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家种田(1/2)
扬州城外的官道上,初春的风还带着几分料峭寒意,却吹不散队伍里的轻松氛围。
苏言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走在最前,马鬃被风吹得微微扬起,他身上的青色道袍边角绣着细密的护世符文,在阳光下泛着淡金色的微光。
身后跟着二十余名枢梦宗弟子,每个人肩上都背着鼓鼓囊囊的粗布行囊,行囊缝隙中偶尔漏出的灵脉矿石,会在颠簸中闪过一抹温润的青光。
这些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从苏家抄没的修行根本:泛着灵光的中阶灵脉矿石、用丝线装订成册的古修士手札、还有数十个贴着朱砂标签的瓷瓶,里面装着能快速补充灵力的补气丹与淬炼筋骨的淬体丹。
小鹿跟在苏言的马旁,雪白的绒毛上沾了些路边的草屑,它不时低头啃食刚冒芽的青草,偶尔抬起头,用湿漉漉的黑眼睛看一眼苏言,发出一声“揪妮”。
旭东道人骑着一匹扬州瘦马,手里晃着那只从不离身的青铜酒葫芦,葫芦口塞着的红布随着马蹄声轻轻摆动,他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却难掩眼底的轻松:“言儿啊,这京城的事总算了了,回到扬州,咱们可得好好喝一杯。我藏了三十年的女儿红,这次拿出来给你接风!”
苏言侧过头,看着旭东道人鬓角的白发,嘴角露出一抹浅笑:“师父的酒,我自然是要喝的,不过得等咱们把百姓的事处理完再说。”
说话间,前方的弟子突然高声喊道:“宗主!前面就是枢梦宗了!”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原本简陋的木栅栏已被替换成半人高的青石围栏,青石板缝隙间还嵌着细碎的灵脉粉末,能隐约感受到淡淡的灵气波动;栅栏上挂着的驱邪幡换了新的,青色幡面上用朱砂画的驱邪符纹路清晰,在风中猎猎作响,发出“哗啦”的声响;山门两侧各站着一名值守弟子,他们穿着统一的青色道袍,腰间系着刻有“枢梦”二字的黑色令牌,脊背挺得笔直,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看到苏言等人,眼中立刻闪过欣喜,快步迎了上来:“宗主!您可算回来了!墨长老让我们每天都在这儿等,就怕您路上出什么事!”
苏言翻身下马,动作利落,他伸手摸了摸小鹿的头,才对值守弟子道:“辛苦你们了,这几日宗门没出什么事吧?”
“没有没有!”左侧的弟子连忙摇头,“墨长老把宗门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组织我们加固了山门,开垦了后山的灵田,就是……就是这几日有不少扬州周边村落的百姓来求见,说去年水灾过后,地里的淤泥还没清干净,又赶上青壮劳力被征去修河堤,田地都荒着,想请咱们枢梦宗帮帮忙,想想办法。”
正说着,墨谷子的身影从山门内快步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长衫,袖口沾了些墨汁,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牛皮账册,账册边角被翻得有些磨损,显然是时常翻阅。
看到苏言,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快步上前,将账册递到苏言面前:“苏言,你可算回来了!京城的事我都从传讯玉简里听说了,你把苏家那万贯家财尽数上缴国库,还在京城建了清玄观,让旭东悬壶济世,这两件事做得漂亮!”
他顿了顿,手指在账册上翻到标记着“民生”的一页,语气沉了几分:“不过眼下有件急事——你看,这是近十日来求见的村落名单,张村、李村、王家庄……一共十二个村子,每个村子都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荒田。百姓们说,再拖半个月,春耕就赶不上了,到时候不仅他们要饿肚子,扬州城的粮价也得涨。”
苏言接过账册,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划过,上面用小楷记录着每个村子的荒田面积、缺少的劳力数量,甚至还有百姓们的签名画押,字迹虽潦草,却透着急切。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山门内忙碌的弟子,沉声道:“百姓的事,是咱们枢梦宗立足扬州的根本,必须优先解决。墨老,咱们先去库房,除了给弟子们分配修行资源,我还有个想法——打造耕种傀儡,用傀儡代替人力,解决荒田耕种的问题。”
“耕种傀儡?”墨谷子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他伸手扶了扶鼻梁上用木簪临时充当的发簪,凑近苏言,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这主意好!若是真能做出能耕种的傀儡,不仅能解百姓的燃眉之急,还能让咱们枢梦宗在扬州百姓心里站稳脚跟!只是……我之前也研究过傀儡术,寻常的战斗傀儡成本极高,一具就要用到三枚中阶灵脉矿石,还得刻复杂的驱动阵法,耕种傀儡的成本和工艺,咱们能扛得住吗?”
“放心,成本能压下来。”苏言笑着点头,转身朝着库房的方向走,“从苏家抄没的物资里,有不少废弃的傀儡骨架和边角木料,还有一堆用不上的低阶灵脉矿石碎块,这些都能利用起来;工艺方面,我记得之前翻到的古修士手札里,有基础傀儡的驱动图纸,不用刻复杂的战斗阵法,只保留基础的行走和动作驱动,稍作修改就能改成耕种用的。咱们先设计三种最实用的:翻土傀儡负责清理荒田、翻松土壤,播种傀儡负责均匀撒种,浇水傀儡负责灌溉,先解春耕的燃眉之急。”
旭东道人听到“傀儡”二字,也来了兴致,他晃了晃酒葫芦,快步跟上苏言的脚步,酒葫芦里的酒液晃出细碎的泡沫:“打造傀儡算我一个!后山有一片老松林,里面的松树长得结实,做傀儡骨架正好;我还认识山下铁匠铺的王老铁,他打了一辈子铁器,做铁犁、铜管这些活儿,他最拿手,我去请他,还能让他带几个徒弟来,加快进度!”
苏言回头看了一眼旭东道人,笑着点头:“有旭东师父帮忙,这事就更稳妥了。咱们现在就去库房,把能用的材料清点出来,争取三日内做出第一批傀儡,先给荒田最多的张村送去试用。”
三人快步走向位于宗门东侧的库房。库房是一间宽敞的石屋,屋顶用木梁加固,地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板,角落里堆着几个半人高的木箱,上面贴着“苏家抄没物资”的封条。
苏言走上前,伸手撕掉封条,打开其中一个木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具废弃的傀儡骨架,这些骨架大多是战斗傀儡损坏后留下的,有的缺了手臂,有的断了腿骨,但核心的驱动腔还完好无损。“你看,这些骨架正好能用。”
苏言指着一具缺了右臂的傀儡骨架,“咱们把缺失的手臂换成铁犁,在驱动腔里嵌入一块低阶灵脉矿石碎块,再刻上简单的‘行走’‘翻土’驱动符文,就能做成翻土傀儡。”
墨谷子凑上前,仔细查看傀儡骨架的驱动腔,手指在腔壁上轻轻抚摸,感受着上面残留的灵气波动:“没错,这驱动腔的材质是玄铁混着灵木,足够支撑低阶灵脉矿石的驱动。我之前研究过基础符文,‘行走’符文需要刻在腿部关节,‘翻土’符文刻在驱动腔侧面,两个符文用灵脉粉末连接,就能形成简单的驱动循环,一具傀儡最多用到半枚低阶灵脉矿石碎块,成本确实低。”
他转身从另一个木箱里翻出一本泛黄的古修士手札,手札封面写着“傀儡基础图谱”四个字,纸页边缘已经有些碳化。
翻开手札,里面用墨笔绘制着各种傀儡的结构图,还有详细的符文刻画方法。墨谷子指着其中一幅“人型基础傀儡图”,对苏言说道:“你看,这具基础傀儡的关节设计很灵活,咱们把它的腹部改成中空的储物仓,在仓底开个能调节大小的小口,装上控制开关,就能做成播种傀儡——种子放在储物仓里,傀儡行走时,小口自动打开,种子就能均匀撒在田里。”
“浇水傀儡更简单!”旭东道人凑过来,手指在傀儡图上画了个圈,“在傀儡背上装个木质水囊,水囊底部接一根铜管,铜管顺着傀儡的手臂延伸到手掌位置,在铜管上刻个‘控水’符文,用灵脉矿石驱动,傀儡就能控制水流大小,给田里浇水了!”
苏言看着手札上的图谱,又看了看库房里的材料,心中已有了完整的计划:“那咱们就分工合作。墨老,您负责修改图纸,把翻土、播种、浇水三种傀儡的结构图细化,标注出符文的位置和需要的材料用量;徐道长,您现在就去山下请王老铁和他的徒弟,顺便采购一些铁块、铜管和木料,记着跟百姓说,咱们做傀儡是为了帮他们耕种,让他们放心;我让弟子们把库房里的废弃傀儡骨架分类整理,挑出能用的,再把灵脉矿石碎块收集起来,打磨成适合嵌入驱动腔的形状。”
“好!”墨谷子和旭东道人齐声应道,转身就去忙活。墨谷子从怀里掏出一支石墨笔,趴在木箱上开始修改图纸,笔尖在纸页上快速滑动,不时停下来思考片刻,补充细节;旭东道人将酒葫芦别在腰间,快步走出库房,嘴里还念叨着“王老铁肯定在家,他最喜欢这个时候琢磨铁器”。
苏言则走出库房,对着不远处正在整理灵田的弟子喊道:“张青、李石、王浩,你们三个过来一下,还有负责物资管理的弟子,都到库房集合!”
很快,几名弟子快步跑了过来。张青是筑基期弟子,力气大,之前跟着墨谷子加固过山门;李石擅长木工,经常帮弟子们修理桌椅;王浩则心思细腻,负责管理宗门的物资登记。
苏言指着库房里的傀儡骨架,对他们说道:“张青,你带两名弟子,把这些废弃傀儡骨架分类,完好的驱动腔做上标记,损坏的部件挑出来,看看能不能修复;李石,你带着木工组的弟子,把库房里的木料整理出来,挑选适合做傀儡关节和储物仓的,先锯成合适的尺寸;王浩,你把灵脉矿石碎块收集起来,用砂纸打磨成直径两寸左右的圆块,注意别浪费,哪怕是小碎末,也收集起来,后面刻画符文能用。”
“是!宗主!”三名弟子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张青带着两名弟子走进库房,小心翼翼地搬运傀儡骨架,不时用锤子敲掉骨架上的锈迹;李石则指挥木工组的弟子,将堆在角落的木料搬到院子里,用墨斗放线,锯子在木料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王浩则拿出一个铜盆,将灵脉矿石碎块倒进去,用细砂纸仔细打磨,阳光透过库房的窗户,照在他手中的矿石碎块上,反射出细碎的光芒。接下来的三日,枢梦宗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