
何况你是汉室宗亲,要是以后有机会发展起来,指不定可以奢望一下那个位置,毕竟刘协之父汉灵帝刘宏也不是前任皇帝亲儿子。
只是因为在荆州生存压力太大,四面楚歌,被张幕压迫,荆南之地迟迟吃不下,你放弃了这个这个想法,想要溜走而已。
而洛阳居然真的被皇帝掌握,你觉得安全,退而求其次之。
再说,你要是敢抗旨,估计张幕马上就会“奉旨”讨不臣,到时候天下还没诸侯会帮你,你当然是不敢。
此消彼长,权衡利弊,你压根就只有一个想法。
结果你还要在我们这边装杯。
简直可笑!
最可笑的是,你走都要走,明确知道鱼和熊掌只能选择鱼,结果还想兼备,想让我提议你儿子来担任新任刺史?
你特喵想太多。
“主公,吾觉得可以让天子委派新刺史。”蒯良双手作揖道:“您入朝为九卿,想来天子应当已经考虑好由何人来担任新刺史。”
“吾等建议不重要,要简在帝心啊。”
蒯良暗戳戳怼了刘表一下。
刘表表情一僵,笑容变得有些勉强。
他没想到蒯良会做出如此决定,居然丝毫不念主臣之情。
同时他还有些生气。
可这时,蒯越拱手说道:“越,附议!”
“瑁,附议!”蔡瑁作揖开口。
“籍,附议!”伊籍作揖开口。
就像会传染一样,在场一众文臣都选择附议。
而这也是必然之事。
刘表入荆州,那是初平元年(190年)的事情。
但是,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由于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而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
他是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
也是这份单马入宜城的胆气,使得他能与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
后来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单骑前往将其说降,荆州的郡守县长听说刘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绶逃走。至此,刘表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但这所谓控制,只是听调不听宣。
在未来十数年间,郡南四郡几度反复,曹操攻来时更是积极相应,哪怕被刘备占据都没好准。
而现在刘表才占据两年,结果战事一直失礼,被张幕和袁术压着打不说,长沙也被张幕给占了。
唯一拿得出手的是杀掉孙坚,可却也得罪孙氏太过,不是好事。
他现在,早已经不得人心。
但大家是利益共同体,刘表又没做天怒人怨和让麾下伤感之事,他们也不会做小人行径。
可现在,你刘表明显是溜了,还想对刘表有想法?
圆润的滚!
我们迎接镇国大将军张幕,不香?
“你们....”刘表表情几度变化,最后黯然收敛。
这道圣旨,乃是连环阳谋啊。
他却是不能不走。
所幸,张幕不在洛阳。
“嗯,刺史之事,吾会亲自上表给天子!”
...........
与此同时。
青州,平原国,平原县。
刘备也就到了一份诏书,绝对的升官升职,关羽和张飞都很惊喜,可当事人内心却很开心。
“二弟三弟,你们觉得愚兄该去洛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