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大二上学期(3)(2/2)
走进图书馆,姜语桐和王梦婷已经占好了位置,桌上摆着笔记本电脑和打印好的资料。“琪琪快来!”姜语桐招手,“我们刚整理好论坛分享的大纲,你看看行不行。”林芷琪坐下来,看着屏幕上的PPT框架:第一部分“运动员视角的独特性”,第二部分“解说中的专业术语运用”,第三部分“如何平衡情感与理性”,每个部分都标了重点案例。
“太好了!”林芷琪忍不住赞叹,“你们考虑得太细致了,比我自己想的还全面。”王梦婷笑着说:“我们还找了你的比赛视频,准备在分享时放片段,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运动员的视角。”哈斯木补充道:“我还整理了双语解说的术语表,到时候可以跟大家分享国际赛事的解说技巧。”
四人围在电脑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分享内容。林芷琪结合自己的训练和比赛经历,给每个部分补充了具体案例:“在‘情感与理性平衡’这部分,我可以说说上次全国锦标赛,我解说队友比赛时的感受——既为她紧张,又要保持专业,不能带太多个人情绪。”姜语桐立刻记下来:“这个案例特别好,能让听众更有代入感。”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四人收拾好资料,一起去食堂吃饭。刚坐下,就听见邻桌的同学在讨论下午的“体育解说实战课”:“听说今天要模拟奥运会解说,还要分组比赛呢!”林芷琪眼睛一亮:“我们下午正好没课,一起去听听吧?说不定能给论坛分享找些灵感。”室友们纷纷点头:“好啊!”
下午两点,“体育解说实战课”在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开课。林芷琪和室友们找了后排的位置坐下,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学生,连过道上都站了不少人。讲课的是电视台的资深体育解说员刘老师,他刚播放完一段奥运会游泳比赛的视频,就笑着问:“有没有同学想试试解说这段视频?”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没人敢举手。林芷琪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身:“刘老师,我想试试。”教室里顿时响起掌声,刘老师也笑着点头:“好,那就请林芷琪同学上来,大家欢迎!”
林芷琪走到讲台前,接过话筒,深吸一口气。随着视频播放,她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开:“各位观众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女子100米蛙泳决赛的最后25米,ne5的运动员正在加速!她的蛙泳动作非常标准,划手和蹬腿的配合堪称完美,每一次划水都能带来强大的推进力……”她结合自己的比赛经验,不仅描述了运动员的动作,还分析了她的战术安排,时不时加入对运动员心理的解读,让解说既专业又有感染力。
视频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刘老师满意地点点头:“芷琪解说得非常好!既有运动员的专业视角,又有解说员的语言魅力,尤其是对战术和心理的解读,比很多职业解说员都到位。”他顿了顿,继续说:“其实体育解说的核心,就是要让观众‘看懂’‘共情’,芷琪做到了这两点,值得大家学习。”
林芷琪走回座位时,脸颊有点发烫,室友们都笑着给她竖大拇指。接下来的课程中,刘老师邀请林芷琪分享了解说技巧,她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同学们讲了如何平衡专业术语和通俗表达,如何在解说中融入个人风格。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记笔记,还有人在课后围过来请教问题。
傍晚时分,课程结束。林芷琪和室友们一起走出教学楼,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今天真是收获满满!”姜语桐伸了个懒腰,“不仅听了刘老师的课,还听了琪琪的解说,感觉自己对体育解说的理解又深了一层。”王梦婷点点头:“我们可以把刘老师讲的‘共情技巧’加进论坛分享里,让内容更丰富。”
回到宿舍,林芷琪刚放下背包,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琪琪,今天去体育总局训练累不累?”妈妈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关切,“我给你寄了点你爱吃的牛肉干,明天应该就能到了。”“不累,妈,今天训练很顺利,郑指导还夸我进步了呢!”林芷琪笑着说,“对了,下个月我可能要去解说世界泳联世界杯,到时候你一定要看直播啊!”“好!妈妈肯定看,还会叫上你爸和你哥一起看!”妈妈的声音里满是骄傲。
挂了电话,林芷琪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下午的笔记。哈斯木坐在她旁边,帮她筛选论坛分享的视频片段;姜语桐和王梦婷则在一旁讨论PPT的设计风格。宿舍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讨论声,温暖的灯光照亮了四张专注的脸庞。
晚上十点,宿舍准时熄灯。林芷琪躺在床上,想起今天的点点滴滴:体育总局的加练、室友们的帮助、刘老师的指导、妈妈的关心……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瞬间,像一颗颗小星星,照亮了她追逐梦想的道路。她轻轻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明天又有新的任务等着她:晨跑、上课、晚训、完善论坛分享内容,但她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每一步,都是向梦想靠近的方向。
窗外的月光洒进宿舍,温柔地照亮了桌上的训练计划和论坛资料。林芷琪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有身边人的支持,有自己的坚持,就一定能在游泳和解说的双轨道路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