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90章 参观

第90章 参观(2/2)

目录

“手套仍然是许记的渠道。这次箱包皮具我们用诚记的渠道,工价上我能给的再好一些。从最简单的腰带,到大型的提箱”张诚说,边说边展开产品树。庞大的产品分支枝枝叉叉,让跟随在巩侯身后的李灵也都目眩神迷。

“李灵安排设计和研发,张村的设计和研发能力肯定不行!三哥你安排好工艺标准,做好验收。皮具手工制作,还是很有前途的,如果每个女子都是皮具制作的专家,千八百个女子,和他们的家族时代相承,也能维系几百年时间……”

手工皮具当然比养蜂还是要辛苦一些,还是要寡淡一些。但是有些东西就得靠手工。

赵三球的视线却被另外一样事物吸引过去。

在巩侯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玻璃柜子,柜子里有一只透明的琉璃杯,琉璃杯中,是满满一整杯珍珠,奕奕放光。

“这个珍珠是假的,是玻璃珠子仿造的。”张诚看了看这个柜子,说。

柜子旁边,有记述这个假珍珠被发明的始末、原理和市场价格。

“看起来仿冒技术并不难?”赵三球俯身去看玻璃展柜里对这个珠子的工艺介绍。

就只是鱼鳞、氨水、玻璃珠,只是需要很多耐心而已。

这个项目一直在寺工手里,启动这个项目就是为了打压南越合浦珍珠的。寺工有一个小作坊和几个老匠人在做这些东西。产量并不大。

“珠宝首饰……哪怕是假首饰。价格低廉的这种,组装工艺都是人工来做。对场地要求不高,在家里的炕桌上就能实现。我们只要有样品图谱,有原料,姐妹们也能制作,这个工钱应该可以吧?”赵三球问。

张诚和李灵面面相觑。

发展起来的巩邑工业体系,对轻工业相当漠视,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不算是重视。赵芃则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纺织服装方面,在珠宝首饰领域,并没有那么多的投入。

假首饰吗?

李灵立刻引导两人去参观了一个水晶玻璃展室。这是当初张村向匈奴销售大块玻璃假宝石项目的延续,大大小小的彩色玻璃被打磨成漂亮的多面体,在光照之下熠熠发光。

“巩邑的劳动力不足,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的小生意、花费这么多功夫……三舅舅您要是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各色玻璃的库存没问题。但是打磨得您那面自己解决。我们已经没有这个工坊了!”李灵跟张启明他们一样,称赵三球为三舅。

“可以和诚记谈一个首饰制作的合同,但是诚记并不一定能保障收购量,你也不要抱特别大的期待!”张诚还是特别提示了一下风险。

但如果只是千八百个女工的生计,面向全天下的消费。收购量不是个大问题!张诚有信心,

甚至,如果镀金工艺普遍实施……

张村的女工是幸福的,赵三球一直在思考她们的前途与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