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二三)(1/2)
第1039章暗流:古沉船的血色交易
苏晴的指尖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滑动,高清水下照片里的锈迹斑斑在暗光中泛着冷意。陈轩俯身盯着那张最清晰的船体残骸照,玄鉴镜被他握在掌心,镜面边缘隐隐透出一丝极淡的青光——这是器物沾染过“人为破坏痕迹”时才会有的反应。
“你确定这是在莱州湾外海拍的?”陈轩抬头,目光落在苏晴冻得微红的脸颊上。三天前苏晴跟着渔民出海拍日出,却意外在水下三十米处拍到了这处疑似古沉船的遗迹,回来后连夜比对海事档案,发现这一片海域从未有过官方登记的沉船记录。
苏晴点了点头,把桌上的热咖啡推给陈轩:“老渔民说这片叫‘鬼捞湾’,晚上经常能看到水下有光,他们都不敢靠近。我潜下去的时候,看到船体侧面有个破洞,像是被炸药炸开的,周围还散落着不少碎瓷片。”
正说着,小林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份皱巴巴的清单,脸色凝重:“拍卖行刚收到消息,最近有批‘海捞瓷’在黑市流通,说是从莱州湾出来的,卖家很神秘,只接受现金交易,而且交货地点每次都变。”他把清单摊在桌上,上面用铅笔标注着“青花碗”“哥窑盘”等字样,旁边还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鱼形标记。
陈轩拿起清单,指尖刚碰到纸页,掌心的玄鉴镜突然亮了一下。他心中一凛,起身走到窗边:“苏晴,你拍的照片里有没有类似鱼形的标记?”苏晴迅速翻找照片,很快调出一张船体残骸的局部特写——在一块断裂的木板上,果然刻着一个模糊的鱼形图案,和清单上的标记几乎一致。
“是同一个团伙。”陈轩的声音沉了下来,“他们先炸船盗宝,再通过黑市转手,动作这么快,背后肯定有专业的人在操盘。”小林搓了搓手:“我托黑市的朋友打听了,这批货的接头人外号叫‘海阎王’,据说以前是海盗,后来转行做了文物走私,下手狠辣,不少想跟他抢生意的人都失踪了。”
苏晴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张内存卡:“我在水下拍的时候,还录了一段视频,当时没注意,回来后发现有个黑影在船附近游动,像是穿着潜水服的人。”陈轩接过内存卡插入电脑,放慢播放速度后,画面里果然出现了一个模糊的潜水员身影,他手里拿着一个金属探测仪,正沿着船体搜索,动作熟练得不像普通渔民。
“必须尽快找到他们的交易地点。”陈轩关掉视频,目光坚定,“如果这批文物流到海外,再想追回来就难了。”小林皱着眉:“可‘海阎王’行踪不定,我们怎么找?”陈轩看向苏晴:“你能不能再联系那个老渔民,问问他知不知道‘海阎王’的下落?或者最近有没有可疑的船只在‘鬼捞湾’活动?”
苏晴立刻拨通了老渔民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含糊不清,还夹杂着海浪声。“你们别找‘海阎王’了,”老渔民的声音带着恐惧,“前几天有艘黑色的快艇在湾里转悠,有人看到他们把几个人推进海里,说是泄露了消息……我劝你们还是别管这事了,保命要紧。”说完,电话就匆匆挂了。
三人陷入沉默,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陈轩手指敲击着桌面,突然抬头:“有了,小林,你能不能以拍卖行的名义,放出消息说我们要收购一批海捞瓷,出价高于市场价三成?”小林愣了一下:“你是想引‘海阎王’主动联系我们?可这样太危险了,万一他发现是圈套……”
“这是最快的办法。”陈轩打断他,玄鉴镜在掌心转了一圈,“我会提前和警方联系,在交易地点布控。苏晴,你负责用无人机监视交易现场,一旦有情况就发出信号。”苏晴点头:“我没问题,不过得先去给无人机装个夜视镜头,晚上行动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小林就把收购海捞瓷的消息放了出去。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有人打电话来,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口音:“听说你们要收海捞瓷?晚上十点,‘鬼捞湾’附近的废弃码头,带现金,别耍花样,否则后果自负。”电话说完就挂了,没有留下任何多余的信息。
陈轩立刻联系了市文物局的张科长,张科长很快协调了刑警队,制定了抓捕计划。傍晚时分,陈轩、苏晴和小林带着装有假现金的箱子,开车前往废弃码头。苏晴提前把无人机藏在码头附近的礁石上,调试好夜视镜头,画面实时传送到陈轩的手机上。
夜色渐浓,海风裹挟着咸腥味吹在脸上,码头的破旧吊机在黑暗中像个巨大的幽灵。陈轩握着玄鉴镜,镜面上的青光越来越亮——离交易地点越近,镜光就越强烈,说明附近有大量被非法盗取的文物。
十点整,一艘黑色快艇缓缓靠岸,船上下来三个蒙面人,手里都拿着铁棍。为首的人走到陈轩面前,声音低沉:“钱呢?”小林把箱子递过去,那人打开箱子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挥手让手下把一个沉重的麻袋搬过来:“这里面都是好东西,你们点点。”
陈轩弯腰打开麻袋,里面果然装着几十件青花瓷,玄鉴镜的光芒瞬间变得刺眼——这些瓷器上都残留着炸药的痕迹,正是从那艘古沉船上盗来的。就在这时,苏晴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警方已经到位,包围网已经形成。”
陈轩慢慢直起身,手悄悄摸向口袋里的信号器。为首的蒙面人似乎察觉到不对劲,突然举起铁棍朝陈轩砸来:“你们耍我!”陈轩早有防备,侧身躲开,同时按下了信号器。刺耳的警笛声瞬间响起,码头周围亮起无数车灯,刑警们从四面八方冲了过来。
蒙面人见状,转身就想跳回快艇,却被早已埋伏在岸边的警察拦住。混乱中,有人试图点燃快艇上的炸药,苏晴操控着无人机,精准地将一枚催泪弹投到快艇附近,浓烟瞬间弥漫开来。经过半小时的对峙,三个蒙面人全部被抓获,快艇上还搜出了大量未脱手的文物。
押解嫌疑人离开时,刑警队李队长拍了拍陈轩的肩膀:“多亏你们提供的线索,这可是近年来破获的最大一起水下文物走私案。不过‘海阎王’还没抓到,他肯定还会回来的。”陈轩看着被装上警车的文物,掌心的玄鉴镜渐渐恢复平静:“我们会找到他的,只要他还在打文物的主意,就总有落网的一天。”
苏晴收起无人机,走到陈轩身边,指着远处的海面:“你看,今晚的星星真亮,那艘古沉船在水下,会不会也在看着我们?”陈轩抬头望向星空,轻声说:“它在等我们把它的故事讲出来,等我们守护好属于它的东西。”
夜色中,废弃码头恢复了平静,只有海浪拍打着礁石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而陈轩知道,这只是开始,在文物保护的路上,还有更多的暗流等着他们去驱散。
第1040章残瓷:鱼形标记背后的旧案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鉴宝台的玻璃罩上投下细碎光斑。陈轩用镊子夹起昨夜从走私现场带回的半片青花瓷,瓷片边缘还沾着海泥,青花发色浓艳如靛,足底“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虽残缺,笔触却带着官窑特有的规整——这是典型的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碗残片,若完整,市价至少百万。
“玄鉴镜还没反应?”苏晴端着两杯热茶过来,见陈轩反复将瓷片凑到镜前,镜面却只泛着极淡的白光,和昨夜在码头时的刺眼青光截然不同。陈轩放下镊子,指尖摩挲着瓷片上一道细微的裂痕:“只有沾染‘即时破坏痕迹’时,玄鉴镜才会亮得明显。这瓷片在海里泡了不知道多少年,炸药残留早就被海水冲淡了,能有白光反应,已经算运气好。”
话音刚落,小林抱着一摞档案闯进来,额角还沾着汗:“查到了!那个鱼形标记不是‘海阎王’的新暗号,而是二十年前‘渤海盗瓷案’的团伙标记!”他把最上面的档案摊开,泛黄的纸页上贴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几个戴着手铐的人站在海边,身后的渔船上堆着数十件文物,船舷上赫然刻着一个和清单上一模一样的鱼形图案。
陈轩的目光骤然收紧。他记得这起旧案——当年他刚入行,听师父提过,那伙人专盗水下文物,手段狠辣,后来警方围捕时,团伙头目“鬼手刘”带着一批重器消失,案子成了悬案。“你的意思是,‘海阎王’和‘鬼手刘’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