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人参娃娃24(1/2)
梅妃侍坐在榻边,只恭顺婉约的听着。
无论老太后说什么,她都没有半点不耐。
“江凝,不要怪我怨你,我只剩这么一个孩子了。我的第一个孩子康儿七岁落水,成了太愈池中一缕幽魂,第三个孩子刚出生半个月,只取了个小名就没了气息,最小的高仪才养到十三岁,叫先帝送到苦寒之地,三年就没了命。我失去了太多太多,再也承受不了更多的失去了。”
“我明白的,母后,我明白的。当初尧宁请缨前往边关,我也是这般的忧心。”
梅江凝聆听着重复过无数次的倾诉,清楚太后仍困在当年高仪的离去当中。
浑身檀香的老妇人握住梅江凝的手,讲着讲着又责怪起自己来。
“我是个不合格的母亲,护不住长子,也护不住幼女。先帝在时,若我有肖贵妃半分本事,也不会让高仪,让陛下,让你,吃那么多的苦。”
“都过去了,母后。”
梅江凝轻柔的拍拍老太后手背,像往常一样安抚她。
等到老太后说够了,终于平静下来的时候,梅江凝才悄声告诉她。
“母后,高仪的孩子找到了。”
“——”
老太后瞪大眼睛,一个音都发不出来。
她张着嘴老泪纵横,低头便是一声悲怆的呜咽。
反应极快的嬷嬷立刻和梅妃一起扶住太后,引导她释放情绪。
好一阵悲泣之后,太后才哽咽着问。
“真找到了?怎么不带回来?他多大了?过得好吗?吃没吃苦?”
“是找到了,今年十八,养父母对他好着呢,当宝贝娃娃养的。”
“哦哦,是十八,我都糊涂了。”
太后抹着眼泪,才记起来是有十八年。
距离她收到女儿的死讯,距离陛下登基确实是有十八年了。
陛下登基后,接回公主的筹谋才开始计划,死讯便已经传了回来。
就晚那么半个月,高仪永远留在了草原,甚至都找不到尸体。
想到这里,太后又是泪如泉涌。
“莫哭了,母后,再哭坏眼睛,到时候存周进宫了就看不清他长什么样了。”
“是是,不能哭。”
太后忙碌的擦着眼泪,脸上泛起鲜活的期待。
这位先帝宫中最寂寂无名的妃子,一辈子只在先帝要处死儿子的时候硬气了一次,奋不顾身拦住了那道旨意。
然后就被锁禁在暗无天日的冷宫中,转头便失去了心爱的女儿。
命运的作弄使得她总是谨小慎微风声鹤唳,再微小的风险都会让她胆战心惊。
可毋庸置疑的,她是位非常优秀的母亲。
用毫无保留的爱,养出了一双卓越的儿女。
梅江凝轻拍着老太后的背部,低声交代她和陛下的打算。
过些时日,她便将赵存周认为义子接入宫中小住。
“过多久?不能现在就接进来吗?”
老太后紧紧攥着细绢的柔软帕子,目光希冀。
被寄予厚望的梅江凝无奈一笑,答道。
“可以倒是可以,只要陛下同意即可。”
“他有什么不同意的?我去说!”
只有在涉及儿女的时候,老太后才能说出这么硬气的话。
当然说是这么说,真要找皇帝说的时候她还是带上了梅江凝陪同以壮胆气。
“母后想见,下道懿旨把存周召进宫不就好了?”
皇帝难得闲暇,独处的空儿没维持多久又被搅扰。
不过他早已磨炼出来了,并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相反,太后就一惊一乍了些。
“那孩子身份的事……”
“母后放心,我在想办法呢,不急,先挂在江凝名下为义子,时机成熟了再上玉蝶。”
“可…”老太后嗫嚅了一声,“你不已经是陛下了吗?”
“但我不能和父皇一样,母后。”
中年皇帝目光如炬,带着权势顶峰的熠熠光芒。
若他想,存周随时都可以回来。
以他的私生子,以任何想要的宗亲身份。
可是,那就够了吗?
高仪的孩子,难道要一直顶着别人的身份生活。
他是使得荣朝中兴的皇帝,也将是创造盛世的皇帝。
皇帝要的是荡平戎族,是堂堂正正的把高仪与梅景阳之子——他荣朝的郡王迎回来。
未说出口的野心化作焰火,几乎要点燃整个金碧辉煌的大殿。
太后看不懂眼神中的深意,但她了解她的孩子。
多年前的宫变前夕,也是这么一双炙热的眼睛,刺穿了遍地的庸庸碌碌。
“我明白了。”
老太后扶着梅妃,再度返回后宫当中。
隔天,周周就收到了宫内的召唤。
陪他一起去的,是携旨意而来的宁王妃。
端庄温和的青年女性仔细同赵存周讲述了需要注意的礼仪细节,却不想根本没有用处。
无论赵存周是怎么样粗鲁愚钝的朽木,太后都只会心疼。
何况他不是呢?
周周越是霞姿月韵,太后就越自责。
这孩子养在乡野里都长得这么好,养在皇家又该是怎样的气度。
“瞧瞧,瞧瞧,长得多好,和尧宁多像,跟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样。”
老人抱着心肝肉一般的孩子,夸奖的话不要钱的说。
发自内心的爱意透过骨肉皮,传进周周心里。
他乖顺的伏在外祖母怀里,软着嗓音回应老人。
“我也觉得我和三哥像。”
“可不是,都是我的宝贝孙儿,祖母心疼都来不及。”
搂着周周可劲疼了一阵儿,太后才意犹未尽的松手。
终于能够自由行动的周周坐在榻下矮凳上,听祖母讲述过去。
讲他的母亲多么聪明伶俐,多么才貌双全。
讲他的父亲多么能言善道,多么诚恳热忱。
在太后的回忆中,那是极好极般配的两个孩子。
即便最后都任性妄为了一些,那也是极勇敢极热烈的任性妄为。
“怪老天爷见不得人好,非要把他们收回去。”
老人长叹一声,望着赵存周又感慨起来。
“至少,它留下了你。”
梅妃和她讲过,十八年前婴儿奇迹般的存活,以及母虎挑选的养家。
连带着赵家,在太后这里都成了上天认证的有德之人。
否则母虎怎么不把她的小孙子送到别家去,而是专门送到了赵家。
“来,存周,和祖母说说你的生活。”
即使听梅妃讲过一些,太后也想听周周自己讲一遍。
周周坐在矮凳上,趴在祖母膝上,惬意的分享回忆。
小一点的时候虎干娘还在,家里不缺肉吃。
拿到山下换了米换了糖,他和赵斩生一起吃。
阿藿总会把好一点儿的挑出来,专门分给周周。
有时候他们也会跟着虎干娘进山,人仗虎势到处耀武扬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