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这转折未免太过于戏剧性!(2/2)
诸位都持有不少和记黄埔股份,对和黄的内部财务情况,应该比我更了解,你们认为,真的有这么多股民能够把股价拉涨得这么快?
延长债务期限,李加诚先生真的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和记黄埔扭亏为盈吗?”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早就察觉到了异常,只是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就被马世民请到了这里。
王董皱起眉头:“马世民先生,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市场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但也并非如表面看上去那般,仅仅是基于渣打、汇丰的背书和李生昨天的记者会。”
马世民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极其重要的秘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张陷入沉思的脸,微笑着道:“推动今天股价上涨的最大力量之一,实际上你们都认识,而他,委托我,正式向各位提出一个关乎诸位切身利益的提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马世民身上,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他们意识到,正题来了。
“哪位投资者?”刘总急切地问道,他心中的不安感与好奇交织。
马世民微微一笑,吐出一个让在座所有人都心头一震的名字:“林浩然,林先生。”
“林浩然?”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难以置信的低呼。
那个刚刚利用旗下调研公司发布重磅利空报告,差点把和黄打入深渊的林浩然?
这转折未免太过于戏剧性,甚至让人感到一丝荒谬!
“不必惊讶。”马世民平静地安抚道,仿佛早已料到众人的反应,“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林先生并非要摧毁和黄,恰恰相反,这不过是他与李加诚先生商战的一个小布局罢了,大家都知道,李先生得罪了林先生,林先生反击,很合情合理吧。
而寰宇调研公司之前的报告,只是戳破了过度膨胀的泡沫,让价值回归真实。”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林先生认为,李加诚先生的能力毋庸置疑,但目前的债务压力巨大,银行的支持条件苛刻,已然束缚了和黄的手脚,甚至可能在未来迫使和李先生出售核心资产断臂求生
如果没有林先生的出手,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和黄可能坚持不了多久,甚至如几年前那般,陷入长时间的亏损期。”
“林先生通过我,向各位提出一个现金收购要约。”
马世民不再绕圈子,直接亮出底牌,他知道对于这些刚刚经历暴跌、对和黄债务忧心忡忡的投资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和确定性更有说服力:“他愿意以比昨日收盘价溢价65%的价格,现金收购各位手中所持有的全部和记黄埔股份!”
“昨日收盘价?溢价65%?现金收购!”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甚至有人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这个报价,简直疯狂到了极点!
昨天收盘价本身已经是因为恐慌而暴跌后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再溢价65%!
即便是今天,到如今涨了35%,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涨回原来的价格。
所以,在昨天收盘价的基础上溢价65%,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价格。
这是一个让人根本无法拒绝的价格!
尤其是在清楚地知道和黄内部财务困境、对李加诚能否真正扭转乾坤心存巨大疑虑之后,这个报价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在得知今天的股价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林浩然在推动之后,而目的只是为了与李加诚的商业竞争之后,他们不再对和记黄埔抱有任何希望。
而马世民则是非常有信心,他相信自己绝对能够说服这些人。
……
中环,和记黄埔大厦顶层,一间豪华办公室内。
窗外,是繁华的中环闹市,高楼林立。
不过,此时此刻李加诚却对窗外的景色视而不见。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办公桌对面,那位刚刚过来的渣打银行新任大班泰伦身上。
只是此刻,李加诚的脸上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轻松和难以掩饰的自信心。
“泰伦先生,您看!市场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开盘才一个多小时,和记黄埔涨幅超过35%!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信任我李加诚,信任和记黄埔,更信任你们汇丰和渣打的背书!昨天的记者会,效果斐然啊!”
他亲自给泰伦倒了一杯咖啡,语气颇为自得:“看来,寰宇公司那份报告引起的风波,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接下来,只要按照我们和银行谈好的方案,稳步推进,和记黄埔这艘大船,就能重回正轨。”
泰伦笑着接过咖啡,显然也对市场的热烈反应感到满意:“李生说得对,市场的信心确实回来了。
渣打和汇丰的支持,给了投资者足够的底气。看来我们昨天的联合声明,效果立竿见影。”
他抿了一口咖啡,语气轻松地补充道:“不过,李生,如此巨大的涨幅和成交量,也确实显示出市场对和记黄埔未来价值的重新认可和追捧。
这是好事,说明即便经历过风波,和黄的核心价值依然被广泛看好。”
作为新任渣打银行香江地区大班,泰伦肩负着很重的责任。
毕竟,现在的香江地区,可是已经成为渣打银行旗下最大的市场了。
不过,如今渣打银行与刚刚收购的汇沣银行,短时间内都不好过,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到期的债务要延期,对他们而言,确实有不小的压力。
这万一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真的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地步,那么给李加诚背书的他们,承担的风险就增加了。
所以,此前泰伦是不愿意汇沣银行继续给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延长还贷时间的。
但今天市场的疯狂表现,无疑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证明渣打和汇丰支持李加诚的决定是正确的,市场买账,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如何利用这次成功的危机公关,进一步巩固渣打银行在香江乃至亚洲金融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而且,此次他们从李加诚这边可是获得了不少好处,比如提高了后续贷款的利率,获得了和记黄埔部分优质资产的抵押优先权,甚至一旦和黄再度逾期,汇沣银行有权将抵押的优质资产如葵涌码头的部分股权或一些的优质地块直接收归己有,以抵偿债务。
这些苛刻的条款,是银行在感知风险较高时,为自己上的保险。
如今市场反应热烈,在泰伦看来,这些保险条款可能用不上了,但这无疑是一笔极其成功的风险投资,彰显了他的谈判能力和决策魄力。
银行做生意,同样是为了赚钱。
作为新任大班,泰伦如今可是非常谨慎。
毕竟,作为收购汇沣银行大功臣布朗先生,如今都因为香江这边的事情而被调回总部去,封疆大臣的位置没了,以后想要竞选总部大班的位置,可能也几乎没有了。
作为布朗先生的接班人,泰伦自然是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重蹈覆辙。
因此,在与李加诚的谈判中,他才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既是为了保护银行利益,也是为了向伦敦总部证明他的谨慎和精明。
此刻,看到市场如此热烈的反应,泰伦心中那块大石终于落地,甚至涌起一股自豪感。
他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商业决策,不仅化解了潜在风险,还为银行争取到了超额回报,这无疑会为他的新任期开一个好头,在总部那边大大加分。
“李生,”泰伦放下咖啡杯,笑容更加热情且带着几分如释重负后的轻松,“看到市场这样的反应,我也就彻底放心了,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和决策是正确的。
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必将坚定不移地支持您和和记黄埔共渡难关,债务延期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会一直是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李加诚闻言,虽然心中对那些苛刻条款依旧肉痛,但面上还是露出了感激和自信的笑容。
能度过眼前的危机比什么都重要,未来的事可以慢慢筹划。
他从商数十年,有这个信心能翻盘。
“有泰伦先生这句话,我就更有底气了!请放心,我李加诚绝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
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的是行政总裁李察信。
“李生,泰伦先生。”一进门,李察信便向两人点头致意,但他的脸色却不像楼下的股价那般红火,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李察信先生,你来得正好。”李加诚心情颇佳,笑着招呼道,“快来跟泰伦先生分享一下,目前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价都涨多少了。”
泰伦也微笑着向李察信颔首示意。
“李生,泰伦先生,就在刚刚,和记黄埔的股价相比开盘时的价格,已经正式突破40%了,此外,长江实业的股价涨幅也超过了37%!”
李察信报出这个惊人的数字,但他的语气却丝毫没有喜悦,反而更加沉重:“但是,李生,情况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