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青春甜的要命 > 第89章 演了一天戏

第89章 演了一天戏(1/2)

目录

临淮关粮站的机制瓦应用效果非常好。顾科长打电话告诉志平,副局长去现场看过后惊讶地问,巢州瓦厂的质量提高这么多了。顾科长乐呵呵地说,志平仿佛都看到老顾眼镜后面两眼眯成一条缝了。

老顾说过两天还有1200张瓦送到张庄寨大库,然后来局里跟姜局见一面。志平兴奋地“好好好”。

挂了老顾的电话,志平就给唐山钟总要瓦,准备再发1200张,他下午就去银行汇款。现在就可以找车配货了,2000公里的唐山过来还要一天一夜呢?

钟总很爽快地说:“张总放心,这就给你办去,回头你再把账转了!”

志平觉得,刚才顾科长的要货电话让他心像春天的原野,心儿正随着花开放呢?也像是夏日碧空如洗的蓝天,流云顺畅。

两天后,唐山的电话通知他已找到车辆,下午装货,然后钟总把司机号码发给志平,让他货到付运费。

张庄寨在是皖北靠近和河南交界的一处丘陵地带,也是国家粮商品粮主产地。这里是淮河上游河南段的尾巴,也是安徽段的开头,西边绵延着大别山余脉,远远望去,青山如黛,近处河流,山岗交错,一派江淮丘陵景色。

志平骑着如风的摩托车赶到张庄寨,在高速出口处,联系了送货司机,司机告诉他还有半个多小时才到。志平便在高速出口的路边等,他拿出水壶灌了一杯水,看看快到午饭时分,便打了一针,等半小时就可以撕开面包吃午饭了!

志平刚吃完面包,就见一辆大货车慢慢地下了高速,然后出口交费。志平见到后面是那么熟悉可爱的菱镁瓦整整齐齐的码成一垛,便连忙朝大货车招手,一边连续的按响摩托车喇叭。司机也明白了骑摩托车的人应该就是接货的了,然后迅速达成一致,志平骑车在前面带路,大货车一路跟随。

志平对这一带的路太熟悉了,前面左拐一条官道是通往河南地界,右拐则是沿淮河往蚌埠方向。

张庄寨是个小镇,但因为特产天麻,这里便是万亩天麻小镇。每年秋天收获季节,大大小小的北方药贩子便过来收购天麻,再送到药材市场。当地特色的天麻让小镇富裕,生意活络。

粮站位于小镇西北十公里处的一处军垦农场,过了军民友谊桥就到了。

志平一路飞驰,忽然身后响起急促的喇叭声。他停下来,回头望过去,大车在后面缓缓地靠边,同时他也看到前面突兀地出现两个水泥墩,此时淮河沿岸加固堤防,这里限宽通行了,所有大货车都不能进了。

志平瞬间觉得嘴巴干渴,心里明白,一定又是血糖升高了。他忧心忡忡的走向大货车,不知道该怎么办。离目的地还有十公里吧?货车司机也表示很抱歉,实在是没办法了,否则一脚油门的事,几分钟就到了。

司机说的实在,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志平从没遇到过这种事,司机说问问有没有其他的路,如果没有,那就只好在本地叫小货车倒短途了。

志平骑车往镇上赶去,一路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仅此一条路通往粮站,这个季节大货车走不了。志平没再耽误时间,直接去镇上找车帮忙。问了两个在路边等着拉货的钓鱼车主,说拉一趟货去粮站至少200块,搬运费另算。

志平觉得太贵,这一大货车至少得6趟,1000多块钱运费,加上搬运工钱,如果按他们家里的搬运工三毛一张,还要360块钱,这样至少得1500块损失了。

志平不禁心疼起来,又去找便宜的,可人生地不熟的,他真是犯愁了。这时一个中年妇人走过来说她认识一帮搬运工,闲着可以帮他搬货。志平听了大喜,便问多少钱,按小时算,35块钱一小时。

志平便说,我们是按多少钱一张?

那我们没搬过。你看吧,我们都是三十五一小时。

志平算了一下,200张瓦,两个人40分钟就够了,不用一小时内。于是说三毛一张,足够了?

好吧,带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