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最后的杀招(2/2)
利用身份影响力,在开发商与需要安家的港人之间搭建对话桥梁,力求让改善居住环境的美好蓝图与可落地的经济方案更贴近实际。这是我能想到的,结合自身定位,较为务实的贡献方向。”
她的话音落下,评委席就已经开始频频点头。
那位来自学界的教授,更是露出了赞许的微笑来。
很显然,吕瑞容的这一番表现,比起之前的港姐佳丽们,更胜不止一筹。
吕瑞容演讲完毕,她的分数很快就公布了出来,果然是远超之前的佳丽们。
吕家的唐楼前是一片欢腾,街坊四邻的恭贺声几乎要把房顶掀翻。
对于吕瑞容在港姐决赛的表现,吕父吕母那是相当的满意,能够在柳茹梦和朱玲玲这两名绝色佳人之下,夺得第三名,他们已经是够惊喜了。
之后,聚光灯便聚焦在了第二名的朱玲玲身上。
她的演讲,虽然没有吕瑞容接地气的现实感,但甫一开口,便展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视野高度:
“我认为,香港小姐冠军光环不仅是荣耀,更是撬动社会正向发展的能量源。我的公益愿景核心,是通过影响力弥合信息鸿沟,激发社会共情,最终推动制度性善举。”
她姿态从容优雅,语气不急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短期,我将策划一系列高品质跨界活动。融合艺术的慈善晚宴,聚集商界领袖与文艺精英,在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中,聚焦议题,展示成效,直接引发精英阶层对慈善的关注与资源注入。
我认为,公益类的活动,必须要自上而下。
先要呼吁港岛的各大财团和富豪,从上流的酒会与活动,打开局面才行。
同时,联合电视台打造深度访谈节目,邀请公益先驱、受益群体、社会学家同台,剥开问题的表象,深度剖析解决路径,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中期,致力于构建榜样力量与公众参与的桥梁。启动‘明星公益日’,邀请各界名人身体力行参与具体项目,用行动传递理念,激发粉丝群体的参与热情。
设计面向大众的微公益计划,以轻量级、趣味化的方式,如指定项目的小额配捐、公益打卡,降低参与门槛,凝聚点滴爱心。
最终目标,是唤起全社会更深层的责任意识。以持续发声与影响力汇聚民意,向当局、向立法机构传递民间诉求。
推动设立‘公益慈善日’,乃至争取在适当时机,促成专项法例出台,从税收政策、捐赠规范等多维度,为港岛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规范化发展提供制度土壤。”
她口中说出的这个方案,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有实操又有格局。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
“公益不是一时感动,而是持久的责任传承。港姐的舞台,应是点亮这星星之火的开始。”
侃侃而谈之后,朱玲玲非常有礼节的微微躬身。
“哗——!”
掌声如同滚雷,自评委席蔓延至全场嘉宾。
不仅仅是礼貌性的鼓掌,更带着认可与惊叹。
评委们对视一眼,眼神中都传递着同一个信息:无可挑剔。
分数高高亮起,几乎可以说是满分!
是的!对于这些评委来说,前面那些佳丽的方案,压根就不成体统,只能说是临时说出来应对的话术,根本就不具备可行性。
反而是朱玲玲说的这些,非常具备可行性,而且仔细一考虑,效果应该都会挺不错的。
场边摄像机捕捉到了利孝和嘴角终于舒展,邵逸夫紧绷的背脊也放松了一丝。
显然,两位TVB的大老板,对于朱玲玲的这个回答,那是相当的满意,充分的体现出了香港小姐的素质与涵养来。
方逸华则是安静地坐在那里,脸上连惯常那份冷静都柔和了几分,像是尘埃落定后的从容。
朱玲玲的表现,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她的预期,甚至超出了一些预期。
所以……
朱玲玲的表现如此完美,现场的压力在此刻,就如山岳般骤然落在了柳茹梦的肩上。
朱玲玲的演讲堪称完美!
获得高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
所以之前朱玲玲和柳茹梦的巨大的分差,在这个环节结束之后,就瞬间被急剧压缩!
柳茹梦缓缓起身,走向舞台中央那片最耀目的光晕。
方才朱玲玲近乎满分的表现与全场的惊叹犹在耳畔。
偌大的演播厅变得异常安静,无数道目光聚焦在她身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审视与期待——是稳坐第一,还是被惊天逆转?
电视机前的郭家人更是屏住了呼吸,都在期待柳茹梦的表现。
郭志强攥紧了拳头,心里也没有底,紧张地盯着屏幕。
柳茹梦在立麦前站定。灯光落在她身上,映着那张沉静秀美的脸庞。
她的方案,没有朱玲玲那份宏大构架,开口的声音平稳、清晰,却带着一种深入社区的质朴力量,说道:
“若港岛市民将这顶桂冠托付于我,我回馈的方式会更直接、更具体——凝聚力量,从港岛的根苗做起。
香港很美,很繁华。但在这些光彩之下,还有许许多多的‘根苗’,没有机会破土。
来到这里后,我走过九龙城寨逼仄的巷道,去过深水埗拥挤的唐楼,也看过新界边缘渔村的棚户。我看到很多孩子的路,没来得及铺向学堂,就早早弯向了街巷——或是迫于生计扛起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重担,或是在迷茫中过早地被社团的影子覆盖……
平光靠呼吁,留不住想让孩子辍学养家的父母。光靠同情,挡不住少年对‘古惑仔’生活的模仿。我们需要能落地的平台,去接住这些孩子,去守护他们本应更光明的可能。
因此,我的核心承诺是:全力推动建立一个透明、高效、专注的‘港岛未来成长慈善基金’。它不以我的名字命名,它的核心只有一个——服务港岛的下一代。
基金将依托港姐公信力,但核心在于开放公众信任。我们将设立完善的理事会监管,每一笔公众、公司、个人的善款去向,都会清晰可查。
我们不追求铺天盖地的口号,所有资源将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为那些因家庭贫困濒临失学的儿童提供小额助学金;为偏远区域学童添置图书与基础学习用具;与社区中心合作开设青少年兴趣辅导点;聘请社工及早介入边缘困境少年……
或许有人会想:几个孩子能改变什么?但我要说,每多一个孩子能安坐课堂,多一个少年远离歧路,港岛就在向更好的方向移动一小步。
他们的未来强韧了,港岛的根基才会更加坚实。这份责任,需要从一砖一瓦开始。”
柳茹梦说着,深吸一口气,结尾也带着深沉的一种感慨道:
“桂冠,终究会回到舞台。而这颗希望种子,或许能在某处生根,为这片我们所爱的土地,多撑起一片荫凉。”
说完之后,她深深的鞠了一躬。
现场的嘉宾们,被这么一番声情并茂且接地气的演讲给震动了,众人都是一阵沉默。
这份演讲,没有华丽辞藻和炫目蓝图,但它触及的是港岛无数底层家庭的隐秘之痛。
“好!”
角落不知谁忍不住喝了一声彩。
旋即,“哗——”热烈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不同于朱玲玲演讲时的激赏赞叹,这掌声里蕴含着更多的认同、感动、甚至是一种沉甸甸的敬意。
普通家庭里,主妇抹着眼角:“说进心坎里了……我家楼下阿强家的仔……”
商人模样的父亲对着孩子说:“这才是真办事的样子!比那些办酒会的实在!”
评委席上展开了低声讨论。李教授用力点头:“具体!可执行!关切民生之本!”
也有财经评委沉吟:“立意质朴但深远。不过,执行细节确实不如朱小姐的方案那么完整成熟……”
经过一番衡量,评委团最终打出了分数——虽然极高,但终究比朱玲玲那场“满堂彩”低了三分。
差距,定格在六分!
方逸华的脸色在公布分数后,瞬间沉了下来。
平静的面具碎裂了缝隙,一丝难以置信的愠怒和被打乱阵脚的烦躁在眼底飞快掠过。
九分!她算计的满分奇袭,竟未能如愿反超!
只拉回了三分!
柳茹梦的临场发挥,竟强悍到完全超乎她的想象!她的精心设计,竟没能彻底摧毁这巨大的差距!
利孝和与邵逸夫交换了一个极其凝重的眼神。六分?这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依旧……太不安全了!
方逸华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不行,绝不能让计划功亏一篑!
她霍然站起,甚至等不及分数引起的讨论声完全平息,向旁边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异常坚定、带着命令意味的手势。
那名工作人员立刻快步走到后台与主持人沟通区域。
主持人明显愣了一瞬,脸上瞬间闪过错愕,难以置信地看向前台方逸华的方向,似乎在无声地确认。
方逸华以一个冷硬、毫不容情的点头回应。
主持人深吸一口气,强压下震惊,重新走到舞台中央,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丝不自然的成分:
“女士们,先生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们!”他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关于分数的热议。
“众所周知,香港小姐不仅需要美貌与智慧,更应是内外兼修的时代女性!过去的港姐,常常面对一个善意的批评——似乎过于‘花瓶’,不接地气?”
他的铺垫,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本届佳丽的综合素养!回应公众期待!经过评委会紧急商议,我们决定增加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环节——”
他刻意顿了一下,制造悬念。
“生活技能大挑战!”
现场一片哗然!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呆住了。
什么情况?
“我们准备了五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或家具,它们此刻都出现了小故障或需要重新组装调试!”
主持人提高声音,压过现场的惊讶声浪。
“每一位佳丽需要现场抽取一项任务,在限定的时间内尝试维修或组装!这将考验我们的港姐是否具备应对生活难题的巧手与冷静!”
利孝和和邵逸夫的呼吸同时一窒。方逸华终究还是用出了这步最后的棋!
镜头扫过柳茹梦和朱玲玲。
柳茹梦眉头轻轻一蹙,瞬间恢复平静。朱玲玲脸色微白,精致的妆容也难掩一丝惊慌。
在一片难以置信的寂静之后,巨大的议论声如风暴般席卷了整个录影棚!
新增的这个环节,如同方逸华投下的又一枚重磅炸弹。
真正的厮杀,竟在所有人以为尘埃落定之际,以谁都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就这么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