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元宵到(1/2)
结果让陈羽与一众官员没有想到,面对陈羽的落幕致辞,台下的一众学生陆陆续续的站起身来,恭敬的弯腰拱手道:
“学生多谢老师今日教诲,必将不负朝廷期盼、不负恩师嘱托,在大学生涯奋发图强,考取功名,报效祖国!”
台下众人的台词像是提前约好似的,字句分毫不差,即便说出口时算不上完全同步,整体的规整度也相差无几。
这些学子不管是通过第一类招生,考进来的寒门子弟;还是通过第二类招生,花钱进来的商家子弟。
此时全部都作出这弯腰拱手的动作。
并在保持礼节的同时,话语中的称呼也变成了老师。
这样的礼节,算是读书人当中的最高了。
毕竟,若陈羽是一位今后来大学当中教书的七十岁左右大儒,拥有极高的才识,那么这些学生给他行如此大礼,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哪怕陈羽不是一位七十岁左右,在学术一道上威望很高的大儒,在李祭酒的主持下,使得一众学子给陈羽行这个大礼,也能够说得过去。
而现实的情况是,陈羽只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是什么来大学当中教书的大儒。
在年龄方面,台下估计找不出几个比陈羽年龄相差不多,甚至小的了。
不仅如此,在前一段时间,站在台上的陈羽,还与站在台下的众学子,一同参加永乐一朝的首届恩科。
面对以上情况,台下的一众学子,仍然还能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对着陈羽行下如此大礼。
且发自内心的以老师相称呼。
众学子的这种表态,可以说明许多东西。
三人行必有我师!
陈羽虽然年龄年轻,但却凭借着敢为天下学子请命的人格魅力,与力压天下学子的才识,最终又以真实的情感投入说出的一番劝学致辞。
至此,算是彻彻底底的征服了台下的一众学子。
当然,台下除了被陈羽征服的学子,还有官员。
只不过这些官员看着学子的反应,全部震惊的在了原地。
他们虽然也是通过读书,从学子跨越了阶级,成为了士。
但学子这个身份,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脱离太久,久到都有些陌生。
至于是在最开始在大街上知晓天下学子,在看了皇榜上面张贴陈羽为天下学子请命的内容后,想着陈羽的威望会在天下学子中提高。
可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高!
好家伙,着实超出预期。
刚刚那一幕,若是让朝中的其他不知情的官员来此,看了之后,估计会认为是什么名震天下的大儒来此讲学了。
毕竟,不要说大学里面的官员了,哪怕是朝中的官员随便拿出来一个,估计也很难出现这样的场面。
读书人,尤其是还没有入仕遭受官场毒打的读书人,身上是有傲骨存在的。
那种傲骨,不会使得全体学子出现以对方权势之高,从而弯腰行礼,且心服口服的以老师相称。
唯有真正做到令所有学子全部敬佩,乃至敬仰,才会出现方才那一幕。
全部动作之所以让人看了感觉震撼,是因全部发自内心。
就拿李祭酒来说,他不仅是大学里面的最高领导人,放在朝廷中的正二品官员,礼部尚书的官职,依旧能打。
在整个天下间,在天下学子当中,也是有着一定的威望。
可是他上台与陈羽上台,台下众学子的反应做对比,相差甚远。
远到像是李志刚这种已经看淡了这些功名利禄的诱惑,却依旧有些羡慕。
原因无他。
李志刚认为陈羽在台上受到一众学子发自内心的膜拜,一定会爽。
哪里像自己,是以权势压人。
唉!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同样与陈羽身为文臣,且自认在才识、字迹、诗文上有些造诣的李志刚来说,想着自己不知道这有生之年,能不能复刻一出陈羽方才那一幕。
今后应该能有机会吧?
思索之际,李志刚见到陈羽从演讲台上下来之后,当即一脸笑容的迎了上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之后,先接替陈羽上了演讲台,宣布大学第一届开学大典,到此圆满结束。
台下的众学子听见这样的消息,都显得意犹未尽。
但结束了就是结束了。
再继续待着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众学子都有秩序的离场了。
只是在众学子离场的过程中,还在不断议论着这场开学大典。
几乎全部的话题,都聚焦在陈羽身上。
他们今日算是见识到了,为何与他们同届参加恩科的陈羽,能够取得状元头衔,且获得魁星称号。
不论是文章的深度、还是眼界的长远、包括诗文的哲理,乃至话语中的道理,都让一众学子发自内心的深感佩服。
从今日过后,可以预料到,大学完成了开学大典正式运转中,陈羽将会成为大学里面的人气王、风云人物。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古代舆论场中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不是泛泛而谈的自媒体,而是深耕学问的读书人。
正因如此,陈羽在大学开学大典上的这番演讲,从一开始就注定会突破校园的边界,传遍天下每一个有学子聚集的角落。
或许有人会提及,此次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皆是恩科考试中的落榜之人。
但必须清楚的是,即便未能在恩科中崭露头角,这些学子的学识与素养,在天下千万读书人里依然处于上游水准,绝非平庸之辈。
他们在多年求学路上,早已结识了众多同窗挚友,彼此间常有书信往来。
如此一来,在日常的笔墨交流中,顺手提几句陈羽在开学大典上的事迹与言论,便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份口口相传、笔笔相记的力量,远比任何刻意的宣传都更具穿透力。
由此可见,陈羽声望的第二次暴涨,必然会因这场开学大典上的精彩表现而开启。
用不了多久,他的名字与事迹便会再次传遍四方,为他带来声望的又一次巨大飞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