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年六十七,欲以三千敌十万。(2/2)
众人沉默不语。
黄忠见状,佯怒道:“尔等莫非不信老夫!”
“老将军,城中只有三千人马,散关处三将军也只有万余精锐。
即便合兵一处,如何能以不足两万之兵,抵挡曹军十数万之众?”
话音刚落,许是见黄忠怒容不改,遂又急道:
“老将军,先前军师曾留下锦囊,言说若曹军大举来犯,便可拆阅,依计而行。
如今曹军十余万,汹汹而来,何不先拆锦囊一观?”
黄忠闻言,忽以手拍额,恍然道:“啊呀!若非张副将提醒,老夫几乎忘却此事!
快快快,取军师锦囊来。”
言罢,又谓斥侯曰:“汝报信及时,功劳不小,且下去歇息,吃些酒肉。”
斥侯抱拳一礼,踉跄出帐。
须臾,张着张副将取来锦囊,呈递黄忠,一同拆开来看。
只见锦囊中有一布条,上书:
“陈仓之南有一险要之地,名绥阳谷,汉升将军可遣快马报信散关,两日内,必有大兵自谷中袭曹军之背,以解将军之围。”
黄忠看罢,不知甚解,问计于张着。
“军师这是何意?他怎知老夫于今日拆了锦囊?”
鬼知道你哪天拆锦囊。
这“两日内”说的是你拆锦囊吗?
这分明说的是“遣快马报信散关”,老匹夫糊涂了吧。
张着斟酌一番用词,拱手道:“老将军,以末将之见,军师之意是若有曹军大举来犯,老将军不能抵挡,便遣快马求援于散关。
待张将军得了求援信,在两日内便有援军出绥阳谷,袭击曹军后背...”
话未说完,黄忠摇头道:“陈仓虽小,但易守难攻,我军虽止三千,却为精锐。
老夫有精兵、险地,正要挫一挫曹军锐气,岂能轻易求援,将取功之机拱手让与他人。”
张着闻言,见老头自信满满,不由一阵心累,急暗中向另一员副将打眼色。
“陈副将,这老头疯了吧?三千打十几万,哪来的自信?”
另一侧的陈式接收到眼神,回了一个“老小孩,哄哄就得,看我的。”
轻咳一声,行至黄忠近前,拱手道:“老将军之勇,不下于昔日廉颇,量曹军虽众,有何惧哉?”
言罢,又递给张着一个“你别急”的眼神,续言道:
“老将军昔日随大王入川,屡次夺先登之功,更有斩将夺旗之举,可谓战功卓着,居功至伟。
后来汉中之战,统大兵断绝曹军西进道路,又立一功。
如今老将军年逾七十,仍独领一军镇守陈仓险要之地,可见大王极为倚重。”
暗中给竖起大拇指的张着一个“基操勿六”的眼神,在黄忠捋须自得的注视下,转言道:
“再看三将军,贵为大王结拜兄弟,春秋四十有五,却只在近些年于汉中之战中,立有微末之功,岂能不嫉妒老将军?”
黄忠闻言,摆手道:“哎,三将军于危急之际,一战而定胜败,岂止是微末之功。”
陈式面无表情,连连点头,拱手道:“末将口误,老将军所言甚是!
但三将军功劳远逊于老将军,此乃实情。”
黄忠颔首认同。
陈式又道:“曹军有十余万之众,老将军虽是不惧,然破敌大功多矣,何妨分润一些给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