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散装千岛国(2/2)
谁家都有历史书,兰芳国原来的故地,几乎覆盖了整个婆罗洲岛。
兰芳军现在只旗帜鲜明地针对千岛军,哪天把他们得罪了,直接说要收付所有故地,他们能不慌吗?
这两国,包括隔海相望的狮城,三个国家对兰芳国的态度都十分暧昧。
官方层面上没有正式的接触,但私底下,都对兰芳国表达了善意。
大马会卖给兰芳国粮食,狮城会允许兰芳国的企业利用其港口进行正常国际贸易,并未加以限制。
土澳现在也是兰芳国最大的煤炭和矿石的卖家。
鹰国对兰芳国的态度可以说很诡异。
侦察机隔三差五会到海岸线上转悠,有时候会深入国土。
吸唉诶派出了不少人入境,却只是搞前期渗透。
兰芳国的应对策略,因为有小白龙这个外挂的存在,显得游刃有余。
侦察机随便来,军事部署你随便看。
飞鱼号只是偶尔起飞监控过几次,发现一次,就将吸唉诶的探子抓几个遣送到狮城以示抗议,算是礼尚往来。
这样侦察机能消停一段时间。
至于遣送探子这一招,也实属无奈。
监控这些人,挺消耗人力物力的,但让他们形成气候,以后难免搞出大麻烦。
所以,隔一段时间送走一批,算是一举两得。
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下,兰芳国比起原来的西婆罗洲省,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等各方面要好得太多。
重新与外国资本签订了矿产开发协议,这一块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种植园大部分被收归国有,小部分也被赎回,国有资本经营或是个人承包等多种模式共同作用下,土地没有因为战争而撂荒。
统制府提出的基础建设规划实施,促进了水泥、钢铁等行业的发展。
藤条手工艺制品行业整个得到大洗牌,从藤条的采摘、粗加工、精加工、销售等根据各地的特色有了整体规划,产量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最关键的一点,目前正式编制约一万两千人的兰芳军军饷,及军械装备仍由潜龙安保集团自行承担,统制府只需向兰芳军提供粮食、油料等等消耗品。
以兰芳军现在的规模和装备水平,统制府每年能节省6-7亿刀乐以上的开支。
另外约3万人规模的民兵,装备军械由潜龙安保提供,训练指挥由兰芳军负责,后勤薪水由统制府负责。
虽然民兵人数规模不小,但民兵所需费用较低。
稳定时期每人每年训练1个月,执勤1个月,每月能领400刀津贴。
战时参战能拿到约2000刀,负责后方维稳也能拿到800-1000刀乐。
目前兰芳国的警察人数较多,也超过了三万的规模,这一块费用则由统制府统一拨付,警察也由统制府下设机构警察厅指挥,兰芳军只在每个市级警察局设军警联络代表。
兰芳国目前这种独特的行政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
三年以来,运行很平稳,鲜少出现大乱子。
乐观一点说,兰芳国现在三百五十万人口,一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基本已处在兰芳军的控制之下,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