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56章 夫妻

第556章 夫妻(1/2)

目录

第556章夫妻

来自西方的八国联使,最终赶在北风仍在吹拂的暮春时节,登上了船只,扬帆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临行之前,

皇帝赐予了他们许多财宝锦缎,并整理了一些书籍,从国中收拢了一些人才,专门送给泰西的诸侯们。

“开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们立国在泰西的丛林沼泽之中,身边存在着太多蛮夷和野兽,情况有类周初的诸侯。”

“然而周之诸侯尚且能多见天子,朝拜宗周,今之诸侯却远隔山海,其国极目远眺,也无法窥见分毫踪迹。”

“朕给予你们诸夏的典籍、工匠,惟愿你们能在泰西之地,更加壮大,以传繁衍我祖先的血脉,传播我诸夏的荣光。”

使者们伏地三拜,“必不辱使命!”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补充道:

“教化蛮夷,可以使之闻道,而不可使之得技。”

“蛮夷戎狄,皆禽兽之徒,本性凶残,不知羞耻。”

“若使之习得道理,尚且可以立身为人。”

“然若在得道之前,便使之习得铸铁磨刀的技艺,只恐为禽兽添翼。”

煌煌大汉,立国数百年。

对蛮夷的态度是很直接的——

听话的收下当狗,

不听话的当场打死。

如果做狗做的好,还能得到天子赐下的财宝,甚至可以获得承载了诸子智慧的典籍。

但锻造铜铁,编织甲胄等等,能帮助一国一族迅速成长起来的真本事,

他们是很少给予的。

这使得已经给汉家天子当了好几代外甥的匈奴人,每每忍不住在边境动手,也是以抢夺女子、工匠为主。

哪怕是太平道,

也是要先教化了对方,再传授他们耕耘纺织这样基础的技艺。

其他更高级更好用的,还需要继续看其表现。

诸国使者自然明白这样的道理。

他们是诸夏的血脉,又沐浴着上帝的仁慈,于技艺上并没有缺乏的。

中央之国可以凭借勇武和更锋利的刀剑,更坚固的甲胄,做到一汉当五胡。

他们在泰西,也能取得“一夏抵三蛮”的战绩。

可人少就是人少。

文明的斗争是需要人口作为基础的。

身处泰西之地,居于戎狄之间的君子们,才不会在羽翼未曾丰满之前,就做出资敌的事,为自己送上一根绞索呢!

特别是刘楚!

为了在不壮大蛮夷力量的前提下,获得对方的助力,吸引他们来接受文明的教化,刘楚之君可是亲身上阵,为国捐躯了好几代人的!

可惜,

罗马自有其文质根基,不像日耳蛮那种丛林野人一样好对付。

西海的嬴秦覆灭之时,作为老邻居的罗马更是在其尸体上爽吃了一顿,接受了不少秦人,引入了许多源于诸夏,又被嬴秦灌溉多年的先进技术。

所以塔西佗来到中原后,在这方面的追求并不浓烈,更加注重对文明未来的思考。

天子给他准备的诸子文章,正好合他的口味。

属于脱离低级趣味,目光更加长远,追求更加高尚的那种。

也怪不得能在大陆的西方,同迁移过去的诸夏抗衡。

……

“我对泰西的处置,你能够明了其中道理深意吗”

送走了泰西的使团后,皇帝又找来阴皇后,这样询问她。

在对待身边亲友这件事上,皇帝有些近乎前汉宣帝的柔和。

大概是因年幼失母,身边照顾关怀他更多的,是两位兄长的缘故。

所以,

即便认为皇后阴氏活泼了些,娇纵了些,但皇帝面对这个与自己年纪相近,年少相处的妻子,还是有些舍不得。

他想要培养阴氏的能力,让她能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国母。

刷题娱乐时,

能跟上皇帝思路的伙伴邓绥也时常劝说他,要给阴氏练习的机会。

毕竟不是谁都拥有皇帝这样超然的天赋,坐在位子上便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阴氏出身高贵,父母也很疼爱她,有几分娇气是很正常的。

皇帝那时便说,“那你也出身高贵,为何不像她那样的”

邓绥于是解释起来,“我父乃是武将,不喜文学。”

邓绥的父亲邓训,

是先帝时期的官员,担任武威太守、护羌校尉之职。

只是永元四年的时候,他便因病死在了任上。

皇帝想起这件事,便不再同邓绥说这伤心的话。

只转来阴氏这里,指点起她该如何做好国母。

奈何阴氏并不愿意接受。

她认为自己已经做的够好了,但皇帝的要求却日日增高。

这让她生出几分怨妒来,猜测是邓绥的阴谋,让皇帝故意刁难她,然后好损害她的颜面,传扬她的贤名。

是以,

面对皇帝的询问,

心里埋怨他收回了自己处理国礼权力的阴氏抿着嘴巴,不愿说话。

可皇帝还在问她。

阴氏便不满的开口,“邓绥聪慧,这样的小事何必再来问我呢”

皇帝皱着眉说,“你是皇后,这种事只能你我来处理,岂能授之他人”

阴氏听到他这样的话语,忽然用丝巾擦着脸,娇声哭了起来:

“可邓绥羞辱我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帮我说话呢”

“你对她的宠爱已经超过了我,我这个皇后还能当多久呢!”

皇帝便问她,“邓贵人何时羞辱了你”

阴氏有些善妒,向来只有她欺负后宫其他人的份,没有被人反过来欺负的道理。

而以邓绥那有些较真的性情,面对皇后,她只会向臣子侍奉君主那样恭敬,不敢有违背的姿态。

阴氏便说,“她同我行走时,常常把腰弯下去,这分明是在讥讽我不如她!”

阴皇后身材并不修长,性格又颇有飞扬,因此举止常有失仪。

邓绥担心这会让她招来别人私下的讥讽,与之相处时,十分注重对阴氏的遮掩。

偏偏邓绥继承了父祖武将的血脉,身材较之寻常女子要高大些,于是只能对着皇后低头弯腰,以免因为海拔问题,有所疏漏。

皇帝在召见后宫妃嫔,将一时难以思索出结果的政事询问她们时,便见过邓绥那样的姿态。

他很赞赏邓绥的恭敬。

毕竟虽然宠爱,可地位身份摆在这里,是不能乱来的。

可惜阴皇后并不接纳这番好意。

她只觉得自己受到了无声的嘲笑。

皇帝对此十分无语,跟阴氏的感情也日益淡薄起来。

但他顾念过往的情谊,并没有生出废后的想法。

这让阴间的先帝们松了口气。

“立后立储,皆为国本之事,不可以轻易为之。”

在这件事上有过经验的光武告诫自己的子孙。

为表真诚,他还将当初自己废长子刘疆,另立明帝刘庄的各种想法顾虑,都说了出来。

唉,

死到如今,

许多事不看开也得看开了,

身体在厚重的棺椁里早已化为一滩污水,何必还摆着生前帝王的架子不放,重视脸面问题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