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阴谋诡计是行不通的!(1/2)
“最关键的是踢日寇出局!”
此话一出,王世杰没有恍然的表情,而是与众人一样,皱眉看向何应钦。
何应钦之前可是专门说过,日寇跳出轴心国阵营怎么办?
那对德意日宣战,平白多了几个敌人不说,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
就是何应钦面色有些难看,之前他的话更多是在混淆视听,却不是要提出什么可靠的建议。
但何应钦这时候也不好回应什么,只是尴尬笑笑。
沈复兴一直在观察委员长的脸色,可对方毫无表示。
这时候,沈复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按理说,话都讲到了这个份上,再怎么样委员长也应该有个方向出来。
英法苏德日
这五个国家就摆在这里,他们代表了三个阵营。
德日代表了轴心阵营,英法是军事同盟阵营,苏是单独一个阵营。
至于我国没有阵营。
如今,苏德开战,形势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英法第一时间不是将苏拉入自己的阵营,只是遵照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原则,对德军的敌人进行援助。
没错,如今还没有同盟国的概念。
它的全称是:反法西斯同盟。
在中英美苏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之后,才算是正式成立。
所以尽管丘吉尔嗷嗷叫着支援苏军,但其实双方并没有结成同盟。
这时候沈复兴再去看委员长,对方的眼中全是算计。
难道是.?
“委员长”沈复兴突然转身,声音压低三分:“您是在考虑关东军北上后的局势?”
会议室骤然安静。
何应钦的茶杯悬在半空,白崇禧的钢笔尖在纸上停留,墨汁晕染开来,似乎听到了一个诡异的问题。
所有人都看到委员长眼睛突然眯了起来,但转瞬又恢复如初:“哦?听语气,维安你似乎有不同看法?”
沈复兴环视一圈,大家似乎都是这个想法,他心中顿时一个“咯噔”。
期待日寇北上,然后呢?
他有一个诡异的想法,那就是日寇北上,会极大的减轻国内的战争压力。
而北方的巨人人口基数庞大,在各国的支援下,一路扩军到2000万人,一手打击德军,一手打击日寇。
最后变成三方混战。
可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德意日赢了呢?
老美还没参战,他们国内的议员、百姓,几乎都是一个想法。
我可以作为民zhu国家的兵工厂,租借各种武器弹药、能源矿产,但不能送年轻人去战场送死。
没错,此刻的大洋彼岸还是奉行着【中立主义】。
而【租借法案】已经是他们在这个世界大格局之下的最大参与。
没有南下,就没有1941年的【虎虎虎】。
但凡珍珠港事件不发生,那台恐怖的战争机器就要晚一步启动,罗斯福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调整那艘巨轮的方向。
说不定.世界格局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此刻,苏军在远东布置了30个师的精锐部队,这些可都是莫斯科保卫战时精锐。
从6月开始,12个步兵师、5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总兵力约12.2万人,火炮2000门、坦克2200辆、汽车1.2万辆东远东调往西线。
可能这些部队数量并不多,而西伯利亚的环境与天气也足够阻挡日寇的北上。
痛而不死!
沈复兴估计,这就是在座所有人的内心想法。
缓解国内压力,让苏德日三方血拼到底。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他主动提问:“委员长,我有一问,诸位是不是还在考虑日寇北上对国内战场的压力减轻?”
没人回答,徐永昌在委员长的暗示下说道:“难道不是?”
印证了内心的想法,沈复兴再问:“若是在德日等轴心国联手之下,苏军败了又当如何?”
“这不可能!”委员长的智囊参政会秘书长王世杰率先反驳:“你没去过莫斯科,那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怎么可能轻易就败了,有英美的援助,他们说不定能直接击败德日。”
出人意料的,沈复兴点头同意:“嗯,看来王秘书长对这三国很了解嘛?”
“是又如何?”王世杰回答得很警惕,这种问题往往都是双方下套的开端。
“那么敢问,在你眼中,三国工业、人口、军事、经济对比如何呢?”沈复兴直起身子,好整以暇地看向对方。
白崇禧暗道不妙,每每维安如此,便是胸有成竹的时候。
倒是张治中此刻很想点一支烟,好熟悉的场面,能看到王世杰吃瘪,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平时这家伙仗着自己聪慧,又对国际局势、政治极为敏感,有时候甚至连小诸葛白崇禧都经常吃瘪。
果然,王世杰闻言脸色一沉,如今的局势下,整合了大半个欧洲的德意志工业规模远超乌拉尔工业区,更别说还有东北巨型工业区的日寇。
或许,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战略资源的产出上,有着天壤之别。
光是巴库油田与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就不是一个能量级的。
“德意日自然是更强大一些.”王世杰前一句还在妥协,下一句立马展开反击:“但有着英美支持的苏军,就拥有了更深厚的底蕴与更庞大的工业体系、战略资源储备。”
“维安你可能还不清楚,华盛顿那边已经决定对苏大力援助,这已经是定局了。”
说完,众人便一阵点头,这才是他们讨论出来的结果。
加上英美苏联手,消灭德意日还不是手拿把掐?
一战是什么结局,二战便是什么结局。
就连白崇禧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这个方面,王世杰的理论毫无破绽。
啪啪啪~
沈复兴不断鼓掌:“很好,既然王秘书长了解的这么清楚,那么英美两国如何援苏也应该一清二楚吧?”
呃.
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王世杰有些猝不及防,如何援苏?
不外乎军援与原材料吧?
他短暂思忖后自信回答:“自然是武器弹药、战略物资,帮助他们组建更多的军队对抗德日。”
可话才说完,王世杰忽然醒悟,他扭头看向委员长。
毕竟,委员长可是希望苏日同归于尽的,最好世界爆炸,这俩苦主彻底消失。
“走哪条线呢?”沈复兴再问。
走..走哪条线?
这时候,不光是白崇禧与张治中,就连旁听的陈布雷也明白,沈复兴在挖坑。
只是大家还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关系。
倒是徐永昌似乎反应过来,但他没有说话。
委员长见王世杰马上就要吃瘪,想了想还是打圆场:“维安啊,有话直说么。”
见委员长亲自下场,沈复兴也不好为难对方,毕竟理论上.都对。
他来到会议室尾端的大地图边,离着委员长远了,沈复兴不自觉点起一支烟,这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