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汉官 > 第237章 受降城【5K】

第237章 受降城【5K】(2/2)

目录

南北朝时期,因其习惯使用高轮车故被称为“高车人”,隋唐时期则归入“铁勒”诸部,如回纥、薛延陀之流。

相比于赤发碧瞳白种的坚昆人,丁零人的主体则是黄种人。

说来丁零人的历史,其实比匈奴人还要古老。

早在商周时期,《山海经海内经》便又“钉灵之国”的记载,描述其民“膝下有毛,马蹄善走”。

“钉灵”者,“丁零”同音也。

并且根据记载,丁零人基本上都在北海(贝加尔湖)周边活动。

直到秦始皇在位时期丁零人方才被匈奴征服,成为其附属部落。

比如匈奴单于便曾任命汉朝降将卫律为“丁零王”,管理北海的丁零部落。

而在匈奴人统治下,丁零人时常遭其掠夺,不少丁零部落甚至被强制迁徙至漠南,世世代代成为匈奴的奴隶。

可以说正是在匈奴人的干涉下,才有了南丁零的存在。

所以当汉章帝时汉庭勾连草原各族共击匈奴时,丁零人才会主动助战。

但是,当鲜卑取代匈奴称霸草原之后丁零人的待遇并没有变的多好。

尤其是南迁至漠南的南丁零部落,时常与鲜卑时有冲突,多次联合汉军攻击鲜卑人,只是一直收效甚微。

而这次攻打中部鲜卑,除了自家的仆从胡骑之外,出于安全考虑魏哲并没有联络其他草原部落一起围攻步度根。

因为魏哲没办法确定这些草原部落是否可信,更不想在大战的时候还要分心防范队友。

只是魏哲没想到在打鲜卑人这件事上,丁零人自带干粮都要上。

南丁零几乎倾巢而出,硬是凑出了五千骑兵和步度根所部干上了。

而丁零人的出现,也确实帮魏哲分担了一部分压力。

即便事先没有任何联络,但在看见丁零人朴实无华的“投名状”之后,魏哲还是很快和丁零人达成了默契,相互配合。

当然,丁零人其实也是在赌。

毕竟魏哲如今在草原上早就声名远播了,都说汉人又出了一个霍去病!

所以丁零人赌得就是魏哲能打败步度根,重塑草原格局。

而事实证明,丁零人这次确实没有看走眼!

……

日落时分,追击残兵的汉军轻骑与仆从骑兵开始逐渐归营。

受降城外的尸骸在草原俘虏的忙碌下也被处理干净。

“末将无能,还是让步度根那厮逃了。”

帅帐之中,只见张辽遗憾的主动请罪。

虽然这一战草原联军大败,但终究还是没有留下步度根。

不过对此魏哲却没有太过失望,毕竟步度根那十万骑兵也不是摆设。

相比之下,魏哲更好奇步度根的去向。

“他往何处去了”魏哲皱眉道:“河西还是漠北”

若是步度根选择往河西撤退,那么无疑是去投靠西部鲜卑了。

若是步度根选择退往漠北,则是选择躲在漠北的狼居胥山中蛰伏起来。

毕竟在吸收消化了数十万匈奴人后,鲜卑人自然也学会了这招。

届时危险且辽阔的漠北沙漠,将成为步度根最好的屏障。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只见张辽面色难看的发出一声轻叹:

“……漠北!”

此言一出,帅帐内诸多汉军将校顿时都不由眉头紧皱。

沉默良久之后,还是田丰主动开口劝说道:

“明公,漠北天险更胜刀兵,此战塞北兵危已解,还是先行撤军吧。”

“假以时日,待幕府抽出手来再对付步度根这厮也不迟!”

在田丰看来魏哲这次出兵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

虽然没能尽善尽美,但是幽州边患基本都得到了大大缓解。

至少在魏哲击败袁绍之前草原上的胡人是没有能力再干涉汉地局势了。

张辽闻言顿时眉头紧皱,顿时沉声反驳道:

“幕府恢复精力时,步度根又何尝没有在休养生息。”

“此战他身边至少还有两万骑兵幸存,一旦让他在漠北缓过气来,必然会卷土重来!”

“如今若是纵虎归山,他日后患无穷也!”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若是这次不能把步度根一巴掌拍死,指不定下次他就会变成大麻烦。

一时间田丰与张辽各执一词,并且说的还都挺有道理。

田丰觉得做到这种程度就够了,接下来该回头处理汉地的事情了。

但张辽却觉得眼下是解决鲜卑隐患的天赐良机。若是今日错过,日后恐怕要百倍代价才能重新找回来。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冒点风险斩草除根。

大帐内的赵云、阎柔等人闻言,顿时也有些难以分辨。

甚至即便是魏哲自己,眼下都陷入了两难之中。

毕竟他也不敢保证经过这场教训之后步度根会进化到何种程度。

要知道骑兵三宝如今已经不算秘密了,这些东西一旦参战压根隐瞒不了。

步度根,乃至于河西鲜卑必然会有所改进。

也就是草原缺铁,不然鲜卑人搞出具装甲骑魏哲都不奇怪。

不过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斥候却忽然入内送来了一则战报。

而当魏哲看起密函中的内容时,顿时忍不住面露惊喜之色:

“当真天助我也!”

此刻魏哲终于不再犹豫,略作沉吟便做出了决断。

“传令:

迁渔阳郡太守华歆为雁门太守;

迁雁门太守崔琰为太原太守;

命郝昭为屯田校尉;令狐谋为晋阳令;常林为介休令;

辟王隗、韩文布、李子政为幕府从事;郭淮为幕府司马……”

在快速安排好并州诸事后,魏哲方才面色坚毅看向田丰赵云等人道:

“无需多言,明日拔营,兵发漠北。”

说实在的,这回崔琰确实帮了魏哲大忙。

因为随着太原郡入手,并州魏军的局势堪称是陡然好转。

除了西河郡的南匈奴还有点麻烦之外,就只剩下上党郡的袁军了。

魏哲整体的军事压力大减不说,战略空间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如今南线有太史慈、钟扈率领大军镇守,尚且还没有多危急。

相比之下,草原的情况反而要更急迫一些。

与此同时,在看过太原战报之后田丰也没话说了。

当前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并州局势既然好转,那么草原也确实多了不少的操作空间。

于是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魏哲当即留下并州屯兵在受降城镇压周边部落。

至于魏哲则带着剩余府兵以及丁零、乌桓等仆从骑兵轻骑简从一路北上。

说到最后魏哲看向一旁的张辽,严肃道:“文远,我给你留一半牛羊,其他我且带走,此地鲜卑人你好生管制,勿要让乌桓人兼并了去。”

魏哲可不想好不容易打压下去鲜卑人,一转眼乌桓人又冒出头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