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感冒(上)(2/2)
原来木屋做的是下沉处理,推开门后,还有木头拼接的九阶台阶,能够下到屋内,而阻挡木门的,是已经在木门后的第一级台阶上生出的苔藓。
段子枫见门开了,就想当先走进屋内,我连忙伸手拦住,道,“等一等,屋子好久没人住了,等空气流通一下再下去。”
就在我话音未落的时候,我们登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松香味儿,以及……一股淡淡的肉香。
这肉香并非炉灶上炖煮出的肉味儿,而是淡淡的荤油味道,以及肉被烟熏处理以后散发出的果木熏肉味儿,应该是木屋中有放置腊肉或者熏肉。
段子枫抽了抽鼻子,喜道,“哟,我估计,咱能吃到肉了!这木屋里肯定有腊肉!”
东北的气候条件与北高丽相似,一年之中有长达八个月的冬季,这样的环境使得东北地区制作腊肉的情况相对较少。由于冬季漫长且寒冷,新鲜肉类的保存相对容易,人们通常会选择直接食用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储存,而不是像南方地区那样普遍制作腊肉。
此外,东北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也对腊肉的制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东北地区以炖菜、炒菜等烹饪方式为主,对于腊肉这种经过腌制和晾晒的肉类制品需求相对较低。而且,当地的人们更倾向于食用新鲜的食材,以保证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东北完全没有腊肉的制作。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家庭中,仍然可以看到有人制作腊肉。这些腊肉往往是作为一种特色美食或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存在,给人们带来别样的味觉体验。
如果说,这个木屋的使用概率较大,说明有人常住在这里,那么,就有了制作腊肉或者熏肉的理由,我正在思索的时候,段子枫还是第一个走进了木屋中。
“有肉,有肉,嚯,这肉闻着不错啊!”段子枫一边说着,一边拎了两大片用钩子固定的棕黑色的腊肉从木屋中走了出来。
还真是腊肉,不过估计是挂的时间已经很久,并且当时制作使用的熏制方式的原因,两大片腊肉并不能看出是什么部位以及什么动物的肉,肉的表面覆盖了一层棕黑色的物质。
段子枫直接用手撕开了其中一片,令人意外的是,腊肉非常容易的被直接撒了开来,漏出了里面厚厚的油脂。
段子枫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纳闷道,“这什么肉,香是挺香的,但是怎么这么软骨?”
李翠接过另一片腊肉,闻了闻,也顺手撕开腊肉,漏出来肉中的油脂,仔细检查了一遍,摇了摇头道,
“看不出,不过绝对不是猪肉和牛肉,猪肉没有这么软的。”
“估计是腊鱼吧。”韩天志道
北高丽临海,偶尔也有一些海里的鱼类被捕捞上来,送到市场上售卖,当然了,如今北高丽依旧是计划经济,售卖的店铺也都是国营商店。
“这边不是都吃明太鱼嘛,这厚度可不太像明太鱼,倒像是三文鱼,你看这油。”段子枫道。
“咱遇着了,咱就吃呗,大不了给屋里留点钱,反正咱们华夏的货币在这边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