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吃葡萄就吐葡萄皮(1/2)
尹守知被传召时正与司农卿统计田亩。
恭请圣安后,从陛下隐晦的话中理出重点,愣了好一会儿。
五皇子要求和他一起查祖父贪污。
事情是否太荒谬了些?
齐帝:“阙儿年纪小,守知要多多包容,朕平日里宠他,将他惯的无法无天,这件事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你多带带他。”
“下去吧。“
齐帝根本没给尹守知拒绝的机会。
也是尹守知经验少,年纪轻,没见过这世面,想推都不知道怎么推。
只得心事重重的领了命,拧着眉琢磨帝王心。
尹太尉手里不干净,尹守知知道。
他小时候不懂,长大些只看家里吃穿用度便若有所悟,等到了江南,太子亲手掀起了五姓案,指向五姓的种种证据也隐隐指向朝堂公卿。
若没有高位的官员当他们的保护伞,五姓焉能作恶滔天。
如今五姓已除,郡守、刺史、都尉……落马不知几何。
众人心里都悬着一根线,生怕皇帝不停手,对朝堂公卿举起屠刀。
尹守知苦笑,以太子的性子,怎么甘心停手,如今正在选拔的绣衣使监察制度就是太子心中所想。
太子分身乏术,真要一个州一个州杀过去得多久。
等绣衣使选出来,会继承太子的志向,成为挖腐肉驱蝇虫的工具,苏州这场风波还会在别的地方掀起。
他已经铲除了大齐最大的毒瘤,下一步,太子的目标不再是地方,而是朝堂之上。
尹太尉只会是开始,而非结束。
事实也如尹守知所料。
在梅雨季的尾巴,祁元祚单独见了卢大司农卿。
他将见面地点选在了林定尧墓前。
当年林定尧为国牺牲,以有功之身下葬,官府为其修冢
青砖冢与雾蒙蒙的梅雨天同色,交织出哀凄之感。
“孤与林大人有数面之缘,林大人舍己为公,才华出众,性情坚韧,孤极为敬佩。”
司农卿附合着:“当年臣初见定尧,他位卑而不谄媚,性情坚韧,受恩必报,如此清风朗月之人,即便考不上科举,日后也定非平庸之辈。”
“于是,结下了姻缘。”
“可惜天妒英才,定尧是为吴县百姓而死,他出生在这里,想必走的时候,定也甘愿……”
祁元祚撑着伞,听雨滴落在伞上的啪嗒声,雨幕中的神情颇有些漫不经心。
“当年吴县病疫的源头是平浪湖下的沉尸,而那些沉尸又是这片土地上的人造下的杀孽,病疫起于吴县,传遍苏州城,司农卿看来,像不像湖底冤魂的报复?”
司农卿叹了一声:“因果循环,只是苦了无辜百姓。”
“因果循环”,祁元祚重复了他的说辞,又道:
“林大人在吴县任职,其学生司马徽也在吴县,当年孤名下的瓷坊琉璃坊来苏州做生意,往长安传过几封信,经了卢芝的手。”
“卢芝可曾告诉过大司农卿?”
司农卿紧了紧手:“……臣,有所耳闻。”
“司农卿听到的是什么?”
司农卿站在女婿坟前,良心未泯,说不出谎话来。
“司马家……”
“巧了,与孤知道的一样。”
那时司马徽人在吴县,若真心想救,哪至于让林定尧被关狱中三个月!
他往长安写一封信告知大司农卿,林定尧都早出来了。
司农卿远在千里之外,他头一个月知道吴县之事,再收到消息就是女婿死亡。
林定尧尸体火化下葬那么快,他即便知道不对劲儿,也有心无力。
后来女儿归家,抱着他痛哭失声,说女婿收了个白眼狼学生。
司农卿猜测女婿的死,定有司马徽推波助澜。
只是他隐而未发。
直至如今。
“能教出卢芝,司农卿定也是个清正之人,只是听说您老私下与司马家相交甚好。”
“往苏州运送化肥的船帮以及交货签收人都是卢芝负责,这么多年,孤却从未听卢芝说过苏州的化肥价格比官方定价高出三倍的事。”
“更不知道运往苏州的化肥竟被五姓联手垄断。”
“是卢芝瞒了孤,还是船帮糊弄了卢芝?又或者,有人插手其中瞒天过海?”
“您觉得呢?”
司农卿冷汗涔涔,他膝盖一弯就要跪下,被祁元祚一手托住
“站着说,卢大人膝盖若沾了泥水,外人还以为孤以势欺人呢。”
司农卿心死如灰,在女婿坟前,太子又提女婿的死亡疑点,又说他与司马家不清不楚,又说船帮之事,摆明了是点他为人不正,与仇人为伍。
若他继续瞒着,不仅愧对林定尧更要连累卢芝被太子迁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