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魂穿农户女 > 第126章 尊重

第126章 尊重(2/2)

目录

张家人都说她跑了,张大顺起初还不信周梨花跑了,她还怀着他地娃嘞,咋能跑?

就算是阿翁包袱里的钱都没了,他也不信梨花会那样干......

他脑子里又回想起李桂香的模样,忍不住回想俩人刚成亲那时候。

桂香也挺俊地,桂香没有梨花那么会缠人,可俩人也实打实的好过一阵。

回想桂香如今地模样,张大顺也不知道咋地了,心里痒痒的。

张大顺在屋里翻来覆去,一会想想周梨花,一会又想起李桂香。一时间纠结不已,也不知道,眼下到底稀罕谁......

芷兰没有先回茂陵,而是去了渭河。先是与二娘汇了一下最近的账,然后又去了茶坊。

倒是不出她的意料,茶坊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幸好,再过几日就是赏花宴了。今日她回府里还要多修剪一些花束,到时将茶坊内放满竹瓶。

二娘前些日子就与她商量,这茶坊的生意能否交给她打理?芷兰倒是无所谓,不过茶坊毕竟是合伙的生意,她还是要问问孟婉的意思。

回到茂陵,芷兰进了空间就开始忙着制作花束。这次赏花宴,茶坊必须一炮而红。

而北宫妗姎殿内,史嫣儿正在与太子用膳食。

史嫣儿喜欢赤色,衣裳大多都是赤色。她本就白皙,五官又小巧娇媚。赤色的衣裳格显得她格外白皙娇媚。

要说史嫣儿长的最好看的地方,应该是她那双会勾人的眼睛。

与孟婉温柔端庄不同,史嫣儿少了一份端庄多了一份娇媚,尤其那双会勾人的眼睛,总是能撩拨李胥的心弦。

用过饭食,史嫣儿亲手为李胥烹茶。

李胥接过茶碗,浅尝一口不禁赞许的看向她“你烹茶向来浓烈,却很合吾的口味。”

史嫣儿娇笑“妾烹的茶就如同妾的人一般,向来是浓烈热情的。太子喜欢妾烹的茶,自然也是喜欢妾这个人了。”

李胥失笑摇头,语气充满了无奈与宠溺“你啊,不知矜持为何物。”

史嫣儿放下手中的茶具,起身来到李胥身边直接扑进他怀里,不以为意的道。“妾喜欢太子,自然要太子知晓妾的欣喜。那般扭扭捏捏的作态,妾才不屑。”

李胥再次无奈摇头,知晓她的性子就是这般直接,倒也并不在意。

史嫣儿趴在李胥怀里,突然有些担忧的道“妾听说冠军侯的侧夫人,与太子妃一起开了一家茶坊。

这本是好事,姐姐平日甚少与人来往。如今与这侧夫人走的近些,想必对姐姐的心情也是有益处的。

可妾还是担忧姐姐的身子,姐姐向来孱弱,若是每日都要亲力亲为这般操劳,妾担忧姐姐旧疾复发。”

李胥蹙眉“茶坊?”婉儿为何没同他提起过?心中虽有一丝不解,但婉儿能与那侧夫人走的如此亲近也是好事。

“无妨,一个茶坊而已,婉儿也不会事事亲力亲为。”

史嫣儿心中一沉,她讨厌太子在她面前毫无顾忌的称呼孟婉为婉儿。

他对一个病秧子一口一个婉儿称呼的如此亲昵,让她情何以堪?

可史嫣儿不能表现出半分不满,李胥是何样的人她太清楚了。

她忍着心中的酸涩,面上担忧之色稍缓“妾也只是担忧姐姐的身子,只要她身体无碍,那妾也就放心了。不如,妾多去帮衬一下,也好让姐姐不至于太辛苦。”

李胥拍了拍她的脸蛋欣慰道“既如此那就辛苦你了,你就多帮衬着她一些。”

史嫣儿笑得更加娇媚“这是妾应当做的,何来辛苦一说。”

李胥拍了拍史嫣儿手“你也要多注意身子,宫中事务诸多,倘若忙不过来,分担一些给其他良娣帮衬你。”

史嫣儿轻叹一声“这宫中诸事繁琐,交给她人妾也不放心。”

李胥不忍她如此辛苦,拥着她劝道“挑些不打紧的事交给她人,你也轻省些。”

史嫣儿心中满意,柔弱无骨的双手环住李胥的脖子“还是您心疼妾。”

李胥笑容愉悦,拍了拍她的脸蛋“好了,今日吾还宿在你这。”

史嫣儿羞涩的将脸埋入李胥的胸膛,声音柔柔弱弱的“太子……”

崇芳殿内,孟婉插着花,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身旁的一等婢子夏伶,静静站立一旁陪着孟婉。

主子最近心情好了不少,她们做婢子的也放下心来。

“太子妃,不早了,该歇息了。”夏伶轻声劝道。

孟婉有些恋恋不舍的看着刚刚插好的花,柔声道“也不知为何,芷兰插的花既好看又有意境。

再瞧瞧吾的插花,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这宫中花草无数,却怎么也插不出她想要的模样。”

夏伶轻声劝道“明日您要去茶坊,到时再问问侧夫人可好?”

孟婉无奈点头,放下手中的剪刀只能作罢。“也好。”

夏伶舒了口气,主子的身子可受不得劳累。眼瞧着身子最近倒是好了不少,可也不敢冒险。

夏伶扶着孟婉起身去洗漱,孟婉这才想起李胥“今日太子宿在哪里?”

夏伶支支吾吾不敢接这话,孟婉瞥她一眼,见她一副为难的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轻笑“有何不能说?无论太子宿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你还怕我像曾经那般为他神伤?”

夏伶抿唇纠结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道“宿在妗姎殿。”

孟婉一脸好笑的道“这有何不能说的?还至于如此吞吞吐吐?”

夏伶抿了抿唇低声嘟囔“可太子已经宿在妗姎殿五日了……”

孟婉不在意的摇摇头“这北宫都是太子的,他想宿在哪里就宿在哪里,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日后不必如此小心翼翼,怕我伤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