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迁府欲情狂(1/2)
宣府镇北向八百步,残蒙土莽部大营。
辕门瞭望塔楼上,站在一位年轻将领,身姿矫健,鼻直口宽,双目鹰视,气势彪悍。
他身穿质孙服,套着精细软甲,外罩漆黑熊裘长袍,头戴狐裘深檐胡帽,腰挎镶宝弯刀。
这人衣饰华丽,气度威严,举手投足,皆有不俗,看着像是残蒙军中要紧人物。
他身边另站一位将领,头上戴铁盔,身穿鱼鳞甲,身材魁梧,满脸络腮,正向宣府镇眺望。
说道:“把都王子,此番攻城之战,只我土蛮部奋勇争先,左翼鄂尔多斯部,右翼永谢伦部,用兵多有懈怠。
他们投入夺城的兵力,还不足估算的三成,登城士卒不肯死战,稍触既退,丢光了蒙古勇士的脸面。
他们虽奉大汗为主,首鼠两端,保存实力,当真该杀,死在城下的大都是我土蛮部勇士。”
把都王子冷冷一笑,说道:“我常听诺颜言及汉书词句,里头有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汉人有些学问,还是颇有道理,草原上强者为尊,他们两部屈从父汗,是因土蛮部实力强盛,不得已罢了。
他们没有我父汗这般雄心大志,只想和大周苟合求存,父汗早看透他们心思。
所以,此番图谋南下之策,事先没向他们透露,以免他们生出贰心,泄露消息,功亏一篑。
我们除夕引军偷关,抢占东堽镇军囤粮仓,不仅让蒙古人占尽先机,大周边军措手不及。
鄂尔多斯部和永谢伦部,同样也是猝不及防,已被我们拉下水,不得不与大周一战
他们心中自然有怨怼,行事心怀不满,用兵有意懈怠,并没有什么奇怪。
只要我们攻占宣府镇,父汗带兵在关内建功,天下大势,必定风云突变。
他们见识到土蛮部占据上风,必定会转变风向,不怕他们用兵不尽力。
南朝疆域富庶,米粮金银女人,数不胜数,你以为他们不想霸占。”
……
那将领说道:“王子的话虽有理,但用土蛮部勇士鲜血,换来的天大好处。
让这些家伙坐享其成,让人觉得不值。”
把都王子阴沉一笑,说道:“蛮度江,你父亲阿勒淌智慧出众,是父汗最要紧的谋臣。
此次对大周奇袭用兵,便是你父亲向父汗献策,你应像你父亲一样,善用智慧,把目光放长远些。
眼下我们对大周用兵,鄂尔多斯部和永谢伦部左右摇摆,首鼠两端,使土蛮部付出更多代价。
但只要我们拿下宣府镇,抢占大周沿途粮道,蒙古大军南下通道便打开
父汗的大军可长驱直入,直逼大周神京,这是近八十年以来天赐良机。
只要能南下功成,父汗在蒙古各部的威望,如日中天,万众归心,再也无人可以匹敌。
到时我们再腾出手来,解决鄂尔多斯部和永谢伦部,不过易如反掌。
永谢伦部盖迩泰生性圆滑,行事是只老狐狸,他膝下子嗣旺盛,部族四处游牧,轻易不好掌控。
鄂尔多斯部却是不同,他们部族定居河套草原,是蒙古部族最富饶之地,当真是人人羡慕。
吉瀼可汗年轻时也是草原英雄,不过现在他已经老了,子嗣单薄,传承堪忧。
光靠一个诺颜,成不了什么气候,如果不是我劝阻父汗,诺颜活不到今天!
吉瀼可汗将诺颜视为无上珍宝,却不知诺颜是他最大软肋。
只要我们能完全掌控鄂尔多斯部,永谢伦部独木难支,手到擒来,不过旦夕之间。”
把都王子说道此处,转向左军大营方向,目光闪烁不定,意味难明……
……
把都王子一番话,听得蛮度江眼睛发亮,神情恭谨说道:“还是把都王子谋略过人,让蛮度江大涨见识。
只是宣府镇城墙高大坚固,我们已攻城两日,至今毫无斩获,想要攻占不知要等到何日。”
把都王子笑道:“你也说才只攻城两日,此事父汗筹谋许久,好戏可还在后头……
……
蒙古三大万户大营,左军鄂尔多斯部营帐。
辕门前屹立数百蒙古铁卫精骑,他们拱卫着一名蒙古将领。
这人年约五十多岁,头发花白,身材魁梧,穿赤金暗纹质孙服,外罩黄金锁子甲,身披玄色饕兽绣纹披风。
他骑在高头骏马上,神情严峻,威势深重,正凝目向宣府镇眺望,这人正是鄂尔多斯部吉瀼可汗。
此时,中军大营已收鸣金之音,蜂拥攻城的蒙古士卒,正潮水般退下城墙。
许多士卒抬着云梯,正仓皇后退,宣府镇的高大城墙,如同地狱之门,攻城两日便吞噬数千生命。
虽蒙古步卒已退却,但守城周军气势如虹,弓箭擂石依旧向城下宣泄,想留下更多蒙古兵的性命。
蒙古左军营帐前,吉瀼可汗身边一少年将领,身骑草叶黄骏马,修眉朗目,风姿俊美。
他手持精美的黄铜千里镜,正向着宣府镇仔细眺望,正是昨日返回左军大营的诺颜台吉。
这几日长途跋涉,内心焦虑忐忑,让他面容难掩憔悴,但依旧腰杆挺直,眼神清亮,神采不减。
神情忧虑说道:“父汗,宣府镇守军士气昂扬,斗志正盛,蒙古人精于马战快袭,攻城破坚,并不擅长。
依周军守城气势,想要攻占宣府镇,不知要填进多少蒙古人性命……”
……
吉瀼可汗说道:“宣府镇守军不到两万,其中骑兵只有三千,除去城内各处守护,城墙应战可纳万人。
如今他们兵员充足,粮草尚且充足,自然士气正盛,但这不过表象罢了。
他们的东堽镇军囤粮仓,已被土蛮部抢占,宣府镇已断粮草供应。
宣府镇通往关内的东南两门,被阿勒淌从东堽镇领兵包抄,彻底封死了南退后路。
昨日在中军大营议事,阿勒淌传回军情密保,宣府镇军粮只能支撑到初十五,要靠着后续军粮运输。
如今蒙古大军封城,城内还有数万百姓,这些人都要果腹,大战军粮耗费,远高于寻常。
原本用到初十五的存粮,最多支撑到初十左右,只要过了初六,城中多半就要生乱。
宣府镇已成孤城,军情战报都无法送出,只要再攻城两日,兵员消耗,粮草短缺,回天无力。
距离宣府镇最近的大同镇、蓟州镇,因军囤粮仓沦陷,他们也会陷入粮草短缺之患。
他们距离宣府镇都在两百里左右,消息来回最短需三天,即便得知战报,也绝不敢轻易出动。
蒙古三部关外陈兵十五万之众,他们不知我们是否会趁虚而入。
而且大周军规森严,各边镇未得兵部、五军都督府将令,擅自领兵越过防区,形同谋反!
诸般缘由之下,宣府镇在初十之前,绝对等不到援兵。
安达汗筹谋已久,兵行危招,连夜夺取大周军囤粮仓,是否也在宣府镇布下后手,不得而知。
此战伊始,宣府镇便已输了,城破不过是时间问题。”
……
诺颜台吉听了父亲之言,脸色微微苍白,手中抚摸那支黄铜千里镜,眼神中思绪难明。
贾琮手中也有一只相同的千里镜,两人初次相识汉正街,诺颜亲手相送……
吉瀼可汗说道:“此次你随团入神京议和,本来既有收获,结识威远伯贾琮这等人物。
此人对蒙古部族心怀亲和,还为鄂尔多斯部斡旋,争取到边关私贸之机。
原本乘着两邦议和大势,鄂尔多斯部靠着绥靖边贸,补充部落物资紧缺,修养生息,安居乐业。
没想到所谓两邦议和,不过是安达汗掩人耳目的手段,白白浪费了你一番心思。
只要宣府镇城破,蒙古大军南下通道大开,安达汗必定挥军南下,直逼神京。
从此之后,大周和蒙古就要不死不休,决一死战,方可罢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