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带晓月逃离(1/2)
一
志平吃过晚饭,坐车穿过灯红酒绿的市区,径直往灌口镇赶去。
想到今晚就住在距离鞋厂不远的旅馆里,这样他可以近距离观看晓月打工的环境。明天先找一天,找不到最后只有找警察叔叔了。
晚上十点多钟,志平看到大步鞋厂附近工人下夜班像是流水一样的嘈杂,工人在亮如白昼的夜里涌向路边,很快纷纷消失在厂区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治平看到好多男生出来都牵着一个同样服装的女友,他们在路灯下很随意的拉着手,无比亲密的走过。
志平才觉得这么遥远的距离把老婆放在
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不出问题才怪呢!
也许是坐着长途车太累了,志平很快倒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已经是八点多钟,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志平心里更加没有头绪了。
他想找小王的奶奶吗?但又没想好要说什么,让她管教好她孙子吗?几乎不可能啊!那找小峰吗?可晓月离开大步鞋厂后,晓峰也不知道任何信息了,他最多只能告诉小王奶奶在哪里。
志平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找到收废品的老人也是无解的。
离开厂里的小月和小王,除非在陌生的街头被他撞见,否则单单灌口小镇。每到下班高峰期时,就有好几万人打工的外地人,散落在小镇的各个位置。找个人无异大海捞针。
看着人地生疏的灌口镇,志平吃过早饭,漫无目的走在街上。他不知不觉看到一排白底蓝边的房子是那么熟悉,原来走到镇上派出所了。
于是志平站在门口,想着如何报案,思来想去,只有说老婆被人控制起来了,如此,才具有报案条件。
说干就干,志平义无反顾地去了派出所。警察非常客气,但说的是厦门版普通话,好在志平走南闯北,终于能明白无误地沟通。警察让志平提供了几个联系过的电话号码,然后让志平等,有消息就会告诉志平。
志平并不知道警察们干什么去了,自己觉得也没事了,只在大厅里转,他才看到全国警察学习漳州110的标语。原来他们联动起来,在快速查找晓月的行踪线索吧?
志平慢慢在街上晃,他觉得那些行色匆匆的女孩会不会有一个就是晓月?
大约两个小时左右,警察通知志平过来。他们告诉了志平出警的详细情况,说是找到了两人住过的旅馆。但根据旅馆老板的描述,像是两个谈恋爱的年轻人,不像是胁迫。
这下志平便紧张起来,说那他也不知道了,那该怎么办呢?
志平用一副可怜焦急的模样来掩饰自己提供信息的不准确。好在警察也没计较了,他们只劝志平要好好跟老婆沟通,有困难时再找警察。就目前情况,他们即使找到人了,也要调解很久,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他们也不可能控制一个人自由。
他老婆能不能回去?完全在于他了。
志平黯然神伤,警察安慰他也许会有线索的,保持手机畅通好了。
志平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来之前,父亲也劝他别着急来厦门,还说他们感情没到破裂的那一步,带不回来晓月呢?
看来现在果然如此!
志平在细雨蒙蒙的厦门街头,道路两旁的树木被雨水清洗的翠绿发亮。他只觉得厦门的警察是唯一能安慰到他的人了。志平又走回旅馆,他想再等一天,如果还没有消息,他就去找一下小王的奶奶,警告她,晓月的老公一直在厦门找晓月,如果小王不把晓月交出来,休怪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可是他现在静不下心来等任何消息了,感觉时间煎熬,他就按照小峰说的位置去找小王奶奶了。
这倒是很容易找到了,一位满脸皱纹,但眼光很犀利的老奶奶在门口棚子里收拾废纸盒,志平站在门口,半天没吭声。
他想到眼前这个老奶奶在异地他乡收废品,孙子在厂里做着破坏别人家庭的事,是什么样的家教才有这么不合常理的事呢?
于是志平便完全压抑下白刀红刀的想法了,只静静的坐下来,等着老奶奶把活干完。老人一开始还以为来了个熟人找她去收废品,但她捆好一包纸箱后,发觉不是,才走过来问:“这位小哥哥有啥事?”
志平“嗯”地叹息了一声,说:“王胜利是你孙子?”
老人没说话,上下打量志平,然后点了点头。志平便说:“我过来找陈晓月,我是她丈夫。”
老人在志平问王胜利是谁时,她就觉得眼前这位怕是来找陈晓月的,果然不出所料。
于是她停下手里的活,洗了洗手,把志平让进屋里。她倒了杯水给志平。
那一刻,志平觉得小王奶奶还是很通情达理的。面对找上门来的志平,她对他深感歉疚。志平说了,因为他在老家不能过来,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她就跟小王在一起了。
老妇人摇摇头,叹息地说:“一开始胜利带给我看了一眼,说是老家人,没结婚的。我心里还挺高兴的,后来我觉得不对,再问才说是离了婚的。这回我就没再相信了,一直反对他们。前两天来了一趟,还被我撵走了,反正我孙子工资也不归我,这点工资不够两人光。”
志平叹息了一声,他从心里觉得晓月差不多就是个害人精哦,他在心里暗暗骂责晓月,“人家的奶奶都反对的,你还赖在这里干什么呢?”
老妇人沉默了一会,诚恳地说:“小哥哥,我们王家条件不好,早年我老伴生病走了,只留下一个16岁的儿子,我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娶了媳妇。没想到孙子才五岁,儿子又在收树时被倒下来的树砸死了。”
老人像是早已习惯了那些悲伤的往事,她只平静地告诉志平,这个家庭如何一路辛苦的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