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四渡淮水(2/2)
方正挥舞着长剑,杀得浑身是血,
心中却始终牵挂着每一个兄弟。
第三次渡河后,方正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
看着士兵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身上的伤口,
他第一次在众人面前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再坚持一下,\"他挨个拍着士兵们的肩膀,
\"只要过了这一关,咱们就能天高任鸟飞了。\"
第三次渡淮水,陈达学乖了,采取围而不攻策略,
将方正等人困在淮水河畔。
陈达得意地对手下说:“我看他们这次还能怎样,困也能把他们困死。”
方正看着被围局面,心中忧虑。
这时,李逵大声说:“大哥,跟他们拼了!
俺就不信拼不过这些龟孙子!”
方正瞪了李逵一眼:“不可鲁莽,我们需从长计议。”
我们可趁夜在淮水下游扎筏,佯装渡河,
引开敌军注意力,然后从上游泅水而过。”
一招鲜,吃遍天,再次骗过陈达,顺利渡河。
陈达在连续三次失利后,变得愈发暴躁。
他摔碎了营帐里所有的杯盏,对着地图怒吼:
\"方正!我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但在愤怒之余,他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恐惧
这个对手,实在太可怕了。
第四次渡河,方正决定使出最后一计。
他故意在渡口留下大量粮草和伤兵,做出一副仓皇逃窜的样子。
陈达果然中计,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追击。
等他发现上当,掉头返回时,方正的军队已经借着夜色,
从另一个渡口悄无声息地渡过了淮水。
当陈达赶到空荡荡的渡口时,只看到满地狼藉。
他望着滚滚东流的淮水,长叹一声:
\"四渡淮水,四败于斯。
方正此人,用兵如神,我自叹不如姓。
我陈达输得不冤啊...\"
但这仅仅是开始。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方正充分利用淮水复杂多变的地形,
与陈达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周旋。
他时而设伏,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猎手,耐心等待着猎物的上钩;
时而佯攻,似那狡黠的狐狸,迷惑着对手的判断,
如同鬼魅一般神出鬼没,让陈达的军队防不胜防。
有一次,方正故意将部分粮草丢弃在渡口,
那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宝藏。
陈达的军队见此,顿时如饿狼见到了肥肉,
双眼放光,纷纷不顾一切地争抢起来。
他们你推我搡,场面一片混乱,完全没了往日的军容军纪。
就在敌军争抢得不可开交,阵脚大乱之时,
方正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士兵们迅速决堤放水。
刹那间,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下,势不可挡。
那滔滔洪水带着毁灭一切的力量,如排山倒海般冲向敌军。
士兵们在洪水中挣扎呼救,他们的身影在洪水中显得如此渺小,
如同蝼蚁一般,被洪水无情地冲得七零八落。
当陈达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地从水中爬起,
望着对岸悠然离去的亮山军,心中充满了不甘和震惊。
他从未想过,方正竟然如此足智多谋,
用兵如神,每一步都算计得如此精准。
“此人用兵,不拘常理却又暗合兵法……
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劲敌。”
陈达回到营帐中,对着地图喃喃自语,
眼中既有对失败的不甘,那不甘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
又有对方正的敬佩,那敬佩犹如潺潺流淌的溪流,
两种情绪在他心中交织缠绕。
站在南岸的高地上,方正回望淮水,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每一次渡河,都是一场生死赌局;
每一个计策,都关乎着数千兄弟的性命。
但看着身后兄弟们信任的目光,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哥,咱们这就西进吗?\"
戴宗问道。
方正点点头,目光坚定:
\"对,出发!\"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淮水之上,为这支饱经风霜的队伍镀上一层金色。
他们的身影渐渐融入远方的山峦,
却在百姓们的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这一路的血与火,终将化作照亮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