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奥运会开幕式总策划(2/2)
“不过,《决战中途岛》这片子,是不是太过商业化、娱乐化了?深刻性似乎有所欠缺……”另一个声音响起,带着审慎的考量。
“我觉得,商业化未必是缺点。”立刻有人接话,“电影毕竟是拍给大众看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乐在前面。票房成功,本身就说明李琦同志把握市场、讲好故事的能力是过硬的。而且,影片本身并未歪曲历史主流。”
“是啊,分工不同。搞娱乐产业,就不能用搞教育宣传的思路硬套,既然当初决定支持他,放手让他去干,现在出了成绩,就更证明这条路走得通,只要大方向没错,细节不必过分苛责。”
“听说这小娃娃,之前还推了春晚的邀约?一心扑在电影产业上。我看,能力越大,责任可以再大一点嘛,这样的人才,应该给他加加担子。”
“…”
…
就在报告递上去三天后,李琦再次被请去“真理部”谈话。
领导亲自给他倒了杯茶,笑容比上次更亲切几分。
“李琦同志啊,”领导开口,声音洪亮,“你送上来的这份报告,让我们几个老家伙都很振奋啊!不得不对你刮目相看!小小年纪,竟然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不声不响,就在米国文化腹地插上了我们的红旗!了不得!会上,大家可是把你夸上了天…”
李琦连忙欠身,姿态放得极低:“领导您言重了。我只是做了一点分内的事,赶上了好时代,加上一点运气。一切成绩,都离不开上面的政策和领导的支持,我们只是坚定地执行群众路线的。”
“嘿,”领导笑着用手指虚点他,“你小子,怎么也学会这套官面文章了?做得漂亮,难道还不许人夸了?放松点,今天叫你来,不是给你上夹板的。”
领导走到他身边,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话锋随即一转:“不过,既然你这么难干,而且干得如此漂亮,组织上经过考虑,确实想给你加加担子,听听你的意见?”
又加担子?
真把我当大明朝的举重冠军了?公司海外扩张正到关键期,国内业务也不能松,他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
“领导,我感谢组织的信任,”他措辞谨慎,“只是目前公司业务正处于爬坡阶段,时间上确实……”
“别急着拒绝,”领导打断他,笑容依旧,但语气不容置疑,“不会占用你太长时间,是个阶段性的大项目,我们不是申奥成功了吗?”
领导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长安街的车水马龙:“国际奥组委那边,开幕式、闭幕式的创意筹备工作马上就要启动。这是向全世界展示新华夏形象的最高舞台,意义非同一般。部里有个初步想法,想把这个开幕式的总协调、总策划工作,交给你来牵头负责。”
“我们研究了近几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发现各具特色,难度极大,需要最专业、最具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来统筹。
你现在无论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是对国内外观众口味的把握,思路都更活泛,由你来主持这项工作,我们认为再合适不过。”
“专家团队、导演人选、艺术构思,都由你牵头组建和定夺,需要哪个部门、哪些资源配合,你尽管开口,部里给你开绿灯,全力保障!”
“呃……”李琦愣了一下。
总协调、总策划?他迅速捕捉到关键词——是让他来“主持”、“牵头”,把握方向和资源,而不是具体让他去当导演,事无巨细地去拍每一个镜头。
他顿时明白了上面的深意,也瞬间松了一口气。
不用自己亲自去啃导演那块最硬的骨头,压力顿时减轻大半。
核心是把握创意方向和协调资源,这正是他擅长的。
实在遇到艺术实现的难题,眼前不就现成摆着一位——老谋子么?
虽然他心里已经“借用”了他未来那震惊世界的活字印刷创意,但中华五千年文明,最不缺的就是璀璨瑰宝可供挖掘。
时间还算充裕,集合全国顶尖智慧,绝对能打造出一台超越历史的精彩盛典。
这活,能接。
而且,必须接。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也不应拒绝的历史性机遇。
“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领导看着他变幻的神色,微笑问道。
李琦深吸一口气,站直身体,语气坚定而清晰:“感谢组织的信任!能参与并主持这项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保证尽全力完成!”
领导脸上露出极度满意的笑容,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有魄力!”
领导坐回办公桌后:“这样,你先拿个初步的构想方案上来,不用太细,有个方向性的思路就行,时间还充裕,你可以先忙你手头那部主旋律电影,说起来这个…”领导像是刚想起,随口问道,“听说你已经有具体题材了?”
“是。”李琦点头,“初步定名为《建国大业》,我打算采用全明星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